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英九正把臺灣帶向深淵而不自知
——《社會主義繼續革命論》續一五二
王奇臻
2010-1-4
引言
本文是2007年9月12日,十七大召開前在烏有之鄉發表的文章《社會主義繼續革命論》和后來的一系列文章(最近一篇是《剖析房地產找找病根子》)的續篇,文章大多在烏有之鄉網站www.wyzxsx.com的《作者文集》中wqzwangqizhen名下。本文仍然以對話的形式寫出,“網友”不代表具體個人,特此說明。
一年多前馬英九上臺時民意支持度非常高,現在卻到了“為什麼批馬變成全民運動”成為文章標題的程度。這究竟是為什么?本文想分析一下,希望臺灣朋友能夠“救”馬英九從而救臺灣。文章不一定正確,也一定不全面,歡迎各位批評、指正、補充,特別歡迎善意的轉帖。如能得到你的支持將不勝榮幸。
關鍵字
|馬英九|臺獨|暗獨|ECFA|
標題
一、馬英九為什么威風掃地
二、為什么說臺獨道路走不通
三、馬英九正把臺灣帶向深淵而不自知
四、臺灣的前途會怎么樣
正文
一、馬英九為什么威風掃地
網友 先問一個熱點問題,據報道:
中評社北京1月1日電/據2010年1月1日出版的《環球時報》報道,中國海軍少將尹卓的海軍“補給點”提議被西方媒體解讀為中國要建海外“軍事基地”,言語之間對中國的力量充滿擔憂(《彭光謙:中國對海外補給點的需求是正大光明的》,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1-01 12:35:04)。
你有何評論?
作者 我國為了打擊海盜,維護海洋上的交通安全,在平等互利等國際關系準則基礎上建立“補給點”是光明磊落的正確行為,完全不要害怕霸權主義的攻擊。美國在海外有大約1000個海外軍事基地,連國內媒體都質疑其必要性。請看報道:
“中評社北京1月1日電/環球時報報道,美國‘外交政策聚焦’去年2月的一篇文章曾抱怨‘美國軍事基地太多了’;‘在當前經濟危機時期,應該問一問是否美國能夠負擔得起大約1000個海外軍事基地。這是世界歷史上最多的’”(《美國雜誌抱怨美國海外軍事基地過多》,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1-01 12:47:19)。在這種情況下卻渲染我國合理合法的“補給點”,不是“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的霸權主義嗎?我們怎么能屈服呢?不僅不能屈服,而且要更快更多地建,一定要“外儒內毛”,原則問題毫不讓步。千萬不能按照居心叵測者的意愿捆住自己的手腳。在也門局勢現在變得十分危險之際更要極端重視海上通道安全問題!
網友 下面言歸正傳,馬英九清廉得無可挑剔,為什么一年多后的現在卻威風掃地?是不是清廉出了問題?
作者 不是,是因為他一個錯誤接著一個錯誤地犯。
網友 請舉例說明。
作者 好。第一個錯誤,上臺后重用綠營人士,引起藍營人士不滿。例如非常重要的陸委會主委使用賴幸媛。結果“藍營壓抑已久的對馬不滿終于全面爆發。榮譽主席連戰用兩聲干笑評價這個人事案,江丙坤說事先毫不知情,國民黨中央的電話被黨員打爆了,邱毅、蔣孝嚴等一大批國民黨骨干直指馬英九鼻梁骨,大陸臺商正串聯向馬英九討回選票,島內選民電話打到報社說自己將票投給馬英九是個錯誤,臺灣股市應聲下挫,最受苦的還是島內環衛工人,遍地都是跌落地下的眼鏡碎片。黨主席吳伯雄對馬的愛護眾所周知,但這一次,黨中央并不制止黨員對馬英九的炮轟,黨中央的態度已經很清楚。”(《馬英九與國民黨驚現大裂變?》,夏河年,烏有之鄉,2008-5-2)
網友 我當初就奇怪,為什么這么重要的崗位使用綠營人士,你能解釋一下嗎?
作者 因為馬英九希望用綠營人士來為他的“不統”的大目標服務。
第二個錯誤,幻想做全民的總統,刻意討好綠營群眾,結果引起藍營群眾不滿。后果在這次縣市長選舉中表現出來了,馬英九吃了苦頭。
第三個錯誤,希望用美日的力量抵抗中國大陸的力量,如大肆購買軍火,這次美牛問題等。
網友 我插一句,現在軍火清單據說放在奧巴馬的桌子上,可能不久就要批準。為什么兩岸關系這么緩和了,馬英九還要花大量金錢購買武器?
作者 馬英九是個“小事清楚,大事糊涂”的人。他以為美國能夠靠得住,幫助他實現“不統”的目標。購買武器等實際上是向美國獻媚,反對祖國統一。
網友 對馬英九購買武器行為,我國應該有什么反應?
作者 我國應該有強烈的反應,因為這說明他想永遠保持祖國分裂局面。僅僅對美國有強烈反應是不夠的,對臺灣更應該要有強烈反應。沒有強烈反應,不告訴臺灣人民購買武器意味著什么,那么對臺灣非常有害。按照我國的《反分裂國家法》第八條:“或者和平統一的可能性完全喪失,國家得采取非和平方式及其他必要措施,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也就是說,購買武器就意味著拒絕祖國統一,所以我國武力統一必然提到臺面上來。購買武器實質上就是向大陸挑釁,完全證明馬英九是“大事糊涂”。
第四個錯誤,在臺灣參加北京奧運會代表團名稱上鬧別扭。“臺海網7月18日訊 臺灣‘行政院體育委員會主委’戴遐齡24日指出,若奧運主辦方在北京奧運賽會中使用‘中國臺北’稱呼臺灣,‘中華臺北’代表團當然會退賽”(《奧運若稱“中國臺北”,臺體委會揚言退賽》,http://www.huanqiu.com )。此事雖然以大陸妥協讓步而告終,但是馬英九毫無道理,因為從英文原文看,“中國臺北”比“中華臺北”翻譯得更準確。
第五個錯誤,劉兆玄處理災害不力,馬英九因優柔寡斷而不能及時切割,故群眾就將怨恨全對著馬英九了。據報道:“臺海網9月22日訊 從先前劉兆玄勘災屢遭質疑,以及國民黨基層座談會里,黨籍基層民代猛轟馬無能,要求‘內閣’改組,再到馬英九昨天到廬山勘災時,黨籍鄉代表怒嗆作秀,顯見國民黨基層已陷入集體焦慮;馬的光環迅速褪色,滿意度跌破三成,對其未來施政的開展相當不利。”(《藍營基層怒火中燒 馬英九內憂甚于外患》,http://www.huanqiu.com ,2008-09-22 10:45)
第六個錯誤,進口美國帶骨牛肉問題。為了討好美國,馬英九悄悄地與美國達成協議,允許有危險的美國牛肉進口,結果引起全民不分藍綠的強烈批判,成為縣市長選舉失敗的主要原因之一。這個問題的根子實際上在于馬英九想通過美國保持“不統”的兒皇帝局面。
網友 說到選舉失敗,有人說是因為兩岸交流步伐太快,你怎么看?
作者 這是錯誤的看法,因為屢次民調都證明,大多數群眾是希望加強交流的。失敗的原因是藍營群眾不滿馬英九的路線。請看報道:
“中評社快評/吳敦義接受聯合報訪問時指出,相較四年前的縣市長選舉,這次有三十六萬選民沒有強烈動機出來支持國民黨,使得國民黨得票不盡理想,有檢討必要;但這些選民也不願支持民進黨,未來執政黨仍有努力空間。”(《快評:三十六萬選民沒有出來,需深刻檢討》,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12-08 00:01:16)。
“馬英九靠藍營當選,但是他從不感謝藍營,反而從當選至今處處討好綠營,作為反對派的民進黨反對政府政策天經地義,但馬英九卻一味討好,不敢鬥爭,這是方向性的錯誤。”(《馬英九討好綠營 方向錯誤才是失敗根源》,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2010-01-01 13:37:27,作者:HONGYU JIANG California,USA Engineer)。
這些看法是正確的,馬英九的路線錯誤使他成為眾矢之的,甚至報道的標題竟然成為“為什麼批馬變成全民運動?”(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1-01 08:15:34)。美牛問題現在仍然在繼續發酵,搞得馬英九是賠了夫人又折兵,里外不是人。請看報道:
“環球網記者高琿報道 為避免臺美關系生變,馬英九日前決定由‘行政’、‘立法’兩院合組代表團赴美針對美國牛肉進入臺灣問題進行溝通。這項決定引發藍綠‘立委’集體不滿,質疑馬英九難道和陳水扁一樣是‘美國軍政府在臺代理人’”。
此舉也讓民進黨逮到了馬英九的‘小辮子’。馬當局在‘立法院’還未完成修法時就急著派員前往美國,綠營質疑,難道這印證了陳水扁曾說的自己是‘美國軍政府在臺代理人’。扁只是用嘴說,而馬則是用行動證明!”(《臺政界質疑馬英九和扁一樣是“美國在臺代理人”》,http://www.huanqiu.com,2010-01-01 10:34)
網友 你認為馬英九屢犯錯誤的根源是什么?
作者 是“不統不獨不武”的路線造成的。在馬英九上臺前的2008年5月10日,我寫了一篇文章《如何逼馬英九走向正確的方向?》,里面說:
“二、臺灣問題非常棘手
網 友: 言歸正傳,現在說一件大事。如果不出意外,再過十天,馬英九就要上臺了。有人說中國統一有希望了,你同意嗎?
作 者: 我不同意。相反,我認為非常棘手。為什么呢?因為馬英九的理念是‘任何損及臺灣的主權、利益、尊嚴的作法,絕不接受’、‘臺灣必須需要一定的國際空間’等。上述公開講話已經清楚表明了馬英九的‘一中各表’立場,實際就是‘一國兩府’的臺獨立場。只不過與以前陳水扁相比,改‘明’為‘暗’,改‘急’為‘緩’而已。現在他任命代表李登輝路線的賴幸媛任臺灣陸委會主委,顯然不是偶然的。賴幸媛說:未來的兩岸政策將是‘不統、不獨、不武’,維持‘中華民國、臺灣’的現狀,在這一點她與馬英九想法是一致的。誰都知道,從邏輯上說,作為一個國家的穩定狀態或者是統一(一個中央政府),或者是分裂(多于一個中央政府),即部分地區獨立出來,不存在不統、不獨的穩定狀態。現在的不統、不獨現狀只是表明還處于‘內戰’沒有結束的停火狀態,根本不是穩定狀態。馬英九希望停火變成永遠的,實際上就是兩國論。包括臺灣人民在內的全中國人民決不會答應。我們今后的中心任務就是反對維持不統、不獨的現狀。
網 友: 陳水扁搞‘明獨’,我們因為長期右傾,失去了統一的好機會。現在馬英九搞‘暗獨’我們該如何辦?
作 者: 非常棘手,處理不好就會不自覺地承認‘一國兩府’。從歷史上看,和平統一是沒有事實支持的。例如鄭成功1661年收復臺灣就是武力驅逐荷蘭軍隊。1683年(清康熙二十二年),清政府也是依靠武力進攻臺灣,鄭克爽才率眾歸順。”
馬英九上臺至今的事實說明,我的判斷是正確的,他的暗獨立場十分堅定,屢犯錯誤的根源也是這個暗獨立場。
二、為什么說臺獨道路走不通
網友 臺獨道路走得通嗎?
作者 走不通,馬英九大事糊涂主要表現在他認識不到這一點。
網友 為什么說走不通?
作者 臺灣的地理位置決定了與大陸是一體。歷史上臺灣一直屬于大陸政府管理。后來被日本統治了一段時間,日本投降后臺灣便又回歸了祖國。所以臺灣本身從來就沒有長期獨立過。正如吳敦義所說:“臺灣要統人家沒能力,被統不願意,搞獨立沒本事,搞了內部分裂,外部也有危機,只有不負責任者或白癡,才會覺得應該搞一個‘獨立國’”(《吳敦義:白癡才會搞獨立》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12-09 08:54:11)。
網友 過去沒有獨立過,不等于現在就不能獨立,所以你應該說明獨立的必要和充分條件是什么,臺灣滿足不滿足這些條件,這樣才能說服人。
作者 好。臺灣要獨立的必要條件是:第一,本地有占統治地位的鬧獨立的力量,即不惜一切代價,包括產生生靈涂炭的戰爭,也要獨立。現在臺灣人民愿意這樣嗎?如果愿意,在李登輝加陳水扁統治的20年里早就宣告獨立了。
網友 這個必要條件是不是充分條件呢?
作者 不是,還必須大陸允許獨立,不用武力干涉臺灣獨立,而這一點現在因為有《反分裂國家法》,基本上此條件是不存在的。第二,外部有強大的力量入侵,而中國又因為政府腐朽等不敢抗拒或者無力抗拒,承認侵略結果,如日本侵略占領臺灣的情況。現在日本還敢侵略臺灣嗎?
網友 日本是不敢,可是還有美國呢?
作者 美國也同樣不敢公開與中國正面打仗,這一點已經在李登輝加陳水扁統治的20年中一再得到了證明。因為臺灣不是美國的核心利益,美國沒有必要為臺灣作犧牲。連陳水扁都很清楚這一點,他說:“正名制憲,做不到就是做不到。李登輝做不到,我也做不到,不要自欺欺人”。從這一點看,馬英九比陳水扁笨,因為陳水扁知道做不到,而馬英九卻認為暗獨做得到。第三,中國被漢奸買辦洋奴賣國賊掌權,他們愿意當美國的兒皇帝。或者他們把國家搞得四分五裂,沒有力量阻止臺灣獨立。
網友 如果出現這種情況臺灣會不會真的獨立?
作者 如果這樣,首先漢奸買辦洋奴賣國賊當然會被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遺臭萬年,其次臺灣仍然不可能永久獨立,因為中國的愛國者、無產階級革命者一定會重新奪取政權,然后完成解放臺灣的歷史使命。所以從現在的情況看,臺灣獨立是假命題,不可能實現。其實全世界都知道臺獨是不可能實現的,馬英九的“不統不獨”也是長不了的。環球網12月31日報道的《美國世界日報》28日的社論指出,“李登輝加陳水扁玩了20年不敢臺獨,馬英九大概只能堅持四年‘不統不獨’,統獨之爭也漸見變形。”我想加一句,馬英九這樣玩下去,國民黨和臺灣都會被他玩完!
三、馬英九正把臺灣帶向深淵而不自知
網友 李登輝和陳水扁搞臺獨以失敗告終,馬英九搞暗獨能夠成功嗎?
作者 是不可能的。馬英九只有搞統一一條光明之路,否則必定會遺臭萬年。我在去年11月5日寫了一篇文章《馬英九是做中華民族的英雄還是歷史罪人》,幾個大標題列在下面,對論述感興趣者請看我的文集。
一、臺灣問題是中華復興路上的攔路虎、絆腳石
二、反對和平統一必然導致武力統一
三、武力統一時馬英九是中華民族的歷史罪人
四、臺灣獨立時馬英九仍然是中華民族的歷史罪人
五、馬英九完全可能成為中華民族的英雄
網友 馬英九死抱住“不統不獨不武”的錯誤路線不放,正把臺灣帶向深淵而不自知。
作者 是的。馬英九上臺后一直朝暗獨的方向走,企圖以獨立國家的身份參與國際活動,在這方面我國路線錯誤的政府也缺少警惕,實際上助長了馬英九的幻想,傳達了容忍“不統”的錯誤信息,客觀上幫助了獨派,十分有害。如奧運會問題(參見我2008年7月25日的文章《“中國臺北”和“中華臺北”之爭的實質是什么?》)、臺灣參加世衛組織問題(參見我2009年4月14日的文章《臺灣參加世衛和千里之堤潰于蟻穴》、高雄世運會問題(參見我2009年7月18日的文章《關于世界運動會問題上的重大錯誤》)等。
網友 除了上面的幾件事之外,你說“馬英九上臺后一直朝暗獨的方向走,企圖以獨立國家的身份參與國際活動”,還有根據嗎?
作者 有。請看報道:
“環球網記者高琿報道,據臺灣媒體20日披露,《公民及政治權利國際公約》、《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臺當局5月曾意圖通過其他國家將‘批準書’送至聯合國存放,聯合國以‘一個中國’的原則為由拒絕。據臺媒報道,聯合國秘書處回函表示,依聯合國2758號決議文,‘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代表為中國在聯合國內之唯一合法代表’,因此不接受存放臺灣兩公約的‘批準書’。報道說,2007年在民進黨‘執政’時期,臺灣曾將《消除對婦女一切形式歧視公約》‘批準書’送件至聯合國存放,聯合國就依照‘一中原則’將其退回”(《臺當局密謀遞《公約》,聯合國以“一中”拒絕》,http://www.huanqiu.com,2009-11-20 08:22)。你看馬英九不是與陳水扁一樣嗎?這樣想投機的小動作沒有斷過。再舉一個例子:
“中評社臺北1月1日電(記者 康子仁)第4次江陳會落幕,明年在大陸舉行的第5次江陳會,ECFA議題即將登場,擔任馬政府‘國策顧問’的臺灣大學心理系教授黃光國表示,如果不先簽訂和平協議,確定兩岸的政治地位,未來包括‘租稅協議’和ECFA要怎麼簽?臺灣要如何參加‘東協加N’?黃光國指出,如果在可預見的將來,國民黨和民進黨在‘主權’問題上還是打泥巴戰,不拿出自己的兩岸策略,未來面對大陸的叫陣,與其政治談判的時候‘臺灣必敗’,所以不管是執政黨或在野黨,應該儘速拿出自己的兩岸政策,否則對臺灣人民非常不利。黃光國說,2009年12月16日,‘臺灣東南亞國家協會研究中心’舉行開幕典禮暨研討會。馬英九致詞時表示,臺灣是亞太地區除了朝鮮之外,唯一沒有和其它國家簽訂FTA的,臺灣必須更努力在這波區域經濟整合的大趨勢下,參與其中,以免被進一步的孤立或邊緣化。臺灣除了要與大陸簽定研擬中ECFA外,也非常渴望與東南亞各國簽定自由貿易協定(FTA),東協何不考慮將‘東協加三’(中、日、韓)改為‘東協加四’。黃光國表示,研討會後,馬來西亞前外交部長、現任國會議員丹斯里賽哈密,對於馬英九希望參與東協整合的意願作出回應,強調東協加三是以主權國家的關係作為基礎,臺灣若要參與東協整合,需要先處理主權的問題。所以‘要改變臺灣和東協的關係,就要改變臺灣和大陸的關係’,東協將密切注意臺灣與中國大陸未來的整合趨勢和發展。黃光國認為,丹斯里賽哈密一語道破了馬政府避談主權議題所面臨的窘境。俗話說,逃得了一時,逃不了一世,馬英九現在不談,2010年的五都選舉,以及2012年涉及政權輪替的‘總統’與‘立委’選舉,民進黨就不會拿主權議題作選戰題材嗎?”(《黃光國:和平協議不簽 怎麼簽ECFA?》,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1-01 01:04:38)
網友 上面的例子除了證明想投機之外,不是也說明現在臺灣的有識之士已經認識到馬英九的路線是錯誤的,走不通的嗎?例如上面的話:“俗話說,逃得了一時,逃不了一世,馬英九現在不談,2010年的五都選舉,以及2012年涉及政權輪替的‘總統’與‘立委’選舉,民進黨就不會拿主權議題作選戰題材嗎?”。
作者 是的,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馬英九的路線有危險。請再看如下報道:
“中評社臺北1月1日電/《中國時報》駐華府資深特派員傅建中今天在中時發表文章指出,過去一年馬英九的聲望急遽下跌,尤其經歷了八八水災和最近的美牛風波後,幾乎到了人人皆曰可殺的地步。馬是否真到了如此不可救藥的境地?未必,但他的領導風格必須做些根本性的改變,則是刻不容緩之圖。否則,他會繼續向下沉淪。至於兩岸關係,馬似乎對自己的建樹和雙方關係的改善感到滿意,但傅指出,大多數的臺灣人民對未來仍有很大的不確定感(uncertainty)”(《傅建中:馬英九須把握時機 否則一事無成》,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1-01 09:03:05)。
“環球網記者高琿報道 政論家南方朔繼批馬英九‘像崇禎皇帝’后又罵馬英九無能”(《馬英九:兩岸關系就像賭博 我決定賭一把》,http://www.huanqiu.com,2010-01-01 08:32)。
“南方朔批評馬英九最重的,主要是馬處理兩岸問題的立場和手法,‘沒智慧、沒能力、沒本事’。近日,馬英九重申所謂的‘不統、不獨、不武’,兩岸深層次問題將繼續拖下去。南方朔的苦諫,看來只換來馬英九一句虛心受教,一切將照舊”(《快評:南方朔諫馬 僅換來一句虛心受教》,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1-03 01:55:32)。
郁慕明“認為,兩岸路線明確,才能鞏固支持者的力量,馬英九在這次選舉當中不在乎友黨,友黨也不像08年‘總統’大選為藍營出力,再加上國民黨自己分裂,馬這次若有警覺,未來應該要尊重友黨以及大陸的善意,明確凝聚兩岸政策的方向”(《郁慕明:兩岸路線明確才能鞏固力量》,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12-08 00:13:09)。
“中評社快評/兩岸統合學會舉辦‘2009年兩岸關係總檢討與未來展望’研討會,兩岸統合學會理事長、臺灣大學政治系教授張亞中代表兩岸統合學會,向國民黨、民進黨下戰帖,就有關兩岸論述進行辯論。張亞中分析,由於政府沒有兩岸關係的大方向,無法面對在野黨隨機式的質疑與挑戰;方向茫然、執政無能的氣氛也使得泛藍選民逐漸冷卻對國民黨的支持,馬英九已從神壇步下凡塵、‘五都’選舉也將開打,這些都讓2010年的兩岸關係充滿變數。”(《快評:張亞中力挑藍綠 鋒芒不可擋》,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2010-01-02 00:10:12)。
網友 既然很多有識之士都認識到兩岸問題的嚴重性,那么馬英九認識到了嗎?
作者 完全沒有。請看報道:
“馬英九日前接受德國之音訪問,只為了十年或數十年一字之差,還要透過對旅美教授楊力宇的訪問大力澄清,說是統一在臺灣沒有市場。換而言之,不但臺獨是個選項,統一也成了可有可無的假議題,主張‘國家’統一、民族復興在臺灣輕則成了食古不化,重則成了罪過禁忌,看來馬政府是不會採取積極、有效的措施,來追求這個近代中國知識分子、廣大民眾共同努力追求的理想。”(《蔡逸儒:和平分裂量變到質變 杞人憂天?》,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2010-01-02 11:07:46)
網友 最近馬英九自己是怎么說的?
作者 仍然證明絲毫沒有認識,請看報道:
“馬英九1月1日以《改革、奮斗、臺灣再起》為題發表元旦致詞。兩岸關系是祝詞主軸。他強調,不會一廂情愿的將‘對外關系’完全寄托于兩岸關系的發展。而是掌握平衡,兩岸和國際相輔相成。馬英九指出,兩岸政策必須受到臺灣‘國會’和輿論的監督,向臺灣民眾負責。臺當局一定虛心聽取各界對兩岸協議的意見,加強與‘在野黨’和民眾的溝通,尋求共識,爭取支持。”(《馬英九元旦致辭 對外關系 不一廂情愿寄望兩岸》,http://www.huanqiu.com,2010-01-01 11:53)
領袖這樣媚俗,這樣沒有魄力,這樣堅持錯誤,這樣在中美日之間游走,兩岸關系會有實質進步嗎?會和平統一嗎?完全不可能。
四、臺灣的前途會怎么樣
網友 看來兩岸關系沒有辦法進步了?
作者 大陸已經無法繼續讓步了,實際上正如我多次批評的那樣,讓步已經過度了。臺灣中國文化大學教授蔡逸儒的水平很高,他的文章也說明了這個問題,請看:
“馬英九日前接受德國之音訪問,只為了十年或數十年一字之差,還要透過對旅美教授楊力宇的訪問大力澄清,說是統一在臺灣沒有市場。換而言之,不但臺獨是個選項,統一也成了可有可無的假議題,主張‘國家’統一、民族復興在臺灣輕則成了食古不化,重則成了罪過禁忌,看來馬政府是不會採取積極、有效的措施,來追求這個近代中國知識分子、廣大民眾共同努力追求的理想。
大陸在逐漸退縮?
談完了臺灣,再說中國大陸。北京歷來一向堅持‘國家’統一、一中立場,這既是理想,也是原則。表面看來,北京立場一以貫之,但實務上,中國又有許多的政策調整。講好聽點,大陸是既有原則的堅定性,也有策略的靈活性;講難聽點,誰又能夠保證,在這個與時俱進的過程中,北京不知不覺地由最初的調整而最後放棄了某些堅持?不知這會不會也變成不隨人的主觀意志而轉移的歷史必然?
回顧過去一年多的歷程,大陸為了爭取臺灣民心,為了把握機遇,表面雖然並未放棄統一的理想、一中的原則,但一中原則已改成了一中架構,和平統一變成了和平發展,臺灣要國際空間,就同意臺灣參加WHA,連戰也出席了APEC,外交休兵也在實踐之中予以落實,臺灣要的經濟實利,只要能配合的,大陸卯足全力加以促成,連ECFA也不在話下,就怕一不小心刺激了臺灣民意。
如果說北京一路讓步,不斷展現善意,但看看得到何種回應?達賴來了,熱比婭電影播了,雖說這些賬不能算到馬英九政府頭上,但馬政府對胡六條迄今未見正面回應,對於政治對話也一再以時機不夠成熟,開出各式各樣的條件和前提,加以推拖搪塞。更重要的是,馬政府對臺灣社會的統獨對立並未拿出具體對策方案,整個臺灣主張統一的民意不但沒有上升,反有下降的趨勢,民意並未改變。
就如大陸學者所說,‘國家’統一如果沒有臺灣民意的支持,統一將不易實現;臺灣追求獨立,如果沒有北京的同意,獨立也只是一個幻想。話是不錯,但臺灣獨立建國對內的主客觀條件其實都已齊備,如今臺灣不敢宣布法理獨立的主要考量除了有戰爭威脅之外,就是國際社會不願接受。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如果主政者無意、也無能改變社會認知,臺灣社會必然仍將繼續往異化的方向發展。
臺灣媒體日前報道,解放軍將領羅援曾經表示,馬英九的三不政策(不統、不獨、不武)就是和平分裂。後來他澄清說,談話內容被人扭曲、跳接,長期維持現狀才是和平分裂。而上海東亞所所長章念馳也有謂,馬英九不會出賣臺灣,不搞臺獨,但也不會成就統一。在許多人看來,兩人評論並非完全沒有道理。誰能保證和平發展必然走向和平統一,而不會像民進黨所堅持的走向和平分裂?
看來,中國大陸方面目前只要維持現狀,只要抓住機遇,只要和平發展,只要臺北不要惹事,只要臺北不要宣布法理臺獨,其他一切都好商量,都能容忍,而且還美其名為與時俱進,把握戰略高度。只不知這是不是也是一個思想和行動由量變到質變的發展過程?是不是也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臺北的過去與現在會不會也成為北京未來的鏡子?希望這一切都只是杞人憂天罷了。”(《蔡逸儒:和平分裂量變到質變 杞人憂天?》,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2010-01-02 11:07:46)
網友 真是憂國憂民,股肱之臣,真知灼見,肺腑之言啊!
作者 是的,只有抓住臺獨的軟肋,堅持聯合國2758號決議的一個中國的原則和《反分裂國家法》不放棄武力的原則,中華統一才能實現;放棄原則,必然后患無窮。
網友 有沒有因堅持原則而成功的例子?
作者 有。請看報道:
“環球網記者高琿報道 哥本哈根全球氣候變遷會議12月7日將在丹麥舉行,臺灣工研院以臺灣研究機構身份參加,在申請國家部分登記為‘PRC’(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中華人民共和國)。據臺媒報道,臺灣目前有三個單位以‘中國’名義參與這項會議,分別為臺灣工研院、臺灣環境質量文教基金會及臺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報道稱,臺灣環保聯盟學術委員徐光蓉指出,類似氣候變遷會議的場合很適宜分享經驗及技術,卻因為名稱‘政治議題’,使臺灣發聲困難重重。臺灣長期以來僅能以‘非政府組織’觀察員身分參加各種全球氣候變遷會議,無法參與閉門會議,只能參加一些周邊活動。而這次出席哥本哈根會議臺灣代表將發表正式演講。”(《臺灣機構以“中國”身份參加全球氣候大會》,http://www.huanqiu.com,2009-12-01 07:59)。這應該成為今后的判例。
網友 在“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問題上應該怎樣處理?
作者 關于這一點,我在去年11月5日的文章《馬英九是做中華民族的英雄還是歷史罪人》中進行了詳細的分析,感興趣者可看我的文集。簡而言之,與香港類似的臺灣一定要在一個中國的名義下參與,絕對不能允許以單獨國家的名義與其他國家打交道。
網友 那樣“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可能就簽不成了。
作者 馬英九愿意毀滅臺灣,我們也沒有辦法;但是絕對不能有婦人之仁,放棄一個中國原則,因為那樣后果不堪設想。
網友 我還是希望和平統一,怎樣才能實現最理想的和平統一呢?
作者 第一,共產黨的路線要正確,社會主義制度要完善,這個我已經呼吁了兩年多了。臺灣問題和其他問題一樣,只有解決了路線問題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第二,要認識到有沒有能力武力統一是能夠不能夠實現和平統一的關鍵。不漂亮地用武力解決天津,就不可能有北京的和平統一。所以我國必須毫不松懈地抓國防科技建設,用毛澤東思想武裝軍隊,牢記備戰備荒為人民。第三,要千方百計地削弱臺獨的支柱美國和日本,不替它們輸血,使它們想支持臺獨也沒有足夠的決心和力量。第四,大陸內部要穩定好,使人民怨氣比較少,能夠同仇敵愾。第五,對馬英九要堅持原則不讓步,枝節不糾纏。第六,公開地全力地支持島內主張統一的力量,努力幫助其整合成藍綠之外的第三勢力,打擊明的暗的臺獨勢力。對臺商也是一樣,高度重視其在統一問題上的立場,目的是盡量切斷明獨暗獨的財源。政黨沒有錢就鬧不長久了。第七,要對臺灣人民下功夫,千方百計讓臺灣人民明白:統一對臺灣人民最有利;統一是不可抗拒的,臺灣獨立是不可能的;如果不走向和平統一,就必然會導致武力統一情況的發生。第八,在國際關系上,堅決擠壓臺灣的空間,使臺灣獨立的幻想無法繼續下去。如果采取這樣一系列措施或者其他類似的措施,和平統一將指日可待。
世界正處于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決戰的偉大時期,中國糾正錯誤路線就會像當時的延安。生在這一偉大時期是我們的幸運。不要因為沒有趕上革命戰爭而懊惱,因為現在全世界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的生死搏斗的戰爭正在繼續,而且戰斗到了決定勝負的關鍵時期。在中國的兩條路線的斗爭,不僅事關中國的前途命運,而且必定會影響到世界革命。所以,全世界無產階級的優秀代表都來支持中國的無產階級革命吧!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
一個人,如果只為個人生活好些雖然無可指責,但是當你決心為大多數人的利益而奮斗時,你就成為“一個高尚的人,一個純粹的人,一個有道德的人,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一個有益于人民的人。”
退休教師 王奇臻
E-mail電子郵件:wqzwqz666666@sina.Com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