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時代,國難時期流失到國外的知識分子潮水般的涌了回來。回來的的知識分子為新中國的工業、農業、國防、科學事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他們的名字與功績不僅將永遠的載入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史冊,也牢牢的銘刻在人民的心里。人民不會忘記!
改革開放以后,出現了出國熱。為什么改革開放以后,人們的“出國熱”與毛澤東時代的“回國熱”出現了這么大的反差呢?是什么原因?人們怎么了?
一、出國的方式。
1、依靠手中的權利,將自己的子女送出國。有權有勢的各級領導人很多都是這樣的。比如在招商引資的過程中,利用手中的權利,置國家和人民的利益而不顧,給予外國人“莫須有”的照顧。外國人呢?投之以桃,報之以李,把其子女弄出國了?! ?/p>
2、依靠關系,將自己的子女送出國。外交部門、外貿部門、和與“外”沾邊的工作人員大都采取這樣的手法。由于他們在外事部門工作多年,與外國有了這樣或者那樣的關系,或者與外國人結成了“好朋友”,就有了為自己的子女辦理出國的方法和途徑。
3、花大錢將自己的子女送出國。借“改革開放的春風”先富起來的大款(實際上是新型的資本家)大都是這樣做的。由于他們有用不完的錢,在這個有錢能使鬼推磨的世界上,將自己的子女送出國是輕飄飄的事?! ?/p>
4、留學出國。留學生學成后,自己就不再回來了,直接留在國外了?! ?/p>
5、招聘出國。有一些國家到我們的國家來招聘,有些被外國人看中的人就出國了?! ?/p>
6、偷渡出國。什么能力也沒有的人,只好鋌而走險,選擇偷渡。也有偷渡成功的人,實現了出國的愿望?! ?/p>
二、出國的目的。
1、認為外國比中國好而出國。出國的各類人員中,持此種觀念的人居多。他們認為,無論是社會制度還是經濟收入,外國都比中國強,所以愿意生活在國外?! ?/p>
2、對國家失望而出國。改革開放三十年了,他們除了在主流的媒體上看到了成績,在現實的生活中實在沒有看到什么好處。而且改革開放越“深入”,國家的政治、經濟、文化、科學、現實生活越糟。因此,他們失望了。他們又沒有能力改變,只好選擇逃避,出國了?! ?/p>
3、報國無門而出國。一些知識分子,高層次的人才,大多都是屬于這一種的?!耙涣魅瞬藕M饩?,二流人才干外企,三流人才到處漂,行政機關庸才擠?!边@是流傳在社會上的民謠。改革開放以后,由于我們在用人制度上采取“機制說”,以至產生了難以想象的腐?。嘿u編制!真正的人才由于無錢買編制,或者對賣編制深惡痛絕,只好出國了?! ?/p>
4、為了“光榮”而出國。一般的老百姓送子女出國都認為很光榮!他們認為,高官、大款的子女和“高知”們都出國了,很是羨慕、欽佩。所以,也千方百計的將自己的子女弄出過去。一旦成功了,便喜笑顏開!覺得自己的子女終于“邁入出國隊伍的行列”了,覺得很光榮、自豪?! ?/p>
偶然的一天,遇見了這一幕:甲乙二人見面了。首先打招呼,接著甲問乙:“孩子干什么呢?”乙自豪的回答:“公務員!”甲即奉承說:“厲害!現在弄一個公務員指標可不容易,老兄真有一手!”乙則傷心的說:“唉!別提了,這個數?。 彪S即用手比劃了一下(花了多少錢的意思)。遺憾的是,筆者沒有看清楚乙伸出了幾個手指。隨即,乙問甲:“你的孩子干什么呢?”甲故作謙虛的說:“沒什么出息,出國了?!币伊⒖腆@訝的問:“在哪個國家啊?”甲仍假裝漫不經心的回答:“美國!”乙睜大了眼睛急切的說:“美國可是個好地方??!”甲繼續故作謙虛的說:“湊合吧!”
這一幕傷心嗎?
5、為了賺錢而出國。這部分人認為,外國的錢好賺。是這樣嗎?拭目以待吧?! ?/p>
毛澤東的時代,大量的知識分子由于熱愛祖國而回國?,F在呢?大量的國人出希望出國、選擇出國。那么,是現在的人不愛國了嗎?非也!現在的出國熱正好驗證了古人的一句話:“君不正臣投外國,父不正子奔他鄉。”當然這里的“君”與傳統意義上的君不同,應指社會制度?! ?/p>
毛澤東時代,是老百姓的天下,是知識分子的天下。老百姓所以高呼:“毛主席萬歲!”知識分子所以回國報效國家?,F在是“資改派、精蠅、磚家、叫獸”的天下,所以,不僅知識分子走了,普通的老百姓都想走…?! ?/p>
走吧!善哉!
望已經出國的人一路走好!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