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研究,發(fā)現他的思想確實偉大而具有深刻的哲學邏輯,特別是軍事思想更令人折服。研究研究,發(fā)現他對歷史,對古文化很有深度理解,詩詞大氣磅礴,讓人震撼。研究研究,發(fā)現他的“為人民服務”,為勞苦大眾服務的理念很能讓我這等草民興奮。于是,漸漸地開始接受毛澤東了。后來,發(fā)現有很多人在反對毛澤東,主要是反對解放后的毛澤東,特別是文革期間的毛澤東。我也納悶兒,為什么擁有如此完美“思想”與“理念”的人會有反對者呢?
于是,為了自己不盲目崇拜毛澤東,我開始研究毛澤東的錯誤。
首先,我找到一條理由,三年自然災害,餓死4000萬人,好像袁隆平也說過這個數字,并且說正是這個數字,堅定了他研究雜交水稻的信念。
于是,我鉚足勁要反對毛澤東,質問他為什么不搞糧食儲備,為什么不“深挖洞,廣積糧”呢?還沒等質問呢,想起了爺爺改名的故事。
爺爺是地地道道的貧農,而且是“下貧農”,甚至是“下下貧農”,是新中國讓他當選為第一屆市人大代表。有了地位,有了尊嚴。和以往他見了都害怕的“長官”平起平坐,一起探討民生,民權。一起商量建國大計,一起商量富民、惠民、尊民、養(yǎng)民等一系列的方案。
他感慨地說過:剛剛解放,國家底子薄啊。要不是國家、黨、毛主席扳著手指頭計劃,要不把奇缺的物資均衡,要是沒有布票、糧票,恐怕我們真的都得餓死。三年自然災害,死了多少人啊,這要在解放前,死上幾億也許不足為奇呀。
人要有德,黨就有德,毛主席就有德,人家那么大的官,有吃有喝,可人家想的是老百姓,像我這樣的老百姓呀!咱當人大代表,憑什么?也得憑德呀!
后來爺爺把自己的本名“龐恩舉”改成了“龐德選”,鞭策自己,以德報恩。
非典來了,地震來了,死人是避免不了的。但是能讓死2人的災難,變成死1人,能讓死10人的可能,變成死2人。這將是多么偉大的功績呀。既然因為“計劃分配”,才讓更多的人“都沒吃飽”,也讓更多“沒吃飽”的人免于非命。那我還有什么理由責怪毛澤東他老人家呢?
行了,我暫且不罵了,再找找其他的錯誤,反正你毛澤東肯定有錯誤,沒錯誤,不會有人反對你。
第二次,我又發(fā)現了毛澤東的錯誤,他帶領共產黨選擇了社會主義道路,選擇了“公有制”。社會主義雖然有很多優(yōu)點,比如“公有制”呀,“按勞分配”呀,等等,但缺點也是明顯的,容易“平均主義”,容易大鍋飯,容易讓無能的人蠶食能人和精英的勞動成果。容易消磨創(chuàng)造財富的動力,容易產生惰性。
人家馬克思都說過資本主義可以極速地創(chuàng)造社會財富。私有制,能調動人的本能,特別是調動人們自私的本性,調動唯利是圖的沖動,調動追求“超額利潤的瘋狂”。試想人一旦瘋狂地追求“財富”,那財富(不管是個人的還是社會的)肯定會滾滾而來。
人家小崗村,就是平均主義造成的18個人沒有積極性了,18個人絕對不為集體再做無為的奉獻了,大家都放棄勞動了,結果整村的人都去要飯了。可后來一包產到戶,人家18戶人家積極性高漲了,開始“為了自己的富裕”拼命勞動了,結果大家都比原來富了。與其大家在一起受難,不如分開單干。
我剛要反對毛澤東,又有報道說了:華西村,堅持集體發(fā)展,不接受“包產到戶”,始終堅持統(tǒng)一規(guī)劃,統(tǒng)一行動,大幫小,強幫弱,男幫女,老幫幼。同舟共濟,風雨與共,艱苦奮斗,一往無前。大家始終堅持“有福同享,有難同當”的理念,不怕弱者占了強者的便宜,不怕小的搶了大的勞動果實。結果也致富了,而且比小崗村富得長久,富得舒心,富得穩(wěn)固。
看來“窮”不是“公有制”的錯,是執(zhí)行“公有制”的國家高層,沒有能力教化他的臣民樹立“大公無私”的信念,無法讓每個人都完成“社會人”的改造。只好還原人的原始自然屬性,把人從“社會人”再次回歸到原始人的“自私”范疇。讓“自私”再次指導人們前進,讓“自私”再次膨脹成“為自我而瘋狂”的爭斗。讓弱肉強食再次成為社會的生存法則,把社會人再次變成“赤裸裸”的動物。這樣在新社會采取“畜生法則”的政策,我本身就接受不了,怎么去反對毛澤東呢?
行了,先不反對你了,我再找其他缺點。
有了,你發(fā)動了文化大革命,讓許多無辜死于非命。做為中國的最高統(tǒng)帥,不提倡和諧發(fā)展,不提倡“穩(wěn)定高于一切”,卻提倡“造反有理,革命無罪”,卻鼓動平民百姓“舍得一身剮敢把皇帝拉下馬”。亂了社會,耽誤祖國的發(fā)展。這是你最大的罪過,國人反對你,也主要來自于此。
可是我仔細研究發(fā)現,歷朝歷代,沒有一個“最高統(tǒng)帥”號召人民與自己“革命”的,沒有一個皇帝,號召臣民去“舍得一身剮”“拉皇帝下馬”的。那毛澤東為什么敢這樣呼喊,敢鼓動百姓“造反”“革命”呢?
其實毛澤東非常自信,自信自己堅持“社會主義”道路,堅持為“工農聯盟為基礎”的國家嘔心瀝血,堅持“只有社會主義才能就中國”的信念。堅持“大公無私”的思想教化,堅持為人民服務的崇高追求。最最重要的是自己尊重了《憲法》、遵守了《黨章》。
他發(fā)動“文化革命”,就是針對那些“走資派”們,在意識形態(tài)上進行一次革命。就連“大鳴、大放、大字報、大辯論”也是基于此。是要讓國家的主人——人民群眾參與討論,參與辯論,從而選擇正確的路線。他一再強調,“要文斗,不要武斗”也是告訴大家這是一次“爭鳴式的辯論”。后來辯論雙方越來越過激,特別是走資派們對群眾的不依不饒,對《憲法》中的“社會主義”公然挑釁,對“工農聯盟”極度蔑視,認為只有“精英”才能管好國家,像陳永貴那樣的草根農民怎么也不準擁有權力,怎么也不準治理國家。
也許“精英治國”有它的理論基礎。但是做為毛澤東始終認為“新中國”是全國人民的,是勞苦大眾的,而勞苦大眾當家作主的直接表現就是讓他們進入“管理階層”,讓他們直接參與國家的決策。這也是思想錯誤嗎?即使陳永貴不能勝任工作,那也不是毛澤東的錯,而是一些勞苦大眾確實需要學習文化,補充知識,提高素質,完善當家作主的執(zhí)政能力。后來毛澤東也發(fā)現了,于是開始推舉工農兵大學生了。不僅在形式上讓“工農兵”坐在“臺面”上,更在骨子里培養(yǎng)他們——社會底層的平民們真正具備當家作主的本事。再看看現在,多少地方都是“書記”兼人大主任,這樣的人大,真的能完全代表人民群眾的意見嗎?
如果一個兒子說:“父不慈,子奔他鄉(xiāng),母不善,女嫁他邦”,可能別有用心。但一位父親自己說:“孩子,如果我有錯,你們可以不認我這個父親”。那他絕對不是別有用心,是對自己的鞭策,是讓兒女監(jiān)督自己的行為。如果真有兒子認為老爸不慈,就痛打一頓,那只是這個兒子的素質問題,和說話的父親何干?
草民說了:“舍得一身剮,敢把皇帝拉下馬”也許別有用心。可是作為最高領袖毛澤東來說,那就是一種承諾,是一種坦蕩,是一種虛懷若谷的大氣磅礴。是父母官對臣民的愛戴與傾心。那我們怎么忍心去討厭這位慈父般的領袖呢?
有人反對毛澤東,說毛澤東不尊重知識,創(chuàng)造了“白卷先生”。其實大家真的不研究歷史,錢三強、錢學森等科學家都得到毛澤東和其他國家領導人的許多關懷。致于“白卷先生”也是個別人對當時“考試”機制的不滿,認為能通過書面理論“考試”的人多數不是“勞苦大眾”的子弟。“科舉”是對“勞苦大眾”的歧視,是不在同一起跑線上的PK,是對《憲法》賦予勞動人民權力的變相挑釁。既然勞動人民在這樣的PK中注定失敗,那我答卷還有何用?于是,張鐵生賭氣不答了,于是白卷先生誕生了。這能說是毛澤東親手締造了白卷先生嗎?
其實張鐵生還是很有才氣的,出獄后的他,終于“醒悟”了,終于學會“順應潮流”了,終于不再為其他草民呼吁了,開始自己脫胎換骨了,開始進軍“好貓”陣營了,開始瞪笑貧,而不笑娼了。結果不負己望,一舉成了百萬富翁。
有人說,毛澤東說過:寧要社會主義的草,不要資本主義的苗。這是毛對“苗”的扼殺,是毛的滔天罪行。可誰能明白,當時國家、黨、人民都決定在中國種植“玉米”,卻有個別人非要種植“楊樹”,而且還拿出足夠的理由證明“楊樹”優(yōu)于“玉米”。其實,任何社會形式都有它的優(yōu)缺點,小崗村提倡單干,堅持“要想發(fā),先分家”富了(據說富得短暫,想重振旗鼓卻累死個沈浩);華西村崇尚“公有”,堅持“要想不受窮,擰成一股繩”也富了(據說富得長久,一直富到現在)。那“寧要玉米充饑,不要大樹蓋樓”算錯嗎?那“寧飲沒過濾的水,不喝有毒的湯”算錯嗎?
如果人民當時選擇了“資本主義”,如果黨也提出“只有資本主義能夠救中國”,如果《憲法》中寫進“堅持資本主義道路”,毛澤東一定會比喻成:寧要資本主義的草,不要社會主義的苗。這一點,我們應該堅信,因為我們應該堅信毛澤東的邏輯思維能力與打比方的能力。
有人說了,龐雅夫先生,你其實根本不想找毛澤東的錯誤,要想找太多了。僅一個經濟落后就足以說明他的路線的錯誤。
人們真的拿那時的經濟和現在比嗎?“當了褲子也要搞兩彈一星”是毛澤東一個人的想法嗎?窮是歷史必然,還是人為造成的呢?我講兩個故事吧。
某人餓的奄奄一息了,爸爸把自己的燒餅給他了,他沒吃飽。接著媽媽又給他個燒餅,結果吃飽了。這個人能去罵爸爸而感恩媽媽嗎?
還有一個人3歲時體重35斤,身高55厘米。一名強盜殺死了他的父親,霸占了他的母親。當然也收養(yǎng)了他。15年過去了,他已經身高180厘米了,體重70公斤了。提起父親,他開始怒斥生父無能,把自己親生兒子養(yǎng)到35斤,55厘米,算什么能耐?虧了他死了,要不我還是35斤呢。可是我的養(yǎng)父呢?他太有能耐了,他能把另一個男人的遺孤養(yǎng)育成堂堂男兒,是何等偉大呀。
我不是故事中的人,即使是,我也不會責怪父親,盡管我曾經挨餓,曾經瘦小。那我憑什么反對毛澤東呢?
我也想反對毛澤東,但是實在找不到反對他的理由。如果您能在不更改《憲法》的前提下拿出足夠的證據說服我,那我將“拋頭顱、灑熱血”到天安門城樓把毛主席像換成您的。
真的!
歡迎提供反對毛澤東的證據。謝謝!
(后記:這篇文章起筆于2009年12月中旬,計劃在26日上傳,怎奈,家人突然有病,盡管沒有痊愈,但已經穩(wěn)定,現整理出來,發(fā)于烏有之鄉(xiāng),算是補上個遺憾)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xiāng)!」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xiāng)
責任編輯:shijian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xiāng)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