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研究報告作得也太馬虎了
中科院中國現代化研究中心30日發布《中國現代化報告2010:世界現代化概覽》,預測中國可能在2040年左右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提前10年左右實現中國現代化“三步走”發展戰略。報告說“屆時中國……人均國民收入超過2萬美元,關鍵經濟指標的排名進入世界前40名;養老和醫療保險覆蓋率達到100%,城市化率和信息化率超過80%……國際競爭力的排名進入世界前10名;……大學普及率超過80%,平均預期壽命超過80歲,人類發展指數的排名進入世界前20名……人居環境質量基本達到主要發達國家水平。”
2040年,還有30年,中間變數很大,也許真能完成。但完成的過程一定不是現在的經濟社會體制,因為我們看不出來中國在30年內能達到發達國家水平的任何跡象。
首先一條,如果看看所謂目前人均國民收入處于2萬美元以上的國家,會發現他們與中國最主要的區別不是別的,而是“吉尼系數”。下面是年鑒上2007年人均國民收入超過2萬美元國家的吉尼系數:
澳大利亞:0.35
加拿大:0.33
法國:0.33
德國:0.28
意大利:0.36
荷蘭:0.31
丹麥:0.29
芬蘭:0.27
希臘:0.31
新西蘭:0.36
英國:0.36
日本:0.25
以色列:0.39
韓國:0.32
新加坡:0.42
美國:0.41
以上國家吉尼系數平均0.33。年鑒上沒有奧地利、瑞典、挪威、冰島、瑞士、比利時、愛爾蘭、蘇格蘭、葡萄牙等人均收入超過2萬美元的國家。但經驗告訴我們,這些國家吉尼系數一定是世界最低部分的。因此,人均國民收入2萬美元以上國家平均吉尼系數不會高于0.32。
中國2007年公布的數字是0.47。
問題在于,按照國家統計局前局長李成瑞提供的數字,84年代我國吉尼系數是0.25,95年達到0.43;2004年就達到0.47。而2004年城鄉收入差距為3.20比1,2007年達到3.33比1,收入差距始終在擴大,一些研究人員認為中國吉尼系數已經達到0.49-0.50之間,不僅在整個歐亞大陸排第一,而且超過撒哈拉以北非洲國家,超過中美洲多數國家(墨西哥為0.46)大致與所謂“失敗國家”——撒哈拉以南非洲國家和“拉美化”國家巴西、阿根廷接近。
到今天為止,我們看不到中國在現有體制下解決貧富分化問題的任何制度安排。
而收入分配并不是毫無意義的。我們能看到的是,在后起工業化國家中,凡是吉尼系數減小的國家,現代化過程反復較少,而且能比較順利地進入中等發達國家。比如韓國、日本、中國臺灣地區等。而凡是吉尼系數達到一定危險值的國家,比如墨西哥、阿根廷、巴西等,即使一度人均國民收入超過宗主國(阿根廷、墨西哥、巴西等國人均GDP一度超過西班牙和葡萄牙),但是最終都陷入社會動亂,政治混亂、經濟破敗的境地。中國吉尼系數正在突破0.50。不考慮這個變數,中科院的研究人員也太馬虎了吧。
中國陷入拉美化陷阱幾乎已經不可避免的事,沒什么值得樂觀的。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