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韓德強的《缺席審判“孔子”,何時方休?》一文中幾個觀點的評論
多看多想
韓德強的第一個大觀點“回應左派,尊孔就是為千年黑暗辯護嗎?”這個問題問得沒有頭腦。因為,左派也可以這樣說“回應韓德強,批孔就是否定中國傳統文化嗎?不知道韓老師將怎么樣答復呢?韓老師不會以為孔子文化就是傳統文化吧? 另外從韓老師這個觀點的提法里,總算也有些內容,至少韓老師沒有否認,中國歷史輝煌5000年的背后,確實也存在著千年的黑暗面,不知道孔子文化和推崇孔子文化的人對這個千年的黑暗面的貢獻如何呢?
韓老師的第二個觀點。“如果沒有受傳統教育更深的毛澤東,靠一批更具自由平等的“五·四”精神的留蘇派,中國革命早就失敗了。”這是個偽問題。韓老師沒有任何證據證明,留蘇派更具有平等、民主的“5.4”精神。博古也好,起初的張聞天,王稼祥,項英等人,他們不是同毛澤東,朱德等廣大黨員和干部通過民主協商的方式來確定路線政策,他們的共同特點是機械推行共產國際的路線而不顧中國國情。另外從組織上來說,他們也多為共產國際指派產生,而不是由根據地軍民選舉產生。從他們的任命到所作所為,我看不出任何和5.4 民主,平等,自由等文化相聯系的精神特質,看到的,封建專制的下級對上級的“愚忠”(當然這個上級就是斯大林為首共產國際)。總不能認為留過學就有民主精神吧?那留學的蔣介石不是更加民主,他不僅到過蘇聯也到過日本。
另一方面,毛澤東確實受過很深的傳統文化教育,但是,首先,那個時代的每個人,只要讀書識字,包括那些留蘇的人都受過中國的傳統教育。沒有任何證據證明毛主席比他們受的影響更深(這里指文化熏陶,不指古代文學修養)。其次就算毛主席受到很深的中國古代文化的影響,也不代表這種影響,超過“五四”以來的自由,民主,平等精神以及馬列主義理論對他的影響。從毛主席身上,我們更多的看到了后者的影響,而不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舉例,紅四軍“七大”陳毅,朱德等人在民主的決議下,獲得了紅軍的領導權。毛主席被迫靠邊站。但是毛主席服從的組織決議,保留了個人意見,并主動去閩西調查研究。說明了毛主席的民主精神呢?還是傳統文化的熏陶呢?我看是前者,要是根據中國傳統,要么象李世民那樣,連兄弟都可以通過政變殺害,然后取而代之,要么象魏征那樣,甘心臣服老老實實為新的領導效勞,再次,也是退隱甩手不干如伯夷叔齊(他們可是孔子推崇的圣人啊)。怎么會甘心靠邊站,還保留意見,而且還在那里做調查研究為根據地建設做貢獻呢?恕我直言我是看不出半點孔孟文化的影響。
其實,在黨的歷次路斗爭中,的確民主的決議方式,否定過毛主席的正確路線,如紅四軍“七大”的陳毅路線,后來寧都會議,打贛州,以及第五次反圍剿。但是不要忘了,也是民主的決議的方式不是共產國際的任命,才使毛主席在古田(紅四軍“八大”),1,2,3次反圍剿,以及后來的遵義會議上獲得了領導權和確立了正確路線。韓老師只看到,民主方式打擊過正確路線,卻故意不提是民主方式最終確立毛主席的正確路線和領袖地位。不知道是故意失明呢?還是另有深意呢?
中國共產黨之所以一直以來在革命斗爭中,經常獲得一個一個的勝利,歸根到底,它有糾正自己錯誤的能力,這種能力來自中國傳統文化的服從權威嗎?恰恰不是,黨內的歷次路線斗爭,都是通過爭論和民主的方式來解決的包括毛主席的領導地位。 直到所謂“下不為例”的“粉碎四人幫”(動用軍事手段,后來89年的事情也是軍事手段)。不過那是發生在毛主席逝世以后,自此以后,以“不爭論”為代表的政策下,還有民主嗎?黨的糾錯能力還存在嗎?今天為韓老師痛心疾首的社會狀況,到底是在服從為特征的中國文化以及“不爭論”為代表的政策下產生的呢?還是在自由民主等五四精神作用下產生的呢?因此我的結論和韓老師的相反,中國革命的勝利恰恰是受益與五四以來的自由民主平等的精神,而和孔子文化沒有多大關系,倒是今天的亂象和孔子文化的再次提倡有關。
韓老師的第二個問題“回應自由派,中國的問題是缺少孔子,還是缺少自由民主?”這個問題其實也是偽問題。首先中國缺少孔子嗎?至少現在是不缺的,中央電視套黃金時間的宣傳,電影的放映,孔子學院一個一個的成立。任何一個中學的課本里都有孔子的文章,數量應該不比魯迅少吧?任何一個新華書店都堆積的如山的孔孟類書籍。在我看來孔子的文化和宣傳夠多了,多過了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這一憲法確立的指導思想。也不比自由,民主,平等的西方思想少多少。怎么叫缺呢?當今中國社會不缺孔子,已經很多了。總不能指望,所有人都只有孔子的思想,沒有別的思想吧?那不是成了“獨尊儒術”了嗎?難道韓老師要獨尊儒術嗎?另外,再看看自由,民主和平等,中國現在缺不缺呢?關于自由,你在烏有之鄉發文章不是照樣要被和諧,關于民主,任何干部的任命有沒有民眾參加的選舉呢?關于平等,在貧富差距巨大的今天,你覺得平等嗎?就算是資本主義的自由民主平等,有欺騙性和虛偽性,但是不得不承認,當今中國社會連這些帶欺騙性和虛偽性的自由民主平等都沒有實現。所以韓老師用這個問題去問右派,會被人笑掉大牙的。相對孔子,中國更加缺少自由平等和民主,是當今的現實。
還有,韓老師認為惡性刑事案件,并把它們都歸于傳統文化的缺失和道德的缺失是更加可笑的觀點。誠然現在比毛澤東時代確實是道德淪喪了,刑事案件也增多了。但是比之孔孟當道的封建社會也差不到哪里去,因為本質上都是一個剝削社會。在大興孔孟的時代,西太后把死去皇帝的妃嬪砍去手腳,放在那里做展示。強盜開賣人肉包子黑店,各式黑社會性質的會道門敲詐百姓勒索錢財,還有吃小孩求長生的等等。雖然我確實認為現代社會的道德水平不高,但是我從來不覺得中國古代社會的道德水平有多高,根本就是半斤八兩。有人要歌頌堯舜的時候,最好想想,那時也還是用人在殉葬的,有人要歌頌西周的時候,最好還是要看到是個奴隸社會,美化把人當作會說話的牲口的社會的所謂道德,不僅可笑而且很虛偽。以為道德和仁義教化可以減少刑事犯罪的想法,完全是沒有任何根據的空談,魯迅先生說的,讀圣賢書的男人們里出的忠臣義士數量,大大不如不識字的貞節烈婦,可見孔子式的道德教化推廣與否和社會道德水平沒有任何關系。只有根本上改變生產關系,才能提高一般人的道德水平。
韓的第三個大的觀點“孔子是官文化的奠基人嗎?”這個問題魯迅已經做了回答,魯迅早就說過,大概意思是:孔子提出過不少好的治國主張,不過那都是為統治階級設計和謀劃的,和廣大老姓是沒有什么關系的,再好也不過是一種剝削制度而已。一針見血的指出了孔子學說的階級性,對廣大工農群眾來說,最好的孔子學徒就是象海瑞這樣的清官,可是清官也是維護剝削制度的和老百姓的解放根本上還是處在對立面的。因此,說孔子文化不代表統治階級,不代表統治階級里的代表“官”,那不是事實。
最后,要談談為什么要“反孔”,我不隱瞞自己的觀點,孔子作為一個歷史人物,挺可愛的(魯迅原話),作為文化,也有可取之處,當然也有很多錯誤的觀點,而且占了其理論的多數。不過我同時也認為,這些錯誤的觀點是受時代的局限不能苛求古人。那為什么還要“反孔”呢?說到底就是要反對那些“尊孔”的人,歷來尊孔的人都是些什么人呢?這些人的主要構成是什么呢?是西太后,李鴻章,袁世凱,汪精衛,蔣介石,甚至是日本帝國主義者等等。另外加上海瑞,范仲淹等等清官共同組成了中國歷代反動的統治階級--剝削階級。作為一個接受了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的人,我沒有理由不反對這樣的階級,我也不能看著他們一次次舉起孔子的旗子來欺騙民眾。就是要通過批判孔子的錯誤觀點,從而達到批判這些騎在人民頭上作威作福的人。所以我以上的文章,都是在批韓德強的觀點,而不是特意在批孔子本人的觀點,因為孔子本人的大部分觀點,早在他去世以前就為歷史所拋棄,根本就不值得仔細去辯駁,但是那些打著他旗號,滿口仁義道德的人則不能放松警惕。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