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烏有之鄉】,看了很多的文章,也就有了寫文章的沖動,但又怕說話“幼稚”,所以長時間“只看”。真要說,又有點千頭萬緒,不知從何下筆。毛主席的116年誕辰日已臨近,寫點自己對毛主席的認知,以示紀念。
每個人都有每個人心里的毛澤東。對于我,我是紅軍戰士的后代,所以我一直以來就認為自己“骨子里流著紅軍的血”,我反對“血統論”,但我堅持“階級烙印”一說。對于我,我生在1958年“大躍進”的時代,父母給我取名“建偉”,建設偉大的社會主義祖國,我的哥哥1952年出生,他叫“建設”,父母又給了我們“時代的烙印”。對于我,1965年上小學,1972年開始上中學,1975年初中畢業,同年分配機械工廠學徒三年“磨工”,“車、鉗、銑、刨、磨、鏜”技術工種之一,屬于精加工工種。對于我,我愛“機械這一行”,而且很有“感覺”,所以1979年,雖然我是初中畢業生,但我還是不太費勁的考上大學(參加高考上的大學,不是業大、電大等),學習【機械制造工藝與設備】專業。四年后重新分配到工廠,從事設備改造、產品開發等等工作,能文能武、拳打腳踢。1992年開始到“外資”企業打工,至1994年騰挪到“外資副總”職位,公司職員和城里的工人稱我“X總”,農民工卻呼我“老板”,我對農民工“很好”,但他們還是“老板、老板”的認為我是一個“好老板”。我不是“老板”,老板是外資方,公司的職員和城里的工人清楚的同我一樣,所以他們決不“老板”,也許這就是“階級的開始”。介紹這么多,無非是解釋“每個人都有每個人心里的毛澤東”。
【改革開放】在我看,貌似鄧小平同志認識的,“兩極分化”“我們見鬼了”等等預言,不幸都被言中。那當初為什么要【改革開放】呢?更沉重的是我們的父輩們“當初為什么要革命”呢?您也許認為我說的過于嚴重了,不,各行各業都已經失敗。
簡單的看一些行業。比如足球行業。我上小學時就是個“足球愛好者”,用一個“球膽”(那時買不起正規的足球,幾毛錢一個的足球膽是我們的最愛),就可以在胡同、院落、甚至車輛稀少的道路上讓伙伴們高興的追逐。那時的“天津足球隊”是我們天津人的驕傲,當然“老廣們”熱捧他們的“廣東足球隊”等等,那時新疆、內蒙等少數民族地區都有參加全國聯賽的足球隊。今天我們終于又聽到“山西xx俱樂部”“西藏xx俱樂部”,但他們的見諸報端,確是因為幾個“賭球”人物的蹤跡。經過三十年的【改革開放】,我們的國家足球隊終于可以同“越(越南)、老(老撾)、柬(柬埔寨)”大戰三百個回合了,原來我們支持“越、老、柬”三國同美帝國主義大戰三百個回合。現在我們“職業化”了,也就是“市場化”了,我們有自己足球科技人員,這些人員有“大中專、本科、碩士、博士”學歷,還有很多“海龜”,我們請外教,我們請外援,我們從“娃娃抓起”,我們走出去,我們請進來,我們選拔足球人才,不但看他們父母的基因,還要看他們爺爺、奶奶、姥爺、姥姥的基因。夠市場、夠科學吧?
再看我們的京劇藝術。【改革開放】帶來了京劇藝術的春天,【秦香蓮】【望江亭】【貴妃醉酒】【霸王別姬】【盜御馬】【群英會】等等唱完之后,終于我們唱“花臉”的都成了“裘派”,唱青衣的都成了“程派”,唱老生的都成了“楊派”,小生只有“葉派”,老旦都宗“李多奎”。京劇工作者就知道“帝王將相”,就知道“才子佳人”,終于我們又唱回【智取威虎山】【沙家浜】【紅燈記】【奇襲白虎團】等“八個樣板戲”及后期的【杜鵑山】【龍江頌】【平原槍聲】等等“現代戲”了。白白繞了三十年,收獲就是“角兒”變成了“京劇碩士生”。
房地產、教育、醫療等等我們還要繼續“改革”,為什么還要“改革”?說明當初房地產、教育、醫療改革結果不對,所以才要繼續改革。看似“正確的理論”,其實卻是“偽科學”的理論,而且還是“偽市場”的理論。也許當初就不應該“改革”,應該繼續發展和完善或修正。革命現代戲是京劇的發展和進步,而不是你的“改革”對象。對于“傳統戲”應該是傳承和發展,而不是只“傳承”不“發展”,所以應該從“樣板戲”中吸取養分來發展我們的京劇,可你卻只有“批判”,所以你只有倒退一條路可走。足球也是,球膽變足球只是“經濟的改善”,但沒有了“胡同、院落和車輛稀少的道路”這些“足球場”,沒有了“充裕的足球戲耍時間”(都黑白學習文化課了),沒有了“班級、年級、學校級的集體對抗”,沒有了“(容)志行精神”的土壤,再“科學”再“市場”,都是“偽科學”“偽市場”的【改革開放】。
不要回避毛澤東。1949年以前的中國革命戰爭時期,離開毛澤東就打敗仗,這是全黨的共識,所以“東方紅、太陽升,中國出了個毛澤東”。同樣現在的社會主義建設,離開毛澤東,就是“兩極分化”“貪污腐化”“道德淪喪”“漢奸、賣國賊當道”“資本主義復辟”等等,就是“偽科學、偽市場”的【改革開放】時代。
偉大的導師毛澤東。毛主席“四個偉大”中只認可“導師”,我們來簡單的看看他是不是“導師”。
周恩來。【南昌起義】的領導人之一,在廣東汕尾同葉挺、劉伯承等一起,乘私人“小船”回到上海。周恩來留在上海繼續革命,葉挺生氣走了(一走就是10年),劉伯承去蘇聯“伏龍芝軍事學院深造”。
看毛澤東。【秋收起義】的起義部隊由5000人銳減成1500人時,立刻干預“軍事工作”,文家市分兵,三灣整編,士兵委員會,支部建在連隊上,上井崗,接朱德、陳毅上井崗等等。結果建立第一支共產黨的軍隊,結果自己從湖南省委書記降級到湖南省委派個特派員就可以領導他的地位,結果這支隊伍培養了林彪、粟裕兩大軍事家,結果......。
再看鄧xx。【百色起義】起義前回到了上海家中,去中央蘇區的路上又自己一個人走了,離開了軍隊。
這就是實踐的對比。所以才有偉大的導師毛澤東。“我是學電的”很多人如是說,但他卻不會連接“日光燈”,原因就是他從來沒有實踐。毛澤東一個“瘋狂的學習者”,一個“瘋狂地實踐者”。他不斷充實著自己的學習,又不斷修正著自己的實踐。
與天斗其樂無窮,與地斗其樂無窮,與人斗其樂無窮。這就是偉大的導師毛澤東!我愿做毛主席的小學生!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