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7年1月,威立雅水務同位于黃河之濱的甘肅蘭州供水公司簽訂合同。通過國際投標,該合同受讓45%的股份給市政供水公司?! ?/p>
然而,正是這家沒有變化的公司,在合資后的第二年,就提出目前水價低于供水成本,申請水價上浮49%。事實上,從兩年前威立雅公司與蘭州市國資委簽下合同的那一刻起,水價上調已經成為這個城市的宿命。業內人士都表示,漲價已定,目前只是每噸漲3毛還是漲4毛的問題了?! ?/p>
住建部政策法規司副司長徐宗威表示,2~3年前蜂擁的高溢價轉讓水務資產行為,如今到了“秋后算賬”的時候。”
那你當初為什么簽這種合同呢?
我就把整個合同拿出來看了一下,我們發現當時有3家公司報價,威立雅報價17億元購買蘭州水務公司。在他的競爭對手中,中法水務只報價4.5億元,首創水務報價2.8億元。威立雅的報價是他們的好幾倍,這么高的天價,難道人家不想賺回來嗎?你怎么敢賣呢?你以為是在賣土地呀?
蘭州供水集團的凈資產是9.5億元,賣掉45%的股權就是4.27億元,也就是說威立雅的報價是他所賣凈資產的4倍的溢價?! ?/p>
按照有關媒體披露,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的官員及有關專家已經就水價在部分城市進行調研。雖然調研內容并未公布,但消息人士稱,此次調研的重點之一是外資在中國水務市場的影響,以及外資與本輪水價上漲的關系?! ?/p>
威立雅這個名字來源于希臘神話中的風神Aeolus,該公司成立于1853年,當時奉拿破侖三世御旨成立,業務主要是為農田灌溉和法國城鎮供水。而現在,威立雅已經成為了全球首屈一指的水務公司。威立雅有150多年水務經營管理經驗?! ?/p>
威立雅前身是1853年12月14日成立的法國通用水務公司,1998年公司更名為威望迪集團,2003年又改為威立雅環境集團,是當今全世界唯一一家以環境服務為主業大型集團?! ?/p>
威立雅水務集團是全球最大的三大水務集團之一,據集團提供的數據,其在全球擁有11個研發中心,擁有8萬名雇員,為世界100多個國家提供服務,2003年該集團的營業收入為113億歐元。
2002年,威立雅水務集團將其國際業務發展的戰略中心轉移至亞洲,而亞洲的中國更是其發展的重中之重。威立雅目前是在中國最為活躍的,最有影響的國際水務集團,目前在中國總共簽署了投資及運營13個項目,直接投資總額超10億美元。
目前在中國水務市場上活躍的外資企業主要以威立雅和中法水務為代表,尤其是威立雅這家全球最大的環境服務企業。在2002年就以凈資產3倍的溢價收購了上海浦東自來水公司50%的股權,隨即展開了對深圳、北京、成都、天津、昆明、呼和浩特等地水務項目的投資,其中17.1億元高價獲得了蘭州供水45%的股權。更是引發了廣泛的關注,那么高溢價的收購到底給蘭州帶來了什么呢?
法國公司到國外的收購都是政府行為,你曉得嗎?那都是國家的戰略。
我們允許家樂福到中國來設超市,可是你去法國開個超市是不可以的。只要中國人在法國開超市超過300平米的話,必須經過法國中央政府的批準。因為法國人、美國人把零售行業當作一種戰略性行業,更何況水、電、天然氣。我們為什么讓他們這樣進來呢?
因為我們不懂游戲規則。威立雅花了17億購買我們的水廠,簽的合同有什么埋伏呢?
第一, 規定了一個水價上漲的公式。而且我突然發現這個公式跟成本無關,你生產的1立方米的水成本是5毛錢,如果漲到6毛錢的話,你加價我還理解,因為成本上升了?! ?/p>
可是蘭州水價必須根據當地的物價水平(CPI)和收入水平上調,而不是根據成本。我們之所以知道,是因為威立雅在輿論的壓力下非常氣憤的公布了這個公式。按照這個條款,蘭州市必須漲價,否則薩克奇就要打電話。
第二, 蘭州供水集團的土地本來要賣8.37億元的,但是蘭州市政府考慮再三,為了不增加老百姓的負擔,決定不將其計入轉讓資產。也就是說免費給他,免費把價值8.37億元的土地送給威立雅?! ?/p>
第三, 蘭州市供水設施改善前,改造的潛力很大。因為蘭州市工業用水和生活用水沒有分開,而且整個蘭州市的管網漏損率高達50%以上,水一半都流掉了?! ?/p>
工業用水對水的品質要求是很低的,他就是為了冷卻機器,即使臟水也無所謂。但是由于蘭州市沒有把工業用水和生活用水分開,因此工業用水還是用自來水?! ?/p>
而且威立雅不負責維修供水網絡,他只干一件事,就是什么都不干,只需要根據物價和收入水平隨時調水價。整個蘭州市這么大的水網他不改,按照合同規定,最貴的一塊由蘭州市政府去做。如果蘭州市市政府要威立雅去做的話,威立雅說所有改造網絡的成本全部反映在水價上。那蘭州市政府壓力就大了,這樣的話水價要翻兩三翻了。所以蘭州市政府只好像小媳婦一樣忍氣吞聲,自己全干了。威立雅干什么呢?他只賺錢?! ?/p>
在2009年11月舉行的第四屆水務高峰論壇上,業內專家指出,在過去的7年中我國的水務改革可圈可點。政府不應以供水改革市場化就將責任完全推給企業,企業也不能以漲價作為唯一的出路。然而我國仍未正式推出供水成本監視辦法,這一方面使得長期以來水價構成沒有反映水資源稀缺程度和水環境治理成本。另一方面,政府監管的依據也主要靠供水企業提供的成本資料,由此產生了監管不能到位的現實狀況,那么由于監管不到位在蘭州模式中又引發了哪些問題呢?
按照市值來計算,按照郎教授的算法,蘭州水務公司市場價值19億元,我們以17億元就賣掉了,也就是說如果從股票市場上買的話需要19億元。雖然和凈資產相比是4倍的溢價,可是威立雅17億的價格還是達不到市場價值,比市場價格便宜2億元。而且蘭州市政府又免費送給威立雅價值8.37億的土地使用權,轉讓后的水價還要根著收入和物價水平來上調,否則蘭州市就違約?! ?/p>
如果違約的話,威立雅會打著法國中央政府的旗號,到處起訴蘭州市政府,把錢要回來。而且我們發現轉讓出去的都是盈利的業務,真正需要投資建設的管網,要么蘭州市政府自己做,要么就以漲水價的方式補貼給威立雅。
兩年前簽的合同到今天,水價沒少漲,可是威立雅既沒有投資建設水管網絡,也沒有引入新的技術,專家也沒有過來,專業經理也沒有聘請,整個企業原班人馬一點沒變,只是財務報表做了不少功夫。利潤表面上透過會計操縱虧損了,所以要求漲價,至于為什么虧損了,成本怎么核算的,威立雅悍然拒絕調查?! ?/p>
當然,威立雅又說你不漲價沒有關系,蘭州市政府必須再把水廠買回去。而且必須以威立雅所提供的資產負債表來談價格,至于資產負債表是怎么算的,威立雅悍然拒絕透露?! ?/p>
你會相信我今天講的是事實嗎?
你們曉得郎教授的財務分析是一流的,我自己不去分析啦,我讓我本科二年級的學生去分析都超過我們官方的分析。他們資產負債表的細節是不公布的,但是我們發現他們下了不少功夫。在沒有做任何投資的情況下卻增加了資產,我不知道是怎么增加的?! ?/p>
虧損,沒有投資,資產能增加嗎?這些人造假的能力絕對在我們之上。因為資產增加只有2個辦法:第一,增加投資;第二,利潤,保留盈余,才能轉成資產?! ?/p>
你既不投資,又不賺錢,你的資產怎么增加的?我不懂。如果蘭州市政府要回購的話,就得用這些資產不知道怎么增加的價值來回購?! ?/p>
2009年1月,瑞士達沃斯世界論壇年會發布報告稱,為給農業灌溉和水庫提供水源全球70%的主要河流面臨枯竭,人類不能像以往那樣使用水資源,否則全球經濟網將崩潰?! ?/p>
我國多年來人均水資源是2200立方米,不及全世界的人均占有水量的四分之一,是世界13個貧水國之一,因此如何透過水價調控用水十分重要。但是調整水價又必須與民生結合起來,那么從蘭州模式看,我們應怎樣設立適合我國民生的水價模式呢?
所以,只要蘭州模式一推廣開,這次也確實是從蘭州開始水價上調。我們的學者在這種情況下也沒有少干壞事,他們給各地政府提供理論依據,這是他們最喜歡干的事。只要某些地方政府想干什么事的話,不管對與錯,找來的一群學者就會幫著找理論依據。
他們的依據很可愛:
第一, 調升水價其實對有錢人的傷害是最大的。這句話我根本就聽不懂,他說因為有錢人家里有游泳池,要洗桑拿,所以他們的用水量是一般老百姓的100倍以上。因此漲價的話,他們每個月要多付3000塊,所以對他們的負擔非常大。而一般老百姓只付30塊,相比之下有錢人受到的傷害是比較大的?! ?/p>
這是什么邏輯?。繉τ谥袊@些暴富的企業家而言,3000塊算什么呀?
可是對于各位普通百姓,每個月水費增加30塊,你就少吃3頓飯,因為大部分人是非常貧窮的?! ?/p>
我的建議是,你漲價可以,就漲這些國企、有錢人、用游泳池的、洗桑拿的,他們漲10倍。小老百姓減一半,你看好不好?這樣漲價的話,我相信威立雅事件就會得到非常大的緩解?! ?/p>
第二, 我們學者說,世界銀行測算了3%的原則,也就是說水費占居民收入的3%是最合理的。以深圳為例,水價是15元/噸,目前遠遠不止這個水平,由此他們推斷水價上調的空間非常巨大?! ?/p>
人家美國是什么水平?人家人均收入幾萬美元一年,我們幾千都不到。我們人均儲蓄才6000塊,這么貧窮的國家,你引用美國的模式,腦子進水了?! ?/p>
以北京為例,由于最近缺水,所以搞了個南水北調。南水北調之后水的成本是6元/噸,比現在北京的水價大概多20%??墒俏覀儽本┑哪承<翌A測,這個價格不能夠有足夠壓縮需求的能力,所以將來缺口還是很大的,因此要把水價提高到8元附近。水價上調到8塊/噸,再配合北京不斷飆升的房價,老百姓還要不要過日子了?
我在最后想送給各位一句話,我們中國5000年的歷史中,有時候老百姓經常吃不上飯,這我倒是理解??墒抢习傩找驗樗畠r過高而喝不上水,歷史上還沒出現過這種現象?! ?/p>
當然我們各地地方政府也不要著急對號入座,我說的是某些地方政府有蘭州模式的嫌疑。因為你為了招商引資,把我們老百姓的命脈都賣掉了。而且你是高價拍賣,因此他們一定會通過合同的方式給補回來。最后就是由我們各位小老百姓來買單。
當然我們中國一向是尊重合同的國家,都已經簽了,我們也沒有什么話講了。干脆能者多勞,我們企業家這么辛苦賺這么多錢,你能不能取之于社會還之于社會呢?
所以在這種不平等條約的壓迫之下,我們只有發出最后一聲怒吼,請他們漲10倍,我們減一半,你們說好不好?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