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晚年思想痛苦之一:獨孤求敗
人類社會“思想”的發展也遵循“量變到質變的規律”,當發展到毛主席時代,整個人類社會的“思想”從量變發生質變應該說進入了一個嶄新的“思想高峰”階段。
毛主席的“思想”也不是憑空而來,他是批判地繼承和創新地發揚了古今中外整個人類社會“思想”的“結晶”。取其精華,去其糟粨,古為今用,洋為中用,集整個人類社會“思想之大成”,終于成為千古一人,堪稱人類的“精靈”,而發生了整個人類社會“思想”上的又一偉大“思想高峰”的質的變化。
很多人包括中外的人現在才對毛主席佩服得五體投地,當年對毛主席的很多所作所為根本不理解,直到今天,比較“開化”一點的人終于才低下了慚愧的頭顱,才知道毛主席不但“先知五百年,更后知五百年”。這樣的人才確是千年難遇,古今罕有,自覺不自覺地希望向毛主席的思想靠攏,走入毛主席的思想,去感悟、去體會人生的真諦。而還有更多的中外的人對毛主席的思想到現在或者若干年后都還不能夠真正理解,只能夠成為真正意義上的“死不開竅、至死糊涂”的人。
外國人對毛主席思想的研究非常多,但與中國人比較而言,他們確實有最大的一個“硬傷”就是不能充分理解“漢語”的曼妙精華。中國人在這一點上,占有先天的優勢,所以對毛主席的“集人類社會思想之大成的”思想更能夠掌握。從這個意義上說,民族的是世界的,但首先確實是民族的。
毛主席的思想在其晚年已達化境,大有“天下皆醉唯我獨醒”的感覺,那種“獨孤求敗”高處不勝寒的寂寞是常人難于體悟到的。他對常人的要求不高,他知道這需要一個漸進的思想轉化過程,但他無論如何也需要教會他們轉變的一些方法[比如WG],他們才會也就會慢慢的走到他的境界的。
但毛主席對其他的所謂的“人類精英”一開始還是高看一眼的,因為畢竟他們長期以來把持著“思想”的高地,不斷的反復沖擊磨練,是不是在這些人中能夠找到一些人是真正懂“思想”的呢?但他發現幾乎所有的高貴者都是愚蠢的,還不如卑賤者聰明,他相當的失望。
最后,他還是不死心,把這個希望寄托在當年的美國總統尼克松身上,看看尼克松的境界如何?這件事情應該很多人都知道,我就不詳述了,只簡要說說。
尼克松訪華,在書房與毛主席見面,有周總理和基辛格國務卿在場,尼克松說來說去總想向毛主席表達“中美聯手”一起改變世界的意思,說了一大堆道理和方法。毛主席像長者一樣更多的時候只是微笑著,但就一句話顯示出了境界的高低。毛主席說:“具體的這些問題你可以和恩來談,我想跟你討論哲學問題”。
毛主席一生罕逢對手,當然那是因為他擁有了最先進的“人類思想”集合在他自己的“思想”之中。他太需要一個真正的“思想高手”去讀懂他,甚至希望還有比他更具有人類先進思想的人能夠“打敗”他。然而,毛主席依然失望了,尼克松也基本上沒能夠跳出凡夫俗子的境界,到最后向毛主席告別的時候,還是在說“中美聯手”的問題,毛主席只能說:“我就不送你了”。
毛主席是“幸福”的,但又是“痛苦”的,那種“獨孤求敗”的寂寞而需要知音之情溢于言表。更重要的是我們現在活著的人類在毛主席生前未有機會成為他的知音,今天呢?又有多少人現在可以真正讀懂毛主席?以他最最希望看到天下蒼生都能夠懂他的形式來紀念人類史上最偉大的人類導師之一毛主席呢?
謹以此文紀念中華民族史上、人類史上最偉大的人類導師之一毛澤東主席誕辰116周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釣魚島島主
2009年12月14日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