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保民生,民生恐怕難保!
每天打開收音機都會聽到從收音機里傳來一對男女播音員的播音:“保穩定、保民生、促和諧、謀發展”。那腔調聽來給人的感覺是如此的沉重,似乎是民生不保,穩定難求,和諧已失,發展停滯。
改革開放三十年了,不是說國力增強了、經濟發展了嗎?為什么卻天天喊著要保民生、保穩定、促和諧、謀發展了呢?這一個“保”字,給人發出一種信號,那就是民生、穩定、和諧、發展似乎是搖搖欲墜,岌岌可危了!
民間一些人們的理解似乎是準確的。一些人就認為,在大談和諧的時候,實質上是社會已經出現不和諧。當要保民生、保穩定的時候,其實就是民生多堅艱、穩定難保。
就像人體對自身的感覺一樣,當你感覺不到你身體的某個部位存在的時候,說明你的這個部位是很正常的。當你突出的感到某個部位的存在的時候,那就說明你的這個部位發生了病變,有了問題。比如牙齒,當你牙齒正常的時候,你根本不會注意到他的存在。當牙疼的時候,你會強烈地感到那顆牙齒的存在。這也許是身體自身的一種應激反應。當身體的某個部位發生病變時,他就會以疼痛這種激烈的方式提醒你,讓你引起對他的重視,早早診治治療。
建國后三十年前的一段時間里,有誰曾經聽過廣播電臺整天聲嘶力竭地喊要保民生、保穩定、促和諧、謀發展了嗎?那時沒有這么整天的喊,難道民生和穩定就不保了嗎?那時沒這么天天吆喝,難道社會就不和諧了嗎,就停滯而不發展了嗎?
事實并非如此。那時雖沒有這么天天喊,社會穩定堅如磐石,人民生活不僅有可靠保障而且在不斷穩定提高,社會不僅沒有出現激烈矛盾而且社會上助人為樂成風,人們關心國家、愛護集體,社會上個人之間,集體之間,個人和集體之間的關系非常的和諧。整個社會無論從物質方面和精神方面都在快速發展。
三十年前有感到不和諧、不穩定的嗎?當然有。因為世間的事本來就不是十全十美的。如走路,對于同樣的風向,你離家時是順風,回家時必然就是逆風。對于夏天,有的人就感到很好,有的人就感到很討厭,很炎熱,而且有蚊蟲的叮咬。因此,對于同一的事物,不同的人感受是不同的。對于前三十年,感到很穩定、很和諧的是廣大的勞動者,感到很不和諧、很不穩定的是那些牛鬼蛇神。
現在,對于廣大勞動者來說則是感覺很不和諧的。因為現在已經進入到優勝劣汰,按資分配,精英主導的特色新時代。勞動者要政治地位沒有政治地位,因為任何事情都是精英們替他們包辦做主,就連生老病死的大權都操控在精英們的手里,社會上哪兒還有屁民們說話的份?更何況,生活的重擔早已將他們壓的喘不過氣來。在一個勞動者生不起、活不起、住不起、死不起的生活環境下,他們能夠感到和諧穩定嗎?他們會感到發展嗎?也許他們會感到,但那和諧、穩定和發展不是自己的,而是別人的。
對于精英們則不同。現在精英主宰的社會。對于他們來說,雖未占據人和,卻是占盡天時地利,占盡改革開放無限的先機。他們已經和官僚、先富結為利益共同體,他們中間有的已成為改革開放的直接受益者,早早步入先富的行列,有的正在為先富們鳴鑼喝道,搖旗吶喊,在不久的將來也會成為富人俱樂部中的一員。有的操控著某些領域的大權。對于他們來說真可謂是春風得意。他們又如何會感到不和諧呢?他們又怎么能夠了解到那些露宿街頭的流浪者的感受呢?如果他們能夠了解的話,為什么某些精英會發出房價太低或者是經濟廉租房不設廁所的荒誕之論呢?他們又怎么能夠了解和感受到那些中下層民眾小病扛著大病等死的窘境呢?如果他們了解的話,他們又怎么會說出“我走遍了世界各國,就是中國看病不貴”這樣如同外星人語一樣荒誕不經的話呢?
也許他們是了解的。可是他們就是要這么說。這是因為利益根本不同使然。通俗一點說是屁股決定立場。那些精英早已脫胎換骨,無論是從精神思想還是物質財富方面都已經遠遠地脫離了勞苦大眾,把勞苦大眾摔倒了后面。他們自命不凡,他們從骨子里看不起那些滿身油污或者兩腿是泥的勞動者。認為他們生來就是低賤的。給人當牛做馬本來就是他們的宿命。而自己本來就是上承天意,來主宰那些勞動者命運就的。用孔老夫子的話說,就是“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嘛!中國幾千年都是這樣,難道現在還能例外嗎?。
勞動者感到很不和諧,而資改派及其精英們應該感到很是和諧。可是只有少數人感到穩定和諧,而多數人感到不穩定、不和諧,這樣的社會是不會長久穩定的。因為,富人求穩,窮人思變。富人是少數,窮人占多數。多數人思變,盡管少數人求穩,社會還能不變嗎?因此才出現了保民生、保穩定、促和諧、謀發展一說。
那么,民生、穩定靠保是能保得住的嗎?和諧發展靠求是能求的來的嗎?
一個受既得利益集團和精英主宰的、一個不是發自內心的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社會,盡管處于社會穩定的考慮會暫時給人民一些好處,可既得利益集團和精英貪得無厭的本質,怎么能夠自發約束他們不會時常做出侵害人民群眾利益的事呢?
比如這漲價。三十年來,似乎改革已經成了漲價的代名詞。一提改革,必然蘊藏著漲價。醫療改革,藥價漲了,看病費漲了,人民看不起病了。教育改革,改得人民上不起學了。而那些先富們則是把自己的后代送進了一個學期要花好幾十萬元的貴族學校中。
因此,求求老天爺,現在最好別再提什么改革,一提改革人身上不免就要起雞皮疙瘩。一提改革人們心里就會犯嘀咕,是不是又要漲價了,結果則是不出人們的意料。
如果要提改革,就先看看怎樣能夠把過去改錯了東西再糾正回來,這樣絕不是折騰,也不是走回頭路。這樣的改革才是上合天意,下順民心。這樣的改革才會既占天時地利,又占人和,才能得到多數人民群眾的擁戶和支持。
可是,既然上了道,資改派們不撞南墻是絕不回頭的。這不,最近,社會上又接連刮起了一系列漲價狂潮。先是水價借口成本高,要向國際接軌,各個城市競相紛紛漲價。接著是漲電價,也在打著改革的旗號紛紛上調。似乎對于改革來說,人民就像唐僧肉,想割一刀就割上一刀。人民手里的錢就像是海綿里的水,想擠一點就會有一點。
在各種漲價風潮的影響下,在市場經濟的大海中,漲價之潮波浪翻滾,澎湃洶涌。小民們,在這暗流洶涌,波浪滔天,浩瀚無邊的大海中掙扎著,哀嚎著。有的已經被暗流和漩渦吞噬,有的尚在苦苦掙扎。
在這以市場為主宰的年代里,在這優勝劣汰的年代里,在這弱肉強食的年代里,為了錢人們可以不顧一切。價格能漲盡管張。漲價其實就是在節骨眼上卡你的脖子。
君不見,當在冰雪嚴寒之際,當車受阻于荒山野嶺間,就是一碗稀飯也可以開口問你要上幾十元錢。嫌貴?你吃是不吃?不吃,對不起,你只好挨餓!
在旅途中,你要方便一下,進廁所先要交錢。一問,你準會嚇一跳!多錢?小便一次兩元錢。嫌貴?對不起,你只好尿褲子吧!
電價漲了,你用不用?水價漲了,你喝不喝?不用、不喝?那你就等著去做木乃伊吧!
遭遇暴雪,外面的蔬菜運不進來。平時幾毛錢一斤的大白菜一開口要到20多元一斤。
當英雄救人落水,黑心的船主可以挾尸要加,而且是一手交錢一手撈尸。
這就是我們的精英吹捧的萬能的市場!而且還要進一步改革,讓市場不受任何干預和約束。難道精英們就不想給人民一點生路嗎?
這就是精英們整天粉飾的改革。難道改革就是要改的叫老百姓吃不起藥、看不起病、喝不起水、用不起電、改的商人們只認得孔方兄,而不知禮義廉恥為何物了嗎?
價格天天漲,人民的收入不漲。價格在改革開放中與發達國家接軌。而人民的收入水平和非洲接軌。國家一天一天在富裕,人民的生活水平卻不能得到同步的相應的提高和改善。賣國企、賣礦山、賣教育、賣資源。通過漲價搜刮百姓。人民的生活水平卻沒有多大提高,弄的錢都哪兒去了呢?很大一部分被用來購買了美國的國債,支援了美國的建設,使美國人民也享受到我們的改革開放的偉大成果。
精英們時常攻擊毛澤東時代對亞非拉人民的物質援助,那么誰又能說精英們的這種行為不是偉大的國際主義精神呢?只是這種偉大的國際主義精神換來的不是患難與共,不是真心的支持與合作,而是美國對中國分裂勢力的縱容和支持,是對臺灣從不停息的軍售,是對我們大使館的空襲。是對我們的軍事包圍和遏制!
精英們傻嗎?其實不傻。他們早就打好了自己的算盤。他們早已把美國看做了親娘。只要自己能從中得到好處,只要能夠孝敬自己的親娘,哪管你屁民是怎樣想?哪管民生多艱,嚎饑啼寒。
漲價還算的上是文的。價格漲不上去還要賺錢怎么辦?那對不起,黑心的商人們照樣有的是著。豬肉價格漲不上去,沒關系,可以往里注水呀?注進去水,水不就和豬肉是一個價格了嗎?一個新建的住宅樓,經過層層轉包,到了建筑商手里無利可圖了,怎么辦?他們照樣有的是著。可以用竹筋代替鋼筋呀!可以在墊地基時采用廉價的煤渣呀!房倒了怎么辦?只要錢能賺到手,管他呢?反正賣出去又不是自己住。
試問,社會上誰沒有受到漲價的盤剝,誰沒有受到過假冒偽劣的侵害?
漲價與保民生是什么關系?是一致的嗎?顯然是相反的。那怎么保民生與漲價的改革會在一個時代同時登臺呢?這就是時代的特色。保民生是一種說法,是一種宣傳。而漲價則關系到利益集團們的實際利益。說是一回事,做有是另一回事。沒有聽說嗎?有的事說得,做不得,有的事做得說不得。保民生大概屬于前者,而漲價則就屬于后者。
如此矛盾的保民生,我看真的恐怕是民生難保,和諧難求!
2009年11月21日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