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稀人崇拜毛澤東
陸謂文
崇拜毛澤東。這不是“個人崇拜”么?是的。一個人要想讓人們崇拜,總有他值得使人們崇敬和崇拜的地方。
筆者年已過古稀之年,是一個普通的工人,不是知識分子,或者是什么學者,沒有高深的理論。但是能有辨別是非的能力和鑒別香臭的嗅覺。
我不是共產黨員,我為什么要崇拜毛主席?這里先從毛主席詩詞《沁園春·雪》談起。
其中一段:“……秦王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其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毛主席數指“風流人物”當然可以指廣大為中國革命作出巨大貢獻的英雄人物。但是也可以看作毛澤東主席對待中國數千年 歷代 君王的評論。可以說以中國革命的實踐來評價毛澤東從長征路上挽救了黨,挽救了革命,領導全國人民堅持八年抗戰推翻了蔣家王朝,建立了新中國。并且僅用了短短27年的時間,在一個一窮二白的舊中國的基礎上,依靠艱苦奮斗、自力更生的精神,使中國成為了世界工業軍事強國,在國際上成為“第三世界”的核心,在世界上形成“美、蘇、中”三足鼎立。領導革命戰爭的膽略,社會主義建設的成功,反帝反修的勇氣,這些豐功偉績。難道不能證明毛澤東不是一個中國歷史數千年的一大偉人么,中國人民有毛主席這樣一個偉人作領袖,應該是中國人們的驕傲。
那些或明或暗自命不凡的反毛非毛小丑,你們能與毛主席的英明偉大相比么?真可謂“蚍蜉撼樹”。
去年國慶六十周年之際,在龐大的游行隊伍中,終算出現了“高舉毛澤東思想偉大紅旗”的方陣。盡管這一方陣一閃而過,這個“方陣”的出現,不管是黨內馬克思列寧主義者支持也好,還是僅為了裝飾門面也罷,總是個好事。事物的發展終有了個“量變到質變”過程。
從數年前國內反毛非毛的濁浪翻滾,受到人民群眾中的正義反擊,到官方出面重提毛澤東思想的這一過程,是廣大人民群眾和黨內有識之士的覺醒。是我們國家發展走向正途的一個進步。但今后的關鍵是怎樣來“高舉毛澤東思想偉大紅旗”的問題,還是僅僅停留在口號上。
怎樣來用毛澤東思想指導我們國家的各項事業?如何來學習毛澤東?
毛主席是一代偉人,毛澤東思想博大精深,照筆者看來,最主要的是學習毛主席的立場,觀點和方法。毛澤東的立場是無產階級的立場,一切為了解放全人類為己任。提出十分簡明,真誠的“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口號,有了這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精神,就會有雷鋒,王進喜等等英雄人物。政府工作人員有了這種精神,就有焦裕祿這樣的好干部……,相反缺乏了這種“為人民服務”的精神,黨內政府內大量的貪污腐敗,醫療教育機構就變成了“白衣戰士中山狼”“人民教師敲竹杠”的現狀。當然也不能說所有醫護人員和教師個個如此,現在醫務人員已沒有“救死扶傷”,教育上也不再存在“人類靈魂工程師”的高尚美譽。
用毛澤東思想指導的改革開放。
從改開三十年來,房子越早越高,道路越拓越寬,市場物資豐富,人民生活都有程度不同的提高。這也是不爭的事實。但是,老人晚飯后在住宅周圍的馬路邊散步,常有為兒身子輩的花齡少女上來口稱“要不要去玩玩”。玩什么?說穿了就是少女賣淫。公共場所明妓、暗娼,各個男浴室里都有“小姐”。電視臺里幾乎每天都有報道,XX地方就有重患病人無錢醫治,請好心人出力資助,開學之際,貧困青年繳不起學費,請大家獻獻“愛心”……目睹社會現狀使人心酸。一切社會現象都是執政黨路線的產物。僅“改開”以來,除了特權階層之外,幾乎人人都有危機感,從小孩子幼兒園開始,家庭要承擔昂貴的教育費用,孩子大學畢業后擔心找不到工作,參加工作后擔心下崗失業,平安家庭擔心生病,退休職工擔心物價上漲……,筆者對孫兒輩講,日子你們比我們過的舒服,但你們沒有我們毛澤東時代的青年幸福。毛澤東時代的人,首先人人都有勞動的權利,民主的權利,及享受各項社會福利等等權利。一個人一旦參加了工作,只要你不走邪路,認真的工作,一個人的能力有大小,工種不適應可在單位內部調整,所謂捧著“鐵碗飯”。生老病死不用發愁,生任何病,一能“記賬單”到醫院全部解決問題,父母子女無“勞保”,在單位亦可報銷50%的醫藥費。在單位內有聰明才智者,在生產中可以提“合理化建議”,對任何部門及領導有意見可以提意見,甚至貼出大字報公開揭露。為什么毛澤東時代可以享有的,而“改開”以來又有讀書讀不起,生病看不起,住房住不起的“三座大山”出現?根本就是前者堅持了社會主義制度,后者是在資本主義方向發展。資本主義的特征在于“私有化”,這里可以說“萬惡私為首”“百善公在先”,現在正負所有的社會現象,都是“只要把經濟搞上去,不要考慮姓‘社’還是姓‘資’”理論造成的后果。
人有人格,國有國格,民族有民族的氣節。人無人格等于豬狗畜牲,為人之道,兇的不怕,軟的不欺,對人處事不亢不卑。去年湖北弱女子鄧玉嬌,為維護自身人格不受欺辱,敢于用一把小刀抗爭維護自身的尊嚴。由小到大國家必須有自己的國格,喪失了國格,只能跟在世界列強之后,作為帝國主義的附庸走狗。毛澤東領導下的中國就是好樣的,小日本侵略中國,敢于領導全國人民奮起抗日,表現了民族的氣節,新中國成立之后,美帝國主義侵略朝鮮,危及中國,就敢于“抗美援朝”。70年代無私抗美援越,蘇聯在中蘇邊境屯兵百萬,為小小的珍寶島中國軍民奮起抗爭,不失尺寸國土,毛澤東領導下的對外政策,除了與不同制度的國家堅持“和平共處”五項原則之外,對待強暴就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的原則,可謂鐵骨錚錚,從此中國人民揚眉吐氣。對弱小的國家,民族無私援助,被公認為第三世界的中心。這也是筆者為什么作為一個普通老百姓崇拜毛澤東的一個重要原因。
怎樣來認識毛主席親自發動和領導的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
“文革”過去已有四十多年,至今人們對“文革”的功過是非,人們仍然在作深刻的討論。回顧總結這段不可跳躍難忘的歷史,對今后中國發展道路有具深刻的意義。“文革”對了還是錯了?對了要堅持文革的方向,錯了就必須堅決抵制。以下表示一下個人的淺見。
首先“文革”是不是“十年浩劫”?“十年浩劫”的提法,從淺層看,這是用支流否定主流的一種篡改,或者說是一種偷換概念否定文革的一種陰謀。
毛主席為什么要發動“文革”?是不是可以這樣來理解,二千多年前秦始皇統一中國,建立了秦王朝,廢除了分封制,建立了中央集權的郡縣制,統一了全國文字,統一了度量衡等等一系列改個,他認為秦國的制度是很好的制度,因此在秦皇中間添加了一個“始”字,意思在從他開始,世世代代用秦制度傳下去,但因為他是個封建帝王,他的傳代只是他家族的繼承。結果僅僅在秦二世,由于趙高弄權,出現“指鹿為馬”,秦王朝被農民起義“漢”所推翻。毛澤東主席領導中國無產階級的新民族主義革命,推翻半封建,半殖民地的舊中國,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毛主席認為能夠代表人民利益的社會主義制度,是個好制度,要世世代代的傳下去為共產主義而奮斗。為了要保證這個社會主義制度,所以要提出黨不能變質,國不能變色,要防止中國出現“資本主義復辟”,必須要“反修,防修”。
文化大革命為什么會如此轟轟烈烈?有人說主要是毛主席利用了他個人在人民群眾中的威望,老百姓是上當受騙,才吃盡了苦頭。
其實這種觀點是歷史唯心主義的認識,正確的說應該是作為有威望的領袖發出了號召,在文革中起了重要作用,但不能起到決定作用,起決定作用的是“文革”前,“文革”中的社會也存在各種社會矛盾,毛主席發動“文革”是外因,社會矛盾是內因,“文革”前在干部隊伍中已經產生嚴重的官僚主義,特權階層等等問題,但與現在相比還不十分嚴重。在“文革”初期,如果沒有劉鄧推行的資反路線,把文革看成是更大規模的“反右”運動。把大批學生、工人群眾打成“反革命”,“內定右派”等等,就可能不會逼出“龐大”的“造反派”,就不會有激烈的批斗。“XX”資反路線,可以說廣大人民群眾參加文革絕對不是什么上當受騙的問題,而是一種自覺的革命行動。筆者認為這才是歷史的唯物主義。
毛主席發動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對了?還是錯了?是功還是他老人家晚年的錯誤?對于這個問題,不同的階層有不同的回答,資產階級要在中國發展資本主義,是社會主義的死敵,他們的結論,文革是“浩劫”,廣大人民群眾為了過上平等無憂,幸福的生活,希望走社會主義道路,認為毛主席晚年非但沒有犯錯而是馬克思主義者對反修防修,防止資本主義在中國復辟的偉大創舉,特別是經過了三十年來的社會實踐,人們真在加深對“文革”的理解。
當今網上有兩種觀點,一、認為要解決當前黨內、政府的貪、腐、官僚主義,反對“私有化”,反對資本主義傾向,重新確立人民群眾當家作主的社會主義環境,只有再來一次“文革”,否則不能解決問題。二、另一種觀點在當今社會不可能再來一次文革。理由是人們不喜歡再見到一次新的“動亂”,否則將影響國家的建設和發展,同時,社會的外因也沒有這樣的條件。筆者認為:這兩種觀點,都有一定道理,但是人們應該看到,當前的社會矛盾比文革前要激烈的多,可以說如果再來發動一次全國性的完全相似的“文革”運動,就不是什么舉著紅旗批批斗斗的問題了,而是可以說是“白刀進紅刀出”的問題。現在沒有一個任何領袖有這個魄力,在進行一次“文革”的試驗。那么要想使我們國家堅持社會主義方向,消滅剝削和壓迫,怎么辦?筆者的觀點,只有堅持以毛澤東思想正確指導下的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這樣的觀點不是自相矛盾么?前面既然說不可能搞“第二次文革”,后面又要用文革的手段解決問題。其實“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四十多年前“文革”的綱領性文件《十六條》中原則的規定了幾點,“這次運動的重點是指向黨內一小撮走資本主義當權派”“批判反動學術權威”“ 反修防修”“要文斗,不要武斗”等等。
“文革”中有“大鳴、大放、大字報、大辯論”四大武器的權利,現在沒有,但現在允許在各網站上發表各自的觀點,代替了“四大”。這也可以說現代文明的體現。
“文革”中是堅持社會主義道路,防止資本主義復辟的兩條道路的斗爭,現在網上文章仍然是堅持社會主義,揭露資本主義罪惡的激烈斗爭。
“文革”中批判反動學術權威,現在對那些要走西方道路提出禍國殃民理論的反動精英,口誅筆伐的批判。
“文革”中提出“要文斗不要武斗”,現在的文章是充分擺事實,講道理的爭論,是最好的文斗,不發生武斗。
這些現狀難道不是第一次文化大革命的繼續么?
四十多年前的“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是由毛主席親自發動和領導的,四十年后的今天在網上文章的爭論是在毛澤東思想指導下民眾自發展開的。網上文章的爭論是馬列主義者對修正主義的批判,對資本主義制度罪惡的揭露,這一切都是在進行一場斗爭,是當前的兩條路線,兩條道路的斗爭。
某些急性的朋友可能會懷疑這種筆墨官司的爭議能解決中國的問題嗎?其實,這種文章的爭論進行下去,把“反動學術權威”(現代精英)批倒批嗅,把資本主義的罪惡揭深揭透,是在中國徹底鏟除資本主義復辟的土壤和條件的一個過程,是人民自己教育自己,自己解放自己的一個過程。資本主義批臭了,人民覺悟從覺醒到提高了,社會主義道路穩定鞏固了,中國的問題也就解決了。
過去有句老話,叫“無奸不成朝”,毛主席說“凡有人群的地方都有左、中、右”。何謂“忠”?忠者不為私利,為國為民。奸者,私字當頭,為私利不顧民族利益,甚至里通外國“謀王篡位”等等。當前的“左派”,為國家前途為民眾利益,不顧個人安危不畏種種壓力,可以說“冒死直諫”,當前“右派”的傾向是要中國跟了美國走,走西方“民生”道路,制造新的三座大山壓在廣大勞動大眾頭上甚至要搞議會制,間接的要請共產黨“讓位”。“左派”堅持擁護共產黨領導,希望共產黨能糾正當前路線上的錯誤。“右派”要把人民共和國重新變成半殖民,半封建的資本主義國家的附庸,請你共產黨下臺,改變黨和國家的名稱。當今的“忠”“奸”兩派已經如此陣線分明。過去朝廷的“忠奸”兩派的斗爭勝負,取決 于 君王,是“英主”還是“昏君”,現代的決定因素在于人民,覺醒了的人民群眾起來支持黨內社改派的領導,反對資改派的“小恩小惠”的誘惑,揭露資改派的陰謀。人民大眾覺悟的提高之時就是社會主義制度鞏固之日。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