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楊恒均的良心在《阿凡達》里拎不清?
司馬平邦
楊恒均先生,我見過,在一次去韶山的“紅色活動”中,中國人向來是見“洋”都會高看一眼,楊先生有海外生活背景,所以,連這樣“赤裸裸”地紀念一個“獨裁者”毛澤東的活動,也會有人請他,讓他老先生有機會更加深刻地認清了這“獨裁者”更深刻的反動本質吧。
而我們這些“獨裁者的崇拜者”卻對毛澤東日益崇拜。
但這樣的矛盾不妨礙我們在另外的某些事上有類似的看法。
比如,我看到他最似寫了兩篇關于電影《阿凡達》的評論(《阿凡達》與伊拉克:寬容妥協還是“以暴易暴”、《阿凡達》,引領伊拉克人民抗擊美國侵略》),具體的內容,我鏈接上,大家可以自己去看。
生活在海外的楊先生視野畢竟還是有的,比國內那么多人只會借機把這部電影渲染成中國釘子戶反抗市政部門的寓言要有格局的多,楊恒均把《阿凡達》定義為隱喻了美國入侵伊拉克――這樣的主題我早已多次說過,我發現許多中國的評論者“不舍得”為這部美國電影揭開這層意思,是為美國諱吧,因為在他們心目中美國政府和美國軍隊怎么可能像電影中的RDA公司一樣天生做惡呢。
好了,曾經和你們一樣甚至比你們更贊賞美國的楊恒均先生也不得不承認在伊拉克戰爭中的美國政府和美國軍隊就是RDA公司的雇傭軍。
很奇怪的是,楊先生只將《阿凡達》和美國入侵伊拉克聯系,而又“不舍得”將其與美國入侵阿富汗聯系,其實,在這部電影里,導演隱喻了所有的西方人依峙強力侵略弱國的戰爭史和殖民史――否則這部電影也不可能在美國有這么大的轟動效應。
正如楊先生所言,他之前也是站在民主的立場上,激賞于美國整死了伊拉克的獨裁者薩達姆,“結果,我們看到的是,美軍侵入伊拉克之前,薩達姆的伊拉克充其量是一個邪惡的無賴國家,入侵伊拉克后,由于只依靠武力,而無多少溝通和妥協,結果反而把這個國家的相當一部分民眾逼成了恐怖分子(楊先生的話)”。
特別逗的是,《阿凡達》里來自地球的RDA公司雇傭軍與納美人的原始武裝之間的矛盾是你死我活的對立,而且是天生對立的,被派進納美人當臥底的“阿凡達”杰克·薩利(薩姆·沃辛頓飾)最初的目的并不是為了跟納美人做溝通和理解的思想政治工作,而是為了給RDA公司的雇傭軍找掠奪納美人寶藏的最佳途徑,偷資料,但在楊先生文章里,他還是要把美國人和伊拉克人之間的關系寄托于美國的良心發現,他在文章的結尾寫到:
說到溝通、妥協、寬容與和解,更多的是強者的責任和義務,美國人在過往的歷史中,在這方面做得并不差,可在伊拉克問題上,特別是在美國已經打贏了戰爭,并占領了伊拉克后,沒能向世人展示應有的溝通技巧以及寬容與妥協精神。奧巴馬如果真要解決伊拉克問題,不用增兵伊拉克,只需多派一些像《阿凡達》電影中的那個海軍陸戰隊杰克去臥底,去潛伏,去學習,去溝通,去和解……
美國人在還不全算“美國人”的時候,當他們還是一幫歐洲殖民者的時候,來到美洲大陸把印第安人屠個精光,所以,楊先生說“美國人在過往的歷史中,在這方面做得并不差”這句話是有問題的,是在為這個國家的原罪開脫,當然這不是楊先生一個人的錯,中國國內也有無數的知識分子如此在這個問題上說一半留一半,因為那才是美國這個國家的原教旨。
你想想,一個靠強者對弱者的殖民、屠殺和侵吞建立的美國――這是這個國家的國本之一,他們的后人們會真的在幾個世紀后再遇到這樣的事時,做到你所說的“多派一些像《阿凡達》電影中的那個海軍陸戰隊杰克去臥底,去潛伏,去學習,去溝通,去和解”嗎?
楊先生說美國軍隊在伊拉克的遭遇緣于“沒能向世人展示應有的溝通技巧及寬容與妥協精神”這一點說得真好笑,《阿凡達》里已經回答了,RDA公司到潘多拉星球的終極目的本來就不是“展示應有的溝通技巧及寬容與妥協精神”,而是掠奪資源,當強盜,你現在既不站在納美人的立場也不用站在伊拉克人的立場尚可能嘻嘻哈哈對著伊拉克人和納美人在實虛兩個空間里進行的血腥對血腥的反抗說什么寬容與妥協,是站著說活不腰疼罷了。
美國軍隊不同意你,反抗美國占領的伊拉克人不同意你,RDA公司的雇傭軍不同意你,反抗納美人也不同意你,因為你是站著說話的。
《阿凡達》根本就沒有在論討RDA公司侵略潘多拉星球這件事上還聯系到RDA公司身后到底是民主制度還是獨裁制度,詹姆斯·卡梅隆直接把一個侵略者定義為天生的惡者,如果你接受這部電影影射了美國對伊拉克的侵略,是不是也應接受在伊拉克的美軍就是一伙天生惡人這件事呢?
這部電影的高明之處在于,它在美國人和RDA公司的雇傭兵為了侵占屬于伊拉克人和納美人的地下寶藏而進兵的時候,就已把這些侵略者當仁不讓地定義為惡,所以,你看電影時,才會覺得那個背叛了RDA公司的海軍陸戰隊戰士杰克并不是叛徒,而是覺醒者,是人性的英雄,才會覺得他帶領外星球的人對自己同種族的軍隊大開殺戒,自相殘殺,也殺得痛快淋漓,一點兒沒有負罪感,因為強盜該死!
我真不明白,連美國的電影人自己都認為來到伊拉克的美國兵如RDA公司的雇傭兵一樣,只是為掠奪,是天生的惡人,為什么還有如楊先生這樣的海外華人和海內華人時不時地要為這些人和這些行為“諱”一下呢?
楊先生這次的良心發現值得贊賞,不過看得出來心中仍有糾結,也可以理解,一談到美國他就又民主地崇高起來,所以,總得拖個什么寬容和妥協的尾巴――每個良心發現而有棄暗投明意向的人,其實都是心有糾結的,《阿凡達》里的海軍陸戰隊員是才你和你們的終極榜樣――如果你做不到杰克這樣,也證明不了你是良心真的發現了。
楊先生,堅持良心總沒錯。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