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改長官意志”和民意,應選擇尊重什么
——評《中國青年報“〈冰點時評〉之《當心民意表決成為多數人的暴政》
本人于 09年12月27日發表了一篇題為《“特色”條件下中國財富分配狀況簡剖》的文稿,拙文列舉分析了當今中國財富分配的亂象及其社會政治根源之余,對其解決之道也對黨政高層中堅持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的力量提出了自己的見解和建議,其中之一就是建議推動《立法法》的修改,啟動“全民公決”的立法程序。前不久,偶然拜讀到刊登在 09年12月23日 的中國青年報第2版的一篇時名稱怪異的時評文章—《當心民意表決成為多數人暴政》,作者署名王學進。從內容看,本人認為它是在為已經形成精英政治吶喊助威,執意與現實民意反動,與本人關于“全民公決”的建議的立意尖銳對立,有義務對其進行批駁。
該文是作者在從廣西乘大巴回四川農民工在歸途中看到的“一幕”引伸其感慨和“高論”的。現摘錄整理 “時評”的“一幕”如下:從廣西乘大巴回四川農民工在歸途中,因為一男一女兩民工患感冒、戴口罩,被同車乘客當著甲硫患者。全車近三十名乘客討論后,叫司機把車停在“服務區”,然后進行了“民意表決”,方式是同意讓陳國芳和張大有下車“隔離”的舉手。讓兩人心寒的是,所有乘客都同意讓兩人立即下車到服務區“隔離”。這兩位四川民工在不服從表決的情況下,一位身材高大頗為強壯的男乘客走來,像令小雞般抓起虛弱的陳國英往過道里拖,另兩個男乘客見狀也湊過來把張大有同樣往過道里拖。后經醫生檢查,兩人患的只是普通感冒。
作者除對使他產生靈感的“一幕”進行了事與理互不搭界的評論發揮外,還無端地“遷怒”于“幾十年的專政理論的熏陶”和 “少數服從多數”這一重要組織原則。他的《時評》說:“經過幾十年專政理論的熏陶,國人對民主概念理解最深、執行最力莫過于一條:少數服從多數。在大多數人看來,此乃顛撲不破的真理,凡是遇到疑難復雜問題,只要奉行這條原則,就沒有解決不了的”。作者例舉的“一幕”的確有些“委屈”兩位回川民工,但“一幕”中,最激烈的舉動也只是乘客把一男一女民工“往過道里拖”,離“施暴”還有不小的距離,因此談不上什么“暴”;更重要的是,兩位回川民工和“拖”他們的三位乘客都是“民”而不是“官府”人士,因此與“政”也風馬牛不相及。在甲流流行的當今,人們警惕和預防其傳染有何過錯,何況在民工沒有進行過檢查的情況下,后來的檢查結果不一定是普通感冒,而有可能是甲流。作者這樣牽強和“暴政”相連系,無非是借“一幕”對“幾十年專政理論的熏陶”的不滿或仇恨的急切發泄,不是很明顯嗎?!
在資本主義已經接近全面復辟的當今中國,核心價值觀和權益得失已高度分化,因而立場尖銳對立。對于“幾十年的專政理論的熏陶”有沒有不妥,無疑也有不同認知和對立結論。信仰或接受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的人和在切實貫徹落實專政理論與少數服從多數原則中受惠的人群,無疑是歡迎和擁護的;在資改、復辟的過程中失去了民生保障和基本權利的工農民眾,更是歡飲和擁護的。在無產階級革命并取得政權以后被專政過的反革命勢力,一直預謀和推行復辟資本主義的“特色改革”以恢復過去的天堂的“精英”們肯定是不歡迎和反感的,因此不惜使用指驢為馬的的伎倆對專政理論進行攻擊。這篇“時評”就是典型一例。
由于對“幾十年專政理論熏陶”的偏見,作者也進一步列舉了“事例”來說明”“民意表決”是產生 “多數人暴政”的根源。不過,列舉的事例仍然太“典型”了,如“只要多數人同意抽煙,哪怕少數人反對也沒用”;在春節期間是否解禁煙花爆竹的問題上,“只要多數人同意解禁,那就應該允許燃放。至于少數人不堪噪音和污染和煙霧侵擾,則不予考慮”。他在這里所列典型事例雖然與“政”有關,卻與“暴”根本無關,,因此與“暴政”還是扯不上關系。可能因為他主張推行對凡有不利影響或后果的事情都應該采取“一禁了之”的政策,自認為主張“禁煙”和“禁放”的是“少數人”,沒有獲得公共政策支持,因而認為“不禁煙”“不禁放”就是“暴政”。在良知者看來,除了“黃、賭、毒”外,一定還有很多其他主要是有利經濟發展、社會進步和民生,但在一定條件下會產生不利影響或結果的的社會活動或事務,例如航空發生過空難,火車發生過出軌和撞車事故,長途交通發生的交通事故更多,難道也應該把航空,鐵路、公路交通“一禁了之”嗎?!在“禁煙”“禁放”問題上“一禁了之”的簡單粗暴的做法比目前實際上運用既有禁止也有疏導措施,因而靈活處理的政策好嗎?!“人民民主專政”本來是偉大革命導師毛澤東運用階級分析和歷史唯物主義的的辨證觀點建立的堅持和維護社會進步的重要理論,連“一禁了之”與“有禁有疏”兩種政策取向何優何劣都分不清的 王 先生自然不能理解和心悅誠服。
作者沒有忘記舉出民意表決“衍生”的“很多恐怖的” “多數人暴政”的事例。又一個“典型”例案是,法國大革命時期,革命者奉行少人服從多數原則,不經施法程序就處決某些人的死刑;另一個“典型”案例是,國內在“暴力撤遷上,公權和私權分屬少數和多數的兩級,前者必須服從后者”。作者還補上一句:此類“多數人暴政”不勝枚舉。
法國大革命本來就是無產階級反抗少數統治者惡政、暴政的階級斗爭和暴力革命, 王 先生卻認為革命者應該按照施法程序行事。足見 王 先生根本不懂得〔或不承認〕:階級社會里的法制是統治階級維持其統治政權的工具,因此不同階級的統治者,就必然有不同性質的法律。 王 先生要求“大革命”的革命者按照統治階級的法律程序行事,不就是等于要求革命者俯首就擒,然后入牢房或被統治者殺頭嗎?!
所謂頻發的“暴力撤遷”都是私權與公權的矛盾嗎?!其實質是什么不應該具體情況具體分析一下嗎?!官商勾結和公開違反憲法和物權法的撤遷是代表的公權和多數人嗎?!每一個地方政府或其部門里有多少人,加上他們掌控的公安警察,有多少人?與其轄區內的民眾人數相比,他們是多數嗎?!反暴力撤遷的是個別人,但只不過是他們撞上了暴力撤遷的槍口,而可能進入槍口的是轄區內的所有民眾,因此實質上并不是多數人要暴力撤遷,而是少數人要搞暴力撤遷,“暴力撤遷”的對象是多數人的民眾。由資改精英掌控的政府或它的部門能代表代表多數人嗎?!不是民眾選舉產生人大代表都能代表人民和多數人嗎?!當今的社會條件下,頻頻由“個別”“偶然”事件衍生和爆發群體性事件,實際上多是無法釋放的民意、民怨長期積累以后的激烈表達。然而群體事件爆發以后,卻無一例外地被官方認定為 “少數人蓄謀挑動、組織”“不明真相”的民眾釀成的“非法”的“犯罪”行為,都以公安機關“關押”所謂蓄謀組織者收場。是多數人的暴政還是少數人的暴政,還需要進一步說明嗎?
幾千年的中國歷史上,施行惡政、暴政的是多數人而不是少數人組成的官僚集團嗎?!崇尚、推動社會公平公正,文明進步,能正確識別善與惡、美與丑、真與假的不是多數人而是少數人組成的官僚集團嗎?!當今中國資本家在資改過程中聚斂萬貫財產, 同時也成了先進生產力的代表,成為共產黨的依靠力量,紛紛進入了黨政領導層,可以主宰國家的的社會改革方向,廣大工農民眾既要為生存擔憂和辛苦勞作,成了為資本家創造無邊剩余價值的奴隸或工具,卻毫無國是的參與權、話語權,不是多數人在被拍服從少數人嗎?!哪來的“多數人的暴政”的擔心?!
王 先生對“幾十年的專政理論熏陶”存在誤解和不滿,當然不會懂得“少數服從多數”的確對解決疑難復雜問題是必要的和有效的,更不會懂得真正地實現“少數服從多數”對于解決當前的已經焦著化的社會矛盾已經是十分迫切的需要了。如果 王 先生真有革除和避免多數人暴政的良知,倒是應該認識到:在目前,作為資本家或其代表的資改“精英”掌控、影響著國家和社會改革前進的的方向、路線、方針、政策的決策方向,用決策層內的民主表決進行決策,只會制定出維護和發展資產階級利益,損害和侵犯廣大工農勞動民眾的利益的路線、方針、政策。國家社會改革發展方向、路線、方針、政策,無疑是國家政治,就必須由政府來貫徹實施,如遇到反對或反抗,代表資產階級利益的政府就必然以暴力鎮壓,就會發生暴政行為。如果在決策層范圍考察,可以算是“多數人暴政”,但從全國范圍來考察,仍然是少人人實施的暴政。所以在這樣的決策層進行民主表決其實是假的“民主表決”,根本不是“民意表決”。表決結果,只能代表少數人的“資改長官意志”。真正的“民意表決”只能是全民公決。
全民無疑是絕對多數,全民公決就是最大范圍的少數服從多數。那么,最大范圍的的少數服從多數的“全民公決”會產生“多數人暴政”嗎?我堅信不會。因為全民中的多數是工農民眾,而工農民眾是全民中最樸實忠厚的群體;工人階級還是最無私、最有覺悟、最勇敢的階級。如果不論階級,在一定數量的人群中, “多數人是好人”早就是人類共識,在全民這個最廣大的群體中,肯定多數人是正直、公允和主張正義的。在國際慣例中,遇到不好下決心的的重大決策問題時,高度民主、不愿承擔獨裁責任的國家領導人的也是采用“全民公決”的方式來決策、立法的。
馬克思主義從來不主張和支持暴力和暴政。但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武裝起來的人堅信階級分析和階級斗爭這個事實和真理。因為階級斗爭的客觀存在,事情往往是樹欲靜而風不止。階級社會的奴隸主階級、地主階級和資產階級,總是企圖實現和維護由他們對工農民眾進行剝削和壓迫的社會制度,不惜使用暴力,自然會認為實施暴政是 “合理”的。而處于被剝削被壓迫地位的奴隸、無地農民和工人階級,只有在他們懂得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以后,才會堅持奮起反抗,和剝削階級進行堅決的斗爭并努力奪取政權。
有了階級剝削和階級壓迫,也就是有了階級都斗爭。無產階級革命推翻了由統治階級的“合法”剝削和壓迫的社會制度以后,被推翻的統治階級就總是企圖復辟,對無產階級的革命和建設事業進行反抗和破壞,甚至不惜使用暴力手段。因此要實行無產階級專政,來防止他們的反抗和破壞。在他們使用暴力反抗和破壞的的時候,無產階級政權,只好以暴制暴,但這不是主動地使用暴力,因此不能叫做暴政。
所以應該對《當心民意表決成為多數人暴政》一文的險惡用心進行深入揭示和批駁,是因為該文有其對“民意”的獨特反動性、時效性和針對性。在少數“資改”復辟“精英”基本掌控了國家改革發展方向,實行少數人專政,已經引起全國民眾的共同憤概之時,到了應該揭露和清算少數精英對民眾實施殘酷專政,民眾的參與、知情、決策等基本權利基本喪失之時,不是鼓勵彰顯本來是大多數人意志民意和民心,卻提出一個別有用意的、要國人“當心多數人暴政”的命題,實際上是為少數精英治國吶喊助威,對“民心”、“民愿”和“民怨”的壓制,讓已經基本實現資本主義復辟的改革發展能夠更順利地向前推進。
本人不知時“評的”的欄目為何名曰“冰點時評”。“冰點“似乎與“熱點”、“焦點”反意,難道純粹是“別出心裁”?難道表明這個“時評欄目”特別“冷靜”。我看“時評”內容既非“熱點”、“焦點”更非冷靜思考的結果,只是十足的“浮萍”的“胡評”。.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