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證地看憑票供應
鄭敬東
計劃經濟時代,城市戶口的人,糧食是按照工種配給的,根據工種需要的體力勞動強度,制定標準。所以,體力勞動者,定量高。女人談對象,也喜歡找體力勞動者。豬肉、菜油、布等生活必需品,基本上都是平均配給。有時候,煙、酒、糖等,也計劃分配,發票。憑票買的東西,價格低。如果你用不了,這些票可以送人,相互調劑,也可以拿到自由市場去賣。所以,這些票據,都是有價的。這樣的辦法,很公平,特別是對家庭人口比較多而收入又低的,確保了基本生活水平。家庭經濟收入高,覺得什么計劃東西少了的,可以花錢買票。此外,各個單位還通過各種渠道,以許多名義,組織食品分配、供應本單位職工。
農民呢?糧食,基本上以人口基本口糧、工分分糧、投資分糧三部分組成。投資,包括肥料(豬糞以飼養豬斤兩計算,其他肥料以體積或者斤兩計算)和現金等,比如搞副業的,交一元錢,記10分工分,甚至,有的地方,外面工作的人把錢寄回家,交生產隊記工分。其他主要物品,如菜油,也是按照這樣的原則,或者人口平均進行分配。一般的東西,就按照人口平均分配了。吃豬肉呢?農民基本上家家養豬。豬要交國家宰殺,除了錢,還返給你肉票、有段時間還有布票什么的,你可以把肉票、布票拿到自由市場去賣。
農民還有自留地、自留田,生產各種各樣的產品,參與市場交易。
所以,城市戶口的人,有錢,就可以買肉票、油票、布票,決不是僅僅吃1斤半斤的事!
布票,國家也按照標準配給農民基本的。煙、酒、糖等副食品,也同城市人口差不多。
總之,毛澤東時代計劃分配的東西,是人人享受的基本生活用品,某種意義上講,是福利保障,對于窮人,特別重要。別認為那些票證是恥辱。我這里,僅僅是心血來潮一般地說說,對于計劃經濟發票的意義,要靠以前的專門管這些事情的人或者專家來談。現在的研究人員,如果實事求是做學問,不是趨炎附勢,也是可以把事情真相說清楚的。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