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價值觀”誘導中國人進入思維誤區
吉安
2010年1月12日
一,美國價值觀,如何定義?人權?民主?自由?平等?美國國內歷來的黑奴、種族歧視、貧富不均、賄選、色情、毒品、黑社會、官商勾結;對外的武裝侵略、顛覆、不承擔環保義務等等,這些,有的表面看似有所改進,但其實并未完全根絕,有的甚至越來越遭糕,如何解釋?
二,美國經濟總體水平高于其它國家,美國人均收入高于其它國家,人均享受高于其它國家,但,這是另一層面的概念,并非什么價值觀。而這所謂高水平構成的本身,歷來所含很大的比例,是至今從未停過的對外掠奪,包括最近哥本哈根會議的例子。吉安指出的,美國在世界各地投放各種炸彈制造的戰爭碳,是世界碳排放的首惡問題,還沒有哪一個國家正式提出議題。
三,暫且先不談美國價值觀的定義或內涵。
四,把一個不甚清楚的“美國價值觀”的概念,看作世界的價值觀的標準,或看作中國應該遵照的價值觀標準,是錯誤的。
五,是違反“道可道,非常道”的。
六,外國也有“條條道路通羅馬”的說法。
七,絕非美國的道,就是所有其它國家都必須效法的道。
八,美國向世界推行所謂的美國價值觀,是真心想幫助全世界所有的國家走美國之道嗎?答案是否定的。
九,美國嚴格的移民政策說明什么?說明美國絕非想讓任何一個國家的任何一個人輕易地享受到美國的任何價值,這,倒是算得上“美國價值觀”的一條實實在在的定義。
十,美國卷入二次世界大戰之前,眾所周知,對外不問是非黑白,見人就賣軍火,是極端自私的,因為日本襲擊了珍珠港,美國被動地參加了二戰,站在了反法西斯陣營一邊,并不能說明,這,是美國的什么價值觀起到了什么主觀能動的主導作用。
十一,例如,美國在客觀上的確全方位地支援過中國的抗戰,甚至到后期不顧國共政治分歧,但這完全是出于美國自身戰略防御的需要,并非由于什么“美國的價值觀”起了主導作用。這,如同邱吉爾講過的一樣,為了消滅希特勒這個魔王,不惜下地獄聯合斯大林這個魔鬼(大意)。這也說明了美國西方,在為了自身利益的情況下,是沒有任何政治原則可言的。反過來講,美國西方的價值觀,最根本的,就是其自身利益。有必要指出,同時期內,中國的國共兩黨領導的堅苦卓絕的抗戰,毫無疑問地也支持了美國的戰略防御。中美之間是雙向的互相的支持。
十二,如果僅單方面地看美國支援中國的抗戰,并把這看做“美國價值觀”在中國的體現,就是片面的、不正確的。
十三,美國長期在世界范圍,包括在中國的反共,或所謂的反獨裁,或所謂的為了人權、民主、自由等等,其實,皆非為了推行“美國價值觀”,更非是為了其它任何國家人民的利益,而完全是為了美國的自身利益。例如,支持蔣介石打內戰、美國侵略朝鮮、侵略越南、打科索沃、打阿富汗、打伊拉克……。把戰爭及動亂強加給世界其它國家或地區,本身就是給這些國家和地區制造平民的傷亡、經濟的停頓、環境的污染、社會的動亂,還談什么為這些國家和地區帶來什么價值觀和利益呢?
十四,在中國沒有共產黨之前,美國就參加過八國聯軍侵略過中國;這同日本侵略蔣介石國民黨政權統治下的中國,政治性質完全一樣,與“反共”沒有絲毫關系。吉安多次指出過,有沒有共產黨,美國西方都不會放棄任何可能的機會侵略中國的。“反共”,只不過是美國西方,在中國由共產黨執政之后,用以侵略、顛覆中國的,可以很方便地使用的一個政治借口而已。也指出過,將來,如果共產黨不再當政,美國西方照樣還會找出種種借口侵略、顛覆中國的。
十五,美國在中國支持臺獨、藏獨、疆獨、民運,分裂中國,分裂中華民族、除了制約中國的發展,滯緩中國的經濟建設,難道中國還有任何什么可能,從臺獨、藏獨、疆獨的各種分裂活動中獲得任何什么利益,或實現什么“美國價值觀”嗎?
十六,一個人,即或不認同共產主義的概念及其理論,也并不等于就會與,或應該與,或必需要與所謂反共的“美國價值觀”或價值取向,天然而然地、或必然而然地一致。一個中國人,不認同中國共產黨執政中的許多弊病,諸如以權謀私、官商勾結、腐化腐敗、權利不受監督等等,甚至不認同共產主義的概念及其理論,當然完全可以站在中國利益的立場上,去認識、解決中國的各種問題,而絕無必要唯美國的馬首是瞻。
十七,不認同共產主義的概念及其理論,同時也不認同美國價值觀,這之間,并沒有任何邏輯矛盾。
十八,設若甲國有某個或某些意識概念錯誤;乙國否定甲國之錯誤概念,并不因此就可以證明乙國的所有意識概念全部正確,甲國的所有意識概念全部錯誤。換言之,不認同甲概念共產主義,當然同時也可以不認同乙概念美國價值觀,這,是毫無矛盾的邏輯思維。很簡單,因為,共產主義與美國價值觀這兩個概念之間,如同熊與狼之間一樣,一個人可以同時選擇都不喜歡,都不認同。這是因為,兩者之間并無非此既彼的絕對相對的邏輯關系。
十九,美國以不認同中國某些政治意識概念為由,明里暗里地采取各種手段挑動臺獨、藏獨、疆獨、民運等,對中國進行分裂、顛覆、甚至武力威脅,便是毫無文化道德和法理根基的、從思維到行為的錯誤。而美國這樣一些堅持數十年不改的明顯錯誤,又可以反證,美國絕非是真心想使中國接受美國的什么價值觀,諸如人權、民主、自由等概念,而是真心想使中國不斷遭受動亂,從而滯緩中國的發展,達到使美國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目的,顯見,美國的什么價值觀,只不過是美國遮掩為了美國利益的真實目的的一個幌子而已。吉安多次指出過,即或將來中國共產黨不再執政,美國西方依然會找到新的借口不斷地干涉、侵略、顛覆中國的。歷史上的八國聯軍,現實中的伊拉克、阿富汗等等,都是鐵例。
二十,中國的許多知識分子,在美國價值觀的幌子下,在人權、民主、自由等概念的誘導下,在對共產主義概念,及其對極左的批判,對中共執政各種詬病的批判時,很容易會偶合地走進一個可笑的思維誤區,既前述非此既彼,非共產主義既美國價值觀的誤區,從而失去區分中國利益與美國利益的基本能力,甚至失去保持中國人的立場的能力,而不顧中國利益遭到美國的任意的侵害,以那些似是而非的美國價值觀為理想,或自覺、或不自覺地站到了美國的立場上去了,自覺、不自覺地變成了美國利益的喉舌、成了中國利益的反對者。這樣的人,當前,可以以惡毒咒罵錢學森的王康為代表。
二十一,王康咒罵錢學森的一個主要理由,錢既食美國所退之庚子賠款,并受美國教育,便斷無返回中國,并做任何反對美國利益的事情,此為不知感恩,便為大逆不道,便該挨他王康所罵。可在咒罵錢之同時,王康卻可以熱情地、甚至肉麻地歌頌,按他的邏輯,同樣或更加應該挨罵的蔣介石。王康不會不知道蔣是食過日本之食,受過日本教育的人。按王康的邏輯,蔣絕不應該回到中國,只應該在日本盡忠,盡命,更不能做任何反對日本利益的事情,按王康的邏輯,不但回到了中國,而且竟然敢于抗日,蔣介石的罪行當然是大過了錢學森的,因此,是更應該挨王康罵的。但王康卻對蔣介石不罵反歌。由此,明顯出王康思維邏輯的極端混亂。其實,稍加分析,可以看出,對于同是吃了外國食的,同是回了中國的,同是不知感恩的,同是與原住國利益相悖的,王康卻可以在同時罵一個,歌另一個,此明顯的矛盾,其實是出于王康個人的價值觀的標準實在太離譜,王康個人的價值觀的唯一標準其實就是反共與否。凡反共的,王康便歌;反從共的,王康便罵。錢從共,則該罵;蔣反共,則該歌。什么吃了外國飯,就該在外國盡忠、盡命,則不過是王康自己都不尊重的一個幌子標準而已。
二十二,如上所述,中國人不認同共產主義,不認同中共執政的弊病,無非是中國的持不同政見者,完全可以從中國的利益出發,去考慮解決中國的各種問題,也完全沒有必要去認同美國的價值觀,或以美國的價值觀為世界唯一真理,或扯美國的價值觀的大旗當虎皮,來嚇唬、欺負中國的老百姓,來反對中國人民、民族和國家的利益。
二十三,王康的問題正是在于,把反共與美國的價值觀畫了絕對的等號,并認此為中國的最高利益,等于同時犯了雙重的思維錯誤。
二十四,以上,已經對這樣的思維錯誤作了分析和批判。其實,最應該挨王康罵的是王康自己。錢挨王康罵的原因,是因為吃了美國飯之后,棄美返華,不知報答美國之恩;而王康呢,一天美國飯都沒吃過,天天吃的都是中國飯,當然應該為中國盡忠、盡命,報答中國之恩。可他王康憑什么可以端著自己國家中國的飯碗,卻站在美國的立場上,為了維護美國的利益,替美國罵錢學森呢?君不見,王康在振振有辭地痛罵錢學森之時,不是十分弱智地恰恰在痛罵他自己嗎?難道王康吃了中國的飯,就可以不為中國盡忠、盡命,反過來,王康倒可以為美國盡忠、盡命嗎?錢學森雖然多年未吃自己國家中國的飯,仍然能返回報效自己的國家,造福王康在內的所有中國人,不比王康的情操高尚得多嗎。對比錢學森,王康難道還不知猥褻二字是何意嗎?
二十五,寫到這里,看到一則消息,一個中國人張磊,以感謝母校的名義,向美國耶魯大學捐贈了888萬美元。粗略分析,生于1972年,1998年留學美國,2005年返回中國,2010-1972=38年,2005-1998=7年,38-7=31年,張磊在中國吃了31年飯,在美國吃了7年飯,張磊對耶魯知道感恩捐款,不知他是否知道對培養他的中國人民大學感恩捐款?也不知道他對培養他的中學、小學、幼兒園、家鄉、父母是否知道感恩捐款?張磊從美國回到中國,在中國開公司賺到了錢,不知他對生于斯、長于斯、賺于斯的母國中國是否知道感恩捐款?看來,張磊是只知道對美國感恩的,而不知道更應該對中國感恩的。這,究竟是為什么呢?相信這就是與本文相關的又一例證,張磊,深深地陷入了“美國的價值觀”誘導的思維誤區。張磊的捐款,只能清楚地證明他個人的政治取向,什么感恩不感恩,不過是一個幌子而已。還有一條要講的,一個有關弱智的故事,吉安給它取個名字吧,叫作“最后一個包子”。一個人吃了7個包子,吃飽了講,吃了最后一個包子就吃飽了,早知道這樣,前面那6個包子不吃都可以飽了。張磊就是這樣的弱智,他講“耶魯管理學院改變了我的一生,這一點也不夸張”,便是把耶魯大學看作撐飽他肚子的那第7個包子,前面中國喂他的多少包子,在他看,都是原本可以不必吃的。張磊回應對他捐款的質疑的話,從頭到尾,充滿各種荒唐可笑的矛盾。這樣的人,也可以輕松地在中國賺到幾十億美元,只能說明,中國比美國,對張磊來講,實在是太寬容了,中國的價值觀,比美國的價值觀,不知要好到哪里去了,而張磊卻下意識地去作反向認識,把話完全顛倒過來講了。這,不是張磊的個人政治取向又是什么呢?吉安講過,政治,說白了,就是不問是非,不問青紅皂白地站邊,有如臺灣的選舉一樣,張磊與王康一樣,吃著中國的,賺著中國的,卻不問是非,不問青紅皂白地站到美國那一邊去了,這樣地站邊,就是被“美國價值觀”誘導入思維誤區之后的必然結果。
二十六,而從王康到張磊,從四幾年到七幾年,這三十多年,甚至更多年代中出生的人中,都有如此容易被美國價值觀誘導入思維誤區的,如前所述,這些人,皆為中國所生,中國所養,中國所教,怎么就會如此輕易地被美國價值觀誘導呢?除了這些人自身的弱智之外,其中究竟還有些什么原因,中國現在的共產黨的當權者們,難道不應該深思嗎?
二十七,道可道,非常道。
名詞之解:道,可理解為道理、道路。
道,雖可成道理,但任何道理皆非一成不變,皆非常理。
道,雖可成道路,但任何道路皆非一成不變,皆非常道。
動詞之解:道,可理解為說道。
道,雖可說道,但任何說道皆非一成不變。
道德經之首六字,相信老子的本意,是指人們對世界萬物的理解和認識是不斷地更新的,因此,世間任何已知的道理皆非一成不變的。吉安以為,這,就是“客學”的最基本的觀點,多次指出,所謂西方的“科學”理論,不論哪個學科,已知的理論,都不過是暫時的正確,都在,或都將被不斷否定或更新。
美國的價值觀,且不論其內涵或定義,即便有它在美國的合理性,亦出不了老子的“非常道”。一是,即便在美國,美國的價值觀,也不會永久不變,此為“非常道”之一。二是,美國的價值觀,雖以前乃至眼下適用于美國,但絕非適用于全世界所有的國家,此為“非常道”之二。
吉安提中國主義,并指出,只有中國主義具有永恒性。因為,中國主義不是其它任何主義,不以任何人的,不以馬克思、不以毛澤東的、不以孔子的,且不以任何已知的道理,當然,更不會以什么美國的價值觀,故步自封。中國主義可以包容古往今來中外一切好的道理,又不斷地推陳出新,中國主義的思維是永動的,中國主義的思維是不受時空限制的,因此是永恒的。
站在中國主義的高度,很容易看清“美國的價值觀”誘導人進入思維誤區的情況。當然,也很容易看清其它許許多多的人的思維誤區。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