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一下毛澤東到底犯了什么錯誤
宋公明
毛澤東犯了什么錯誤?如果說因為他是主席,所以下面發生的所有問題,他都有責任。那么這個說法是不是對所有的領導人都適用?今天社會上所發生的問題,是不是都是現任領導人的錯誤?所以看問題不能太簡單化絕對化。
看毛澤東是否犯了錯誤,只能看他自己的行為,而不能把別人的行為強加在他的頭上。領導是領導的責任,下面有下面的責任,各有各的帳。如果要說別人的行為是他指使的,允許的,那要有證據證明才行。
毛澤東首先是思想家和理論家。如果他的思想和理論是錯誤的,那么這個責任當然是他的。然而我們知道,他的一系列光輝思想,如槍桿子里面出政權,農村包圍城市,人民戰爭,等等,都是經過實踐證明是正確,并取得了偉大的勝利。他的思想又是他本人用一系列理論著作加論述和闡明的。他的《矛盾論》,《實踐論》等光輝著作,是在馬列主義的基礎上對客觀規律的深刻認識和揭示,并且一再為科學實踐和社會實踐所證明。所以作為思想家和理論家,他并沒有錯誤。他創立的毛澤東思想是人類智慧的又一個高峰。有人說毛澤東思想是集體智慧的結晶,于是自己也分享一點毛澤東思想的功勞,如果毛澤思想是錯誤的,誰會去分擔一部分錯誤的責任呢?
毛澤東又是戰略家和統帥。那么在戰略和決策上,他有沒有錯誤呢?縱觀毛澤東的一生,他做出了多少重大戰略決策?恐怕很難統計了。但是中國革命的勝利,正是由于他的正確戰略決策而取得的。例如是否出兵朝鮮,是個非常艱難的決策。這個決策對不對呢?恐怕只有混帳王八蛋才會說不對。當然,戰略決策的正確,還要有人來貫徹執行才行,毛澤東本人不能親自上前線,而前錢能否打贏,是前線官兵的事。出兵朝鮮的正確決策,加上用毛澤東思想武裝起來的人民軍隊,運用了毛澤東的戰略戰術,發揚了毛澤東樹立的不怕苦不怕死革命精神,加上全國全世界人民的支持,所以才取得了勝利,而且是軍事、政治、經濟、外交等全面的勝利。毛澤東在指揮三大戰役時,是從戰略上掌控全局,對前線下達的是作戰方針,具體作戰的布署要靠下面來完成。在戰略決策上如果有錯誤,當然是毛澤東和中央負責,但是如果在具體貫徹執行中有錯誤,那就應當由下面負責,就是各有各的帳。由于毛澤東早已在軍隊中注入了毛澤東思想的靈魂,所以戰略決策總是能得到理解和很好的貫徹。這種從思想理論、戰略決策到貫徹執行一體化的現象,在人類歷史上是極為罕見的。
現在,對毛澤東在民主革命時期的非議不多,因為中國革命的勝利明擺在那里,是否定不了的。說得多的是所謂毛澤東晚年犯了錯誤,無非是指反右,大躍進,特別是文化大革命。
在建國后毛澤東所做的重大決策,如搞兩彈一星,炮打金門,乒乓外交,中印之戰,越南戰爭,珍寶島之戰,南海之戰,等等,都是載入史冊的精彩大手筆。那么與此同時在其他方面的決策難道錯了嗎?反右斗爭的決策是對的,但是在執行中有擴大化,這是執行的問題,不是決策的問題。同樣,大躍進也是在執行中有人刮五風,而且屢教不改,以至于造成嚴重后果。62年七千人大會上,毛澤東主動檢討,但是他也說了,各有各的帳。這筆帳,總是要算的。某些以實干家自居又處于第一線的人,恐怕難辭其咎吧?那么如何來看待文革呢?這也要把決策和實際執行分開來看。文革的綱領五一六通知說得很明白,是為了整黨內的走資派。如果黨內沒有走資派或是就應當有走資派,那么發動文革就是錯的。如果黨內確實有走資派呢?那么就是對的。到底有沒有?到底該不該有?歷史已經并將繼續做出回答。至于文革在實際執行中確實出現了很多弊端,那也是各有各的帳,誰干了壞事,為什么要干壞事,歷史總要清算的。其實有人反對文革,并不是因為文革中的有人干了壞事,有些壞事也許就是他們自己所為。他們反對的是繼續革命和階級斗爭的理論。正是因為在立場和思想理論上的根本分歧,才造成了執行中打著紅旗反紅旗式的陽奉陰違和用極左的方式來搗亂。
至于毛澤東又是詩人,書法家等等,在這些方面犯不犯錯誤,無關大局,所以就不必吹毛求疵了吧?一個人既是思想家理論家又是戰略家和統帥,而且取得如此輝煌的成功,在古今中外都是絕無僅有的吧?毛澤東給中國人民留下的是一個已經初步成形了的現代化國家,一支強大的人民軍隊,一個良好的國際地位和發展空間,和一座取之不盡的思想寶庫。對這樣的民族英雄,任何一個具有民族主義思想的中國人,都會肅然起敬。只有蒼蠅才會在歷史的垃圾中發出陣陣哀鳴。
改革是不是正確的決策?當然是正確的。問題是什么叫改革?你也說改革,我也說改革,誰的咀大就是誰有理嗎?到底小崗村的模式是不是正確的?歷史已經并將繼續給出回答。至少,不是唯一的和最優的選擇。總結毛澤東時代的教訓,是為了國家和民族的利益,而任何抱有私心私欲和謀取私利的企圖,都不會對毛澤東作出正確的評價,都必然會危害改革,總有一天會被掃進歷史的垃圾堆。打著改革旗號干壞事的人,也是各有各的帳,總有一天要清算的。
2009-12-28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