改革讓足球墮落,出路是深化改革
最近有兩個很類似的“換帥”事件:小崗村沈浩走了,丁俊來了。中國足協南勇走了,韋迪來了?! ?/p>
小崗村是中國農村改革先鋒,足球開創中國體育第一次職業化改革。小崗村創造了“改革第二年糧食翻幾番”的奇跡;中國足球取得過“首次打進世界杯”的成就。小崗村現在成為農村經濟發展遲緩,社會生活破敗的典型;中國足球從職業化前世界排名50位左右的排名,下跌到100位左右的排名?! ?/p>
為了挽救改革典型的形象,小崗村先后派了兩個縣團級干部領導任村支部書記;體育總局對足協也不斷走馬換將,最終調來一直成績斐然的水上運動領導韋迪?! ?/p>
丁俊剛上崗還沒來得及說話。韋迪上任12天已經表態:堅持職業化改革方向“堅定不移”,5年足球恢復亞洲一流?! ?/p>
XX問題,只有用深化XX改革來解決。這個句式一直是個流行句式,也成為解決任何難題的靈丹妙藥。
與小崗村的改革不同的是,中國體育職業化改革涉及門類還很少。足球一馬當先,現在也就是籃球、排球、圍棋等少數項目職業化了??陀^的看,凡是職業化后的項目(圍棋本來就近似職業化了,早就分專業棋手和業余棋手),上去的不多,下來的不少。足球明擺著的,籃球從亞洲無人動搖的霸主,跌到去年的亞軍。就算出了姚明這樣可遇不可求的隊員,奧運會和世錦賽也沒什么進步。目前職業聯賽中各隊大中鋒全部是外援,得分最高的幾乎都是外援(與足球職業化引進外援后情況很接近),姚明、巴特爾這些球員再出現的可能性很小了。姚明很快會淡出球場,中國籃球將呈下降趨勢已經不可阻擋。女排也從世界頂級球隊降為二流。職業化出問題了應該是中國體育必須正視的問題。但用職業化出問題了,就用深化職業化改革來解決問題,還要認定“所有項目有條件的話最終都會走向職業化”(韋迪),并不能讓人感覺有什么著落。
尤其讓人在邏輯上說不清楚的是,韋迪這句話是這樣說的:“職業化的道路要堅定不移,絕不能動搖,所有項目有條件的話最終都會走向職業化,足球又是率先走向職業化的一個?!睆牡览砩现v,“率先第一個”問題第一多,退步第一大,招致批評第一厲害,怎么能推演出第二、第三甚至“所有項目”都走這條路的結論呢?怎么現在道理都是反著講呢?
等于在說這樣一個道理:為什么要全面職業化?因為職業化試點試驗失敗了。而且試驗證明,職業化程度越高,失敗越慘重。因此必須全面職業化?! ?/p>
貧道現在真是納悶透了:現在領導們都是公開說些說不通的道理。前幾天說大學功利主義,一切向錢看,原因總結為“沒有給大學自主權”。這兩個東西沾邊嗎?為什么大張旗鼓地表彰沈浩?因為沈浩無法挽救小崗村的失敗而喝悶酒喝死了。因此沈浩是英雄,用以證明小崗村的方向是正確的。這都挨的上嗎?不知道相聲演員為什么不拿這些做素材!
對比韋迪說的搞好足球的第二條,就就會對他的第一條產生疑問:“中國注冊的青年選手僅7000多人,往往是由現在的足校培養出來的,并不系統,并不扎實,導致中國國家隊的隊員都不夠職業的標準和條件。青少年要抓不好,沒辦法再談國字號的提高問題。大力推動青少年足球的發展,校園足球大力推動,以培養孩子的興趣為目的來培養,形成一個從小到大的專業人才的人才鏈,使我們今后的職業聯賽,和高水平的職業隊伍能夠源源不斷的有后備人才,中國足球才能向世界足球發展邁進?!弊郧嗄觋爢T幾千人,各個年齡段也就不足千人。一屆國家隊22人,意味著中國只能從不足50個人中挑一個當國家隊員。實際比這還要遭。曾經看到這樣資料:“亞青賽(U19)決賽階段比賽將于11月份馬上在沙特展開,由劉春明執教的89年齡段國青隊將代表中國參賽。這些隊員將是下屆奧運會主力。但是這些隊員只能從720左右人中挑選(在中國足協注冊就這些人)。而上屆還有1550人(已經很慘了,以前都是萬人以上)。同齡日本注冊隊員超過5萬人。從720人中挑22人,32個挑1個,日本是2272人中挑一個。再往后呢?92年齡組(u16)總計注冊只有109人!每5個人中就有一個今后要成為眾人羨慕‘國家隊隊員’?!薄 ?/p>
問題在于,足球職業化了,上足球學校的孩子們唯一出路就是進職業聯賽。從進學校第一天起,家長和學生都是這個目標。而且一旦職業化,必定排斥原有少年體校體制。少年體校是國家出錢為發展足球運動的,如果賣人給職業隊,就不是那個性質了,也行不通。因此,要么選擇體校體制,要么選在職業學校體制。職業化排斥體校體制,那么韋迪靠什么,靠誰來“大力推動青少年足球的發展,校園足球大力推動”呢?職業隊?還是足球職業學校?反正體校是不會干。而且大力發展體校等于走回頭路?! ?/p>
舊體制中,一個區、縣就有一個業余體校。從郝海東到姚明,從鄧亞萍到鄭海霞,都是從體校走出來的。河南200多個縣區,就有200多個業余體校,也就有三四百個不同年齡組的業余球隊,總計有上萬在專業教練指導下的有一定天賦的小球員(都是各校尖子選手)。體校不管孩子家庭收入水平,只看能力。反正從服裝到器材都是國家給的。因此,窮孩子有出路。而且體校要出成績,首先要抓的是各個小學、中學的項目。貧道1972年到1976年在中學教體育,體育教師與金水區體校教練經常在溝通。體校各隊教練會經常到學校指導各校隊和隊員,教師也向體校推薦學生。就算文革期間教學不很正常,這些關系一直都是存在的。上萬球員支撐一個省隊,最主要的還不是省隊水平怎樣,而是足球活動開展普遍,大多數中小學都有每天都訓練的校隊?! ?/p>
指望幾個足球職業學校,總計幾千個注冊隊員來支撐50個左右職業隊,一個隊后備青少年總計140個受過基本訓練的隊員(一個年齡組也就三四十個),聯賽能踢出名堂來?最主要的是,這叫體育運動?
職業化就是體育發展方向?不對吧。職業化起源于西方國家,更早可以追溯到古羅馬時期的角斗士活動。角斗士是職業活動,古羅馬在各個地方有上百個角斗場,上千個職業角斗士學校。斯巴達克就曾經是某角斗士學校的教員,起義就是學員起義。西方競技體育的價值與古羅馬時期角斗士現代競技沒本質區別,都是為刺激觀眾感官的商業活動。體育活動本身是處于附屬地位的。都是市場為中心,區別在于古羅馬角斗士競技是皇帝或總督付錢,現在是觀眾和廣告商付錢而已。
只有社會主義國家把體育作為一種“事業”,歸類到醫療、教育、文藝范疇中,成為全民文化生活的一部分。“發展體育運動,增強人民體質”是社會主義體育運動本質最準確的表述。而“友誼第一,比賽第二”則是社會主義競技體育的內涵。競技體育從屬于全民體育,是原有體育運動的基本規則。
前年,貧道寫了篇“摘下奧運金牌第一,戴上東亞病夫帽子”的帖子,詳細敘述了自90年代實施舉國奧運戰略后,中國青少年身體素質大幅下降的情況。這里簡單摘引幾段:
2005年,全國第二次國民體質檢測報告指出:和2000年相比……國民身體形態綜合指數降低了0.86%;國民身體機能綜合指數下降了9.65%。三大變化分別是:成年男性肥胖率較高,并比2000年有所增長;20歲到69歲年齡段的鄉村人群體質比同年齡層的城鎮人群差;國民體質水平在我國呈“東高西低”狀態。青少年肺活量水平繼續下降,與2000年相比,7到18歲和19到22歲兩個年齡段的城市女生,肺活量分別下降303毫升和238毫升,為下降率最明顯的人群。第四次全國青少年體質健康調查結果顯示,最近二十年,我國青少年的體質在持續下降,主要表現在學生肺活量、速度、力量等體能素質持續20年下降。眼睛近視率初中生接近60%,高中生達到76%,大學生甚至高達83%,也就是說,現在的10個大學生中,還找不到兩個視力良好的人! 2002年我國7—18歲城市男生的肥胖檢出率達到了11.50%,女生為7.74%,而在8年之前,上述的比率分別是男生3.98%,女生3.46%
1995年北京市進行過一次調查:20歲的北京人與東京人背肌力相比,男子平均差 16.2公斤 ,女子平均差 14.4公斤??;垂直跳,男子差 5.7 厘米 ,女子差 6.7 厘米??;手球擲遠,男子差 3.6米 ,女子差 2.7米 ;每分鐘跑,男子差 5.6米 ,女子差 6.3米 。2005年代同樣調查發現,我國青少年10年后在速度、耐力、柔韌性、爆發力等方面均繼續全面下降,與日本青年差距越來越大?! ?/p>
2007年7月,遼寧省教育廳通過對全省青少年調查后公布一組數字:1987年相比,青少年體重、身高、胸圍都增加了,但立定跳遠、 50米 跑,男孩 1000米 和女孩 800米 跑下降了,下降幅度最大的是肺活量和視力水平。著名青少年體育專家,北師大體育與運動學院教授毛振明說:“教育部對7歲—22歲城鄉男女學生進行的體質健康監測顯示,與幾年前相比,我國學生除?。担懊住∨艹煽兟杂刑岣咄?,其余各方面素質自2000年以來繼續下降。天津市的調查顯示,學生身體素質甚至降到了20年來的最低水平?!薄 ?/p>
除了身體素質下降,青少年運動技能也在降低。2007年蘭州市17歲以下中小學生田徑項目中,男女組共6組114個項目的運動會記錄中,有78項記錄保持在10年以上無人打破,其中33個項目保持在15年以上,有6項記錄竟然保持了30年?! ?/p>
2007年11月,北京征兵辦公室負責人告訴記者,剛剛結束的北京征兵體檢工作中,體檢合格的青少年僅占受檢者的43.6%,不到一半人數。他介紹,雖然降低了大學生的視力要求,但因視力不合格而遭淘汰的大學生仍占報名者的18.1%。還有一個資料顯示,大學畢業生參軍體檢,合格率竟然不到20%。在以技術兵種為主要力量的軍隊中,可選擇對象中只有不到20%人合格,這離大清吸鴉片時期官員驚呼“幾無可征之兵”還有距離嗎!
職業化也就是市場化,體育市場化加上金牌掛帥,就形成這個結果。幾十塊金牌對應大學生入伍身體合格率只有20%,含金量恐怕會大打折扣。
可笑的是,我們還會遵循“XX問題,只有用深化XX改革來解決”。小崗村是這樣,足球是這樣,房地產是這樣,一切都是這樣?! ?/p>
02年踢世界杯的隊員,包括健力寶的那幾個,全都是業余體校的學生。等這些人退役后,再無業余體校學生。指望家里花錢上職業足球學校的富貴子弟踢回“亞洲一流”,不知道新掌門人的底氣在哪里?! ?/p>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