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均貧還是均富
作者:安慶仁
鳳凰網上一種支持給國企工人降薪的聲音最初來自官方渠道,國家某個部委的發言人說,如果把國企工人的工資降下來,就能創造數百萬個就業機會。這種邏輯讓人匪夷所思,就業率是由企業開工率決定的,難道說,國企工人的工資降下來,企業開工率就會提高嗎?
從1929年開始,大大小小的經濟危機世界上也經歷了好幾次,每次經濟危機期間,企業主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給工人減薪。然而一次次的事實都證明,給工人減薪不但沒有增加就業率,反而還嚴重的降低了工人們的消費能力,造成企業產品積壓,進而導致全社會性的流動性不足。
中國雖然不存在流動性不足的問題,而是存在流動性過剩的問題,但這種資本主要以投機為主,炒股、炒房、炒黃金以至如目前手握巨資的山西煤老板們暴炒大蒜。換言之,這種流動的資本,并沒有進入正常的消費領域,真正支撐消費市場的消費主力軍,主要是普通的工薪階層。
筆者不愿意妄自猜測這種聲音的動機,但筆者至少能夠分析出給國企工人降薪后會發生什么,那就是,國企工人和私企工人在收入上處于同一水平,就工薪階層而言,中國再也不存在收入上的差距了。當這種局面形成以后,民企的低工資也就不存在了,因為國企工人的收入也是這個水平。
好聰明的主意,拿了資本家多少好處,如此不遺余力的為資本家大賺昧心錢創造社會條件。明顯的,這個建議或曰構想,是在主觀上故意回避中國私企工人工資過低的社會現實,通過降低國企工人工資的辦法,制造一種虛假的公平,——資本家給工人的工資并不低,至少跟國企工人的工資有一比。
但這是虛假的公平,因為這不是讓工薪階層同步富裕,而是讓工薪階層同步貧窮。如果發改委和國資委真的想解決中國社會和中國經濟當前臨的矛盾,他們正確的選擇,不是打國企工人工資的歪主意,而是應該把目光瞄準私企工人的工資。
最近幾年,美國兩大產業工會就中國工人工資過低的現象,在批評中國的同時屢屢向美國政府施加壓力,要求美國政府向中國施壓,以提高中國工人的工資水平。實際上,美國兩大產業工會指的就是中國私企工人的工資,因為廉價的中國商品,主要來自中國私企,這直接導致了美國工人工作機會的減少。
一頭是美國工人不滿意,一頭是自己國家的工人不滿意,但就因為某些人滿意,中國私企工人的工資至今還抵不上非洲工人的工資水平。有證據顯示,中國的海外私企比如非洲,給當地工人的工資高于國內工人工資的三分之一,因為人家的工資法就是這么規定的。
均貧的經濟發展模式,中國已經沿用了30年,也該換換腦筋了,而且客觀上也有這種要求。隨便一個搞經濟的就看得明白,中國的外向型經濟已近發展到了盡頭,在不從擴大內需上想辦法,經濟就會停滯甚至下滑。經濟學家和經濟官僚們難道就不明白嗎,投資只能拉動GDP,但如果工資性收入過低,這種投資等于受累不討好。
幾天前,央視記者采訪了山西國企煤礦的井下工人,一個工人對記者說,每個月能拿5、6千元,好的時候,能拿到7千多元。對井下采掘工人來說,這個水平的工資并不高。但是,比起私人煤礦井下工人的工資就高了一大截,私人煤礦井下工人的工資一般不會超過3500元人民幣,而且也沒有其他福利待遇。
是該把國企工人的工資降下來,還是該讓私企把工人的工資提上去,似乎不是個很難領會的問題吧。天不藏奸,世間道理千萬條,但公理只有一個,就如李源潮同志說的那樣:不能欺負老實人。中國的老百姓自古便說:欺負老實人有罪。誰有罪,誰自己心里最清楚。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