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曹先鋒
民主政治是讓絕大多數國民依法監督和管理國家政權的一種政治制度。作為一種比較完整的國家體制和政治制度,民主政治最初產生于古希臘的城邦國家。資產階級在反對封建專制統治的過程中,擴大了古代民主政治的基礎,確立了以普選制和議會制為中心的資產階級民主政治制度。馬克思主義哲學產生以后,一些國家又建立了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其本質和核心是人民當家作主,亦即讓最廣大人民享有民主權利。
民主政治的理念還在遠古時代就被咱們中國的祖先實踐過。早先各部落王國首腦人物奉行“禪讓制”就是明證。中國封建時代曾涌現過不少具有民主胸懷的明君和政治家,像漢高祖、漢武帝、曹操、唐太宗、成吉思汗等,就是典型例子。這些人之所以能在政治、經濟、軍事方面取得輝煌業績,除了自身有非凡的智慧、才能外,還在于他們有民主胸懷和民主思維。
歷史證明,民主政治是鞏固和維護統治最有力、最有效的法寶,專制和獨裁則是破壞統治基礎、摧毀國家政權最大的元兇。民主政治在中國的經歷是十分坎坷的。中國長期推行封建專制政治,各朝代開國之初,尚能從前朝的毀滅歷史中找到點教訓,但時間久了,他們就會忘本,忘記民主、民權、民生,就會忽略水能載舟也能覆舟的原理。黃炎培先生的窯洞周期律指的就是這種現象。
孫中山先生一生追求民主革命,他之所以能把統治中國人民數千年之久的封建帝制一舉端掉,依靠的就是“三民主義”這種民主武器。遺憾的是中華民國建立之后,這位尊重民權民生的民主革命家不幸早逝,國民黨政權最終落入專制獨裁者手中。此后,國家長期陷入黨派間爭奪權力和政治地位的內戰。內戰導致內亂,內亂給日本帝國主義提供了大舉入侵中國的良機。中國人民因此遭受了內戰和外戰相互交織的空前戰爭災難。
為了把多災多難的中國人民從“三座大山”的壓迫中徹底解放出來,毛澤東同志用馬列主義思想對孫中山先生的“三民主義”進行了改造,中國自此進入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經過生死較量,奉行專制獨裁政策的國民黨反動政府被共產黨的民主政治打得一敗涂地。
新中國成立后,嘗到了民主政治甜頭的毛澤東同志繼續發揚人民民主,走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群眾路線。在毛澤東主政這段時間,黨和政府用人民民主專政思想改造過去的封建地主、資本家等剝削階級,進行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抗擊外來軍事侵略,取得了偉大勝利。
毛澤東同志逝世后,黨和政府頻繁地更換領導人。因不同領導人的民主觀念不一樣,中國的民主政治變得虛實難辨、不可捉摸。在改革開放時期,出現了一個怪現象,從表面上看,黨和國家把人民的民主政治權利都用法律的形式規定出來了,但在實際操作中,人民的民主政治權利很難落實。迄今為止,國家并沒有采取有效的司法手段保障人民的憲法權益。在一些地方,官員可以隨意侵犯人民的民主政治權利,即使造成了嚴重后果,他們也無須承擔法律責任,因為國家會負責賠償的。我曾撰文專題分析過中國公民憲法權益在改革開放時期落實的真實情況,文章題目是《民權被官權惡意限制后必然引起政治腐敗》,發表在人民網,其鏈接地址是http://blog.people.com.cn/blog/c10/s146335,w1260706746386171。
“堅持為人民執政、靠人民執政,支持和保證人民當家作主,堅持和完善人民民主專政、堅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以發展黨內民主帶動人民民主,壯大最廣泛的愛國統一戰線。”類似這種內容的感人口號在當代中國喊得最響亮,但是執行起來很不像那么回事。筆者認為,一個政權的組織領導者沒有偉大的信仰、崇高的理想和無私奉獻精神是擺弄不好民主政治的。
水能載舟也能覆舟,我們乘坐的特色社會主義大船能不能安全到達理想彼岸,關鍵在于領航的舵手怎么把握民主政治的方向。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