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色傳教士”奧巴馬訪華的講話只能信20%
郭春孚
21世紀是亞洲的世紀,已經成為世界共識。其主要標志是中國的崛起已成定勢,印度也表現出某些發展的活力。加上20世紀就成為經濟大國的日本,目前亞洲至少有日本、中國和印度三大經濟體。雖然俄羅斯是傳統的歐洲國家,但由于國土面積大部分在亞洲,加之一些歷史和現實的原因,事實上被排除在歐洲體系之外。前蘇聯解體和實施休克療法,使龐大的俄羅斯經濟受到極其嚴重的破壞,許多經濟要素被閑置或不能發揮作用,國有資產迅速向私人轉移,一夜之間冒出許多富人,但經濟總量并沒有增加,反而有所減少,經濟總體嚴重縮水。自普京以來,俄羅斯采取強硬政策和措施,擺脫了西方的控制,也擺脫了困境。近年來俄羅斯經濟穩中向好,人民福利大幅提高,呈現出良性的發展勢頭。其他亞洲國家如韓國、新加坡、越南等以及中國臺灣、香港等地區也顯示出不斷增強的經濟活力。
因此,亞洲對世界產生著日益增強的吸引力。
應該說美國是一個美洲國家,從歷史源流上說,屬于歐洲體系。美國是英國的一根肋骨,是英國的兄弟。所以英國老大哥總是支持美國小兄弟,即使美國在世界上瞎折騰,英國也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甚至還拍手叫好。
美國為什么現在非要擠進亞太國家行列呢?我認為,主要原因有兩個:一是美國統治者相信“天定命運”,認為20世紀是美國世紀是天定的,21世紀是亞洲世紀也是天定的,如果美國能夠成為亞太國家,就符合了天意,即遵照了上帝的旨意,可以繼續保持經濟繁榮,并保住世界霸主地位;二是美國統治者奉行地緣政治學說,一眼看出歐洲沒有多大市場,而且歐洲共同體鐵板一塊,根本不歡迎第三者插足,美國即使硬插進去一只腳,也撈不到多少油水,反而可能引火燒身,自找麻煩。在價值觀上,美國與歐洲也是基本相同的。但是亞洲就不同了,地域廣大,資源豐富,人口眾多,但經濟落后,而且互相爭斗,連有限的聯合都難以達成,一些國家甚至奉行遠交近攻的外交策略,給強敵進入留下了空間。日本、韓國、印尼、菲律賓、越南、印度等國家,不僅互相傾軋,而且與中國交惡,紛紛對美國示好。美國統治者認為,亞太地區需要美國,在這里美國可以發揮更大的作用,至少比插足歐洲事務利益更大、條件更優越,萬一有麻煩,也好抽身??傊绹蔀閬喬珖依笥诒住?/p>
100多年前,美國的西奧多·羅斯福就曾斷言:“我們未來的歷史,將取決于我們和中國隔著太平洋遙遙相對的位置,而不是我們與歐洲隔著大西洋遙遙相對的位置?!币簿褪钦f,美國未來如何,和美國作為一個“亞太國家”的身份密切相關。
雖然在隨后的100多年里,對美國來說,亞洲的地位總的來說不如歐洲,但最近30年的發展卻讓羅斯福的預言正在成為現實。東亞經濟發展最快、最有活力,日本、中國和印度三大經濟體對世界的重要性日漸顯現,而且這里的文化底蘊深厚,文化軟實力的價值巨大,不可輕視。這些對美國推行地緣政治、全球戰略和維持霸主身份都有巨大影響。其中,最讓美國人感到難受的就是中國的崛起。
美國有很多人發出同一個疑問:中國的崛起是否就意味著美國的衰落?
這個問題的提出,并且普遍性不斷增強,說明美國人很不自信,特別是美國統治者對美國制度、西方模式和普世價值觀缺乏信心。對自身的揭露、反思和批判之聲日盛。
在蘇東劇變后,美國把主要精力轉向對付中國,恰逢中國走上了崛起之路,因而打壓中國、和平演變中國以及分裂中國、肢解中國,就成為美國的一個重要課題??肆诸D和小布什任總統期間,對這一點都有反應??肆诸D的策略是,支持中國加入世貿組織,盡量促使中國融入世界體系,同時加強和其他盟友主要是日本、韓國、印尼和菲律賓等國的關系。小布什時期,具體政策雖有調整,但仍然是一邊和中國做貿易,一邊加強和盟國的關系,對中國實行牽制和圍剿。
但是,美國主流輿論還是認為,美國政府對中國崛起的回應不夠,忽視了亞洲的發展。因此,希拉里·克林頓今年訪問亞洲時,就曾有“我們回來了”的宣言。
從奧巴馬的行程和白宮發言人公布的內容來看,奧巴馬此行也是對這個宣言的確認,即借此表明美國是個“亞太國家”,自己是“太平洋總統”。
由此可見,美國精英對中國的崛起已深信不疑,對美國的衰退也已經確認。奧巴馬此行的一個重要目的,就是使美國的亞太地緣政治地位得到中國的認可。從現在來看,奧巴馬的這個目標已經實現了。2009年11月17日發表的《中美聯合聲明》中說:“中方表示,歡迎美國作為一個亞太國家為本地區和平、穩定與繁榮作出努力?!边@就是說,中國認可了美國“亞太國家”的身份和地位。
奧巴馬在上海與中國的學生進行了對話,除了“溫故”以外,我們未聽到什么新東西,他主要講的還是美國的普世價值,讓人聽了以后覺得他更像當年的西方傳教士。他說:“這就是為什么美國永遠為了全世界各地的核心原則說話,我們不尋求把任何政治體制強制給任何國家,但是我們也不認為我們所支持的這些原則是我們國家所獨有的,這些表達自由、宗教崇拜自由、接觸信息的機會、政治的參與,我們認為這些是普世的權利,應該是所有人民能夠享受到,包括少數民族和宗教的族群,不管是在中國、美國和任何國家,對于普遍權利的尊敬,作為美國對其他國家的開放態度的指導原則,我們對其他文化的尊重,我們對國際法的承諾和對未來的信念的原則?!眾W巴馬所說的普世價值是什么?雖然他說得很委婉、很隱晦、很分散,但明白人一聽就可以聽出來,還是民主、自由、平等、人權。
我們也需要民主、自由、平等、人權,但美國的民主、自由、平等、人權是西方式的,深深地打上了原始叢林法則的烙印,與東方文明倡導的人本精神是有很大區別的。中國的民主、自由、平等、人權是人的,而不是動物的。中國人從古至今著力提倡的是人性,并旗幟鮮明地反對動物性。中國講的是競賽,西方講的是競爭,這是有本質區別的。因而,我們不需要西方的普世價值,而需要中國的人文精神。
美國沒有把自己的政治體制強加給別的國家嗎?日本戰敗后,連文字改革都由美國五星上將、盟軍最高統帥道格拉斯·麥克阿瑟說了算。韓國的政府是怎么建立起來的?伊拉克現政府又是怎么建立起來的?這樣的例子還少嗎?
奧巴馬說:“我說過很多次,我認為世界是互相連接的,我們所做的工作,我們所建立的繁榮,我們所保護的環境,我們所追求的安全,所有這些都是共同的,而且是互相連接的,所以21世紀的實力不在零和游戲,一個國家成功不應該以另外一個國家的犧牲作為代價。這就是我們為什么不尋求遏制中國的崛起。相反,我們歡迎中國作為一個國際社會的強的、繁榮的、成功的成員。”自從奧巴馬上臺后,出臺了多少貿易保護措施?盡管有金融危機這個大背景,而他上臺又得到了財團的資助,他不得不表示回報,但從根本上說,仍然是美國政府壓制中國政策的繼續,是美國統治者反動性的表現。
我認為,奧巴馬不是“太平洋總統”,也不是“和平的使者”,更不是“改邪歸正的好孩子”,而是美國的又一只“黃鼠狼”,是美國派來的“黑色傳教士”,是“沒有穿新衣的黑皇帝”。我奉勸中國人民,對奧巴馬的話只聽20%就可以了,剩余的80%都是假話,是企圖忽悠中國人,麻痹中國人。美國人懂《孫子兵法》只記住了開篇的一句話:“兵者,詭道也。”
中國人民對奧巴馬來訪是十分友好的。但是,我斷言,奧巴馬回到美國后不久,就可能出臺針對中國的打壓措施。這是美國統治者的慣用伎倆,先給你個胡蘿卜,緊接著就揮舞大棒,不聽話就當頭一棒,或兩棒三棒。黑奧巴馬既是來確認“亞太國家”身份,想沾光的,也是來中國摸底的,一旦摸清中國的底線,他們就會翻臉不認人。在需要的時候,又會向你說好話,拋媚眼,送菠菜。美國統治者是一些自以為聰明、不講原則、不守信用、像猴子一樣的政治賴皮。
西方文化是互相分裂、互相對立、互相打架的“兩元體系”。承認自己是人,又遵循叢林法則;倡導自由,又看不慣與自己不同的自由選擇;肯定人的社會屬性,又以上帝和上帝的使者自居;鼓勵自我奮斗,又將“天定命運”奉為最高準則;將民主奉為神圣不可侵犯的普世價值,又經歷了漫長的、黑暗的中世紀,并且正在墮入新的宗教黑洞。
當然,我不反對中美國,也不反對G2,中國可以此為契機,做一篇大文章。我們不能什么都反對?!皵橙朔磳Φ奈覀兙蛽碜o,敵人擁護的我們就反對”,是有條件的、辯證的、靈活的、相對的,不是無條件的、單線的、僵化的、絕對的。中國文化是最繁復、最博大、最精深、最優越的,上至《周易》和諸子百家,下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囊括了人類所有的政治理想、哲學理念和治國之道,因而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影響力和發展力。只有從實際出發,選擇適用于時代的中國文明體系,用來謀劃世界的發展,指導人類的行為,才能實現中美“互相連接”,才能實現世界一體化。否則,花費再大的代價,最終只能是瞎子點燈。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