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巴馬總統,我有話對你說”
新華網 ( 2009-11-16 )
11月16日,上海科技館四樓宴會廳,抵達上海的美國總統奧巴馬,與中國青少年進行了一場別開生面的對話,奧巴馬再次展現出了他演講天才的魅力,贏得了一陣陣掌聲。現場的提問,出于對總統的尊重,或許過于客氣,但通過互聯網洶涌而至的網民提問,一定會讓這位機智過人的總統,難以招架。
13日上午9時,新華網發出奧巴馬在上海與中國青年對話的預告,并征集網民提問,話題涉及當前中美關系的各方各面。一場中國網民過招美國總統的大戲就此展開。
《國際先驅導報》特別邀請遠在中國邊遠省份貴州的高中學生,來與奧巴馬“對話”,因為他們也不想錯過發生在北京和上海的奧巴馬旋風,他們期望用自己的方式加入到這場中美關系的大討論當中。貴陽凱里一中高二(5)班的侗族學生張穎在《致奧巴馬的一封信》中如此寫道:
尊敬的奧巴馬總統:您好!
我勉強能說與您有“一面之緣”。今年七月,我有幸作為中國代表團四名成員之一,參加了在意大利羅馬召開的“青少年八國峰會”,距離當時在拉奎拉參加八國集團首腦會議的您只有四十分鐘的車程;后來在梵蒂岡城外,我焦渴的目光越過層層人群和道道隔離帶,終于看到了您——的座駕。
雖然遺憾沒能和您近距離接觸,但對您的個人魅力已從方方面面滲進了我的生活,這股“黑旋風”中挾裹著的追求自由和夢想的美國精神也使我深深欽佩。后來我才知道,這種精神已溶進了每一個美國人的血液。
在參加“青少年八國峰會”期間,我與一名叫丹尼爾的美國代表成了“鐵哥們”。丹尼爾雖然只有十四歲,但在與他并不長的交往中,卻令我印象深刻。
一次在會議間歇閑聊時,我問丹尼爾有什么夢想。他自信地回答我說:“奧巴馬總統是我崇拜的人,但未來我會做得比他更好。”他的夢想是成為能和華盛頓、林肯、羅斯福齊名的美國總統。“這不是夢想,我知道我會成為美國總統的”。
這種打上了深深的美國烙印的自信震撼了我。中國人更多時候奉行“中庸”之道,并不欣賞把雄心掛在嘴邊。故此,中國人更重視行動,而不是口號。
相形之下,美國政府的做法常讓我疑惑。您的國家作為當今世界最發達的頭號大國,拿著占全球近一半的軍費開支,口稱“維護世界和平”,卻把軍隊開駐伊拉克,六年過去了,炮火舔舐了四千多具美國大兵的遺體,中東的炸彈炸落了多少母親和孩子的眼淚,美國并沒有為當地帶去安寧與和平。而您自上臺之初就高呼的“撤兵計劃”卻遲遲未見執行;美國多次承認“一個中國的原則”,卻不間斷地對臺灣出售武器。是不是美國人都認為“說永遠比做更重要”?
交談中丹尼爾常談到他的“總統夢”,并樂此不疲地向我介紹美國總統的競選體制。“你必須出生在美國并在美國居住十四年以上,才有資格競選美國總統。移民不具有競選資格”。我疲倦地對他擺擺手,“你不需要向我強調這點,我可不準備參選”。
丹尼爾并不是“光說不做”。為以后成為美國總統做準備,他閱讀了美國歷史上43位總統任期內的資料,還能按順序把這43位總統一一數出。令人驚嘆的還不止這點,丹尼爾甚至閱讀了中國簡史,能“順背如流”地完整說出中國從商朝到清朝所有朝代的名稱。
但似乎并不是所有的美國人都像丹尼爾那樣,對其他國家抱有寬容平和的心態。“青少年八國峰會”期間,我們各國代表曾討論過,對于當前經濟危機,青少年能給八國集團首腦些什么建議。一名美國代表擺出他銀色的蘋果筆記本,從容地打開之前準備的PPT,會議室的大屏幕上赫然出現了一個等式,他倨傲地念到:“美國+世界銀行=成功”。臺下一片嘩然。雖然這個等式最后被幾乎全票否決,但美國人隨時會在不經意間流露出的近乎自負自大的自信。
您覺得是什么導致了美國人的這種心態呢?
這種“唯我獨尊”的所謂大國心態,一百多年前的中國也曾有過,但它招致了此后中華民族歷史上從未曾有過的屈辱。一百多年后,中國人以開放、平和、勤學苦干的姿態走上世界舞臺,卻備受包括美國在內的一些發達國家“大國心態”的責難。
試想,倘若沒有中國勤勞廉價的工人,美國何以能把工廠建在中國,污染都丟給中國大地,卻將源源不斷的利潤裝進自己的腰包?倘若中國經濟并沒有發展到今天的地步,何以能在美國經濟備受危機重創,美元連連貶值之時,仍是美國最大債權國,為維護美國金融穩定貢獻著重要力量?倘若擁有世界上最多人口的中國社會不發展進步,對全世界有什么好處,對美國長遠發展有什么好處?
您競選的口號是“我們需要變革”,您上臺后也的確發出了許多要變革的信號。但遺憾的是,這些信號大多數還沒有付諸實踐。您今后會采取什么措施推進改革?改變美國人“唯我獨尊”的大國心態是否也會成為您改革的一部分?
還有一些貴州青少年,希望通過本報向奧巴馬提問。部分提問如下:
您如何評價毛澤東主席?現實中的美國與您理想中的美國有什么差異嗎?
——潘成龍 水族
您會參加女兒的家長會嗎?
——譚奧航 土家族
里根總統曾是演員,您長得那么帥,卸任后會去做演員嗎?
——夏爽 苗族
您的夫人如此優秀,請問您是怎么追求到的?
——滕菲 漢族
總統先生,請問您用的什么牌子的牙膏?
——羅玉 苗族
您有否考慮過讓女兒學中文?如果有的話,我來做她的老師怎樣?
——郭丹 漢族
他們雖然身處邊遠省份,當中一些還成長于大山深處,但是他們通過互聯網認知世界,關注中美關系,他們的致信和提問反映了中國下一代的美國觀,他們展現出來的是樂觀、自信而友好。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