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純地追求鋼鐵產量或經濟總量的超越,只重視數量或形式上的趕超,而不重視人口素質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以及人民民主制度的完善,是建國后我們在發展理念上的兩大戰略失誤。這兩大失誤,導致了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出現了兩次大的起伏。第一次以三年自然災害為標志,給全國人民帶來了深重的災害.第二次正在發生,它的危害性我們還不得而知……
新中國成立以來,共和國的先驅們急于擺脫中國發展落后的面貌,急于超英趕美,真正是做到了一心一意謀發展,聚精會神搞建設,使中國的面貌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成績是有的?! ?/p>
然而,兩次發展理念的重大失誤,卻奉獻給我們一個虛胖的中國,孱弱的中國。是哪兩次重大發展理論失誤呢?
以鋼鐵產量作為現代化、工業化的主要標準,發動了大煉鋼鐵運動。當時共和國的主要領導者們,特別是一線的領導者,“懂經濟”的領導者們,包括毛澤東主席在內,受當時國際思潮的影響,都把鋼鐵產量當成衡量國家工業發展水平的重要指標,急于想從鋼鐵產量上超過西方發展國家。
結果在一線工作的中央領導們,為了“緊跟”毛澤東同志,在毛澤東同志提出“以鋼為綱”的思想后,提出了迅速增加鋼鐵產量的任務,層層加碼,最后提出了不切實際的鋼鐵產量高指標,盡管當時毛澤東同志對這個指標感覺到有些高,想壓縮空氣,但因由當時的氛圍和特定的政治經濟環境,向來注重爭取大多數的毛澤東同志,并沒有一意孤行地堅持自己的正確意見。在一線中央領導的領導下,開展了轟轟烈烈的全民大煉鋼鐵運動,給國家造成了重大損失,這個損失直接導致了后來的三年自然災害?! ?/p>
發生重大損失后,彭德懷同志提出了批評意見,毛澤東同志印發了彭德懷同志的信件,當時只是認為是黨內的正常批評,并沒有做更深一步的考慮。當他準備結束廬山會議下山前,一線領導們找到他,擔心主席百年后無人能夠控制得住彭德懷---其實是擔心彭德懷的批評意見影響一線領導的威信和凝聚力----于是提出了所謂里通外國小集團之說。他們的意見引起了毛澤東同志的重視,并且在重要反毛人士李銳先生的偽證誘導下,毛澤東同志發動了打倒彭德懷的黨內斗爭。
然而,渡過了一次危機的一線領導人,并沒有從重大工作失誤中正確地汲取教訓,反而是從原來的“小資產階級的狂熱性”----左的方面的極端化,從堅持和發展社會主義經濟大幅度后退,回到新民主民主的路線上,又轉向了“小地主階級的保守性”----右的方面的極端化?! ?/p>
對此,毛澤東同志是極為不滿意的,因為他能夠正確地接受經驗教訓,恢復了他早前堅持的教育群眾、科技和人才強國、大民主遏制官僚主義的理念。
早在1956年,中共中央召開知識分子會議時,毛澤東同志就發出了“向科學進軍”的偉大號召。同時,毛澤東同志是更早地意識到現代化建設最重要的是教育人民、提高人民的文化水平。早在新中國一成立后,就開展了轟轟烈烈的掃盲運動。
毛澤東同志還提出了雄心勃勃的目標“六億神州盡堯舜”,即教育人民的宏偉目標。為了實現這個目標,六十年代初相繼開展了學習雷鋒的活動,推行了教育體制改革,提出了學生參加勞動與社會實踐等一系列光輝的思想-----值得注意的是這些思想在美國是不折不扣地實著,雖然他們這樣做不是貫徹毛澤東思想的結果------在中國卻早就丟到爪哇國去了?! ?/p>
毛澤東同志更注意到,保證社會主義制度的長治久安,就是走出一條民主新路,于是出于這個考慮和當時黨內官僚主義的盛行,從1957年開始,毛澤東同志便意識到社會主義大民主建設的極端重要性,于年初便開展了以大民主為主要手段的黨內整風運動。
然而一線黨的領導人,意識不到現代化到底是什么,他們把社會主義建設單純地理解為經濟增長,堅持唯生產力論的錯誤思想,經過大躍進的教訓后,他們急劇走向另一個極端,搞以分田單干為主要內容的“四大自由”。毛澤東同志對此是極為敏感的,他曾經有過一段論述,講了分田單干會使革命成果被葬送,使中國來之不易的完全獨立又丟失的重要思想,這個思想,無疑被今天的實踐所證明?! ?/p>
為此,毛澤東同志一方面大力開展反對官僚主義的斗爭,推動大民主實踐,另一方面開展全面的教育人民的運動,大力探索教育改革,試圖在他有生之年,培養“神州的六億堯舜”。應當看到,這個努力是有成效的,我們國家的重大科技成果創新,主要地是成形于毛澤東時代,人民識字率的普遍提高,也是實現于毛澤東時代。
然而教育的改革是部分地失敗的,取消高等教育十年,導致了人才的極端缺乏,今天我們各領域擔任重要職務的,多數都是沒有接受過正規大學教育的老三屆,他們敢于破壞而缺乏規則意識的特點,加以貓論極端實用主義哲學的誘導,以及市場經濟的金錢誘惑,是造成當今社會一切問題的一個重要原因……
由于當時中國經濟發展水平及人們認識的差距,毛澤東的努力在他去世后被中斷了。我們又恢復到了過去的單純追求經濟增長的路線,即單純的追求GDP的發展。
這是第二個發展理念的重大失誤。圍繞這個失誤,上世紀八十年代以來,我們的一切發展都圍繞數字,就那個叫“雞的屁”的數字。而人民的教育、人才的培養和民主制度的建設等,統統為這個數字讓路?! ?/p>
為了制造這個數字,我們把馬路修了挖,挖了修;
為了制造這個數字,全國各地區,甚至每一個縣每一個區,有條件的都大建設開發區工業園,開而不發,使大量良田被占用毀壞;
為了制造這個數字,我們講求效率優先,強行推進國有企業改制,一賣了之,使大批工人下崗,勞動條件急劇惡化;
為了制造這個數字,我們丟包袱,賣醫院賣學校賣一切公益事業,使教育和醫療,成為壓迫人民的兩座大山;
為了制造這個數字,我們堅持以投資維持增長,大搞重復建設,財政資金完全用來搞無效或低效的八車道馬路、空曠的工業園區,導致產能過剩;
為了制造這個數字,我們已經把全國的環境破壞得面目全非,除了偏遠山區,全國還有幾個城市環境質量是最適宜生存的呢;
為了制造這個數字,我們急功近利,不惜代價地引進外資,使我們對外開放的產業全部淪陷,被外資所控制;
為了制造這個數字,我們的經濟被房地產綁架,抬高房價使中產階層無產化,無產階層破產化,同時與貧困弱勢群體爭奪寸土寸金的城市土地,大搞暴力拆遷,我們的執政基礎上暴力拆遷中被一點點挖掉……
GDP能夠代表一個國家的真正實力嗎,我們不妨引用一段文章:
“據我所知,1840年的時候,清朝的GDP是英國的6倍,英國是什么國家?它是日不落帝國,它的GDP占世界的5%,我們當時的GDP占世界的33%,英國相當于我們的1/6。我說:你的GDP比英國大這么多,你怎么被歐洲肢解了?清朝軍隊當時有100多萬人,1840年進虎門的英國遠征軍只有4000人,結果我們100多萬人的中國軍隊和人家4000人的一支軍隊簽訂了《南京條約》。到1894年,人家在我們的土地上爭奪了50年之后,我們的GDP還是日本的9倍,你比日本多這么多,怎么反而被日本打敗丟了臺灣呢?
“當時會場上的專家們說:那為什么美國的GDP占世界1/3,美國就是世界上最大的國家呢?我說:這就要看GDP是由什么構成的,不能光看GDP的數量。
“今天美國GDP的構成是什么?太空產業、航空產業、船舶制造,人家的航空母艦全是自己造的,民航全是自己造的,軍機也是自己造的。計算機產業、生物科技、現代農業,它占世界第一的軍事優勢就是這些東西在支撐。日本的GDP是什么呢?汽車工業、電子工業,全是這些。正因為這些工業奠定了日本在世界上第二強國的位置。俄羅斯的GDP現在也是機械制造、航空工業、核工業。所以說盡管俄羅斯的GDP只有我們的一半,但世界上仍然把俄羅斯當成大國,這也是俄羅斯下一步必將復興的基礎。
“再看清朝,我們清朝的GDP是什么呢?清朝的GDP是茶葉、蠶絲、瓷器這些玩意兒,人家是什么?鐵甲艦、大炮。所以我說戰爭是雙方GDP質量的對撞,不是GDP數量的抵消。一天我和軍工產業的一個老總聊天,他說航空工業的老總提出,航空工業要在近幾年內達到萬億產值。達到萬億有什么用呢?如果不掌握核心技術,單純追求GDP,那就什么都不是。我們今天的GDP跟清朝差不多,主要是什么構成的呢?房地產、紡織品。有一句話是薄熙來說的:“8億條褲子換歐美一架飛機?!?億條褲子想想堆起來有多大,把一個大型的廣場都占滿了,才能換人家一架飛機。還有煙酒、玩具,就是這些東西,這些東西在戰爭時不能轉換為國防力量,我們不能拿著玩具去跟人家打仗吧。所以在戰爭的時候怎么辦?那就“用我們的血肉筑成我們的長城”。
“在我的《盛世狼煙》那本書里,我說房地產支撐不了大國崛起,我當時有一個觀點,我說:現在的房地產,是國內的壟斷資本和國際資本聯合起來打劫中國人民的財富。我們目前所有主力戰斗機的發動機全是人家的,殲-10用的是俄羅斯的發動機,飛豹是英國的發動機,預警機EL76是人家的原機,我們很多大型軍艦用的也是人家的發動機,你連個發動機都造不出來,搞1萬個億有什么用呢?”
通過這段引文,我們就能夠看得出來,現代的中國,是一個虛胖的沒有任何力量的國家。為了所謂“發展”,我們把70%以上的產品出口,以低價格犧牲國內消費為代價推動出口,以出口帶動低水平就業維持低工資,以國際市場的開拓促進著國內消費的萎縮,而國內市場的地區分割和萎縮進一步加深了我們對國際市場的信賴。
由于這個信賴性,我們就特別地怕國際制裁,就不敢打倒,不敢在外交舞臺上采取強硬姿態。呈現出和晚清一樣的大而不強的國家形象?! ?/p>
就國內而言,經濟被房地產綁架,維持以投資抖動經濟增長的格局,導致了大量的重復建設、征地拆遷需求。由于地方財力的不足,既要獲得土地來投資來建設,又沒有錢進行足夠的補償,于是就運用公權力對個體群眾進行無情地剝奪,甚至不法官員和房地產商勾結起來欺壓百姓,不間斷地激發著政府與群眾的矛盾,這就導致了我們的政府越來越不敢相信群眾信賴群眾,就越來越怕社會動蕩這個風險,在國際上就更不敢采取強硬姿態?! ?/p>
從國內政治的角度講,毛澤東同志探索的大民主實踐完全地被“改革”掉,人民民主專政只余下專政的功能,沒有了民主的制約,權力極端膨脹且被無限制地濫用,腐敗現象已經深深地滲透到社會的每一個領域。黨的各級領導者的官僚主義傾向越來越嚴重,越來越脫離群眾、害怕群眾,一有群體性事件,群眾就不明真相了,別有用心的人就操縱了。為了保持所謂“穩定”,大力加強集權度,上級的權力越來越大,下級的義務越來越多,整個權力授予體系呈現出上級皇帝化、下級奴仆化、人民奴隸化的特點。現在居然發展到暴力拆遷時殺害群眾等極端惡性事件……
這個惡性循環繼續下去,必然將導致黨完全喪失群眾,重蹈蘇聯的復轍,即我們的國家復興我們的民族復興希望毀于一旦,中國重新陷入四分五裂的狀態?! ?/p>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