撈錢就撈錢吧,送錢給洋人干什么——評銀行賤賣
柳鯤鵬
http://blog.sina.com.cn/quantum6
2009-11-10
關鍵字:銀行 賤賣 洋人
簡介:為什么好好的銀行,非要借引進戰略投資者賤賣給洋人呢?現在這些洋大人的銀行也因為金融危機而瀕臨崩潰的邊緣,或者已經倒閉,不知道這先進生產力、管理、經驗等等都在哪里呢?根據某學者轉換的朋友親身經歷,原來是銀行某些官員為了提高自己的收入,而想出來的忽悠花樣。其實用不著這樣,完全可以留給自己嘛,名目那就多了,反正愚民們也搞不明白。建議還沒有賤賣給洋人的農行主動與這些銀行待遇看齊。
話說前幾年特色精英鼓吹“引進戰略投資者”,以約十分之一的價格,把大量國家銀行資產以股票名義賤賣給洋人。理由是什么呢?當然是老一套,打著改革的旗號,引進管理、經驗、國際化。但是賤賣股票算什么事?爾等不是吹噓政策如何正確成就如何巨大嗎?那還要引進外資干什么,去買外國銀行啊。本來外國銀行在中國沒有網點,根本無法同國內銀行競爭,現在可好,一下子就擁有了遍布全國的網點。這就叫金融殖民地吧。
當然了,如果說賤賣了股票,真的引進了什么先進管理經驗,把銀行開到發達國家,也算是能交差了。昨天還興旺的票主資由世界突然爆發了金融危機,而這些要接鬼的代表先進生產力的戰略投資者,困難的困難,崩潰的崩潰,倒閉的倒閉,不知道他們的戰略價值是什么呢?難道制造金融危機、陷入困境、倒閉崩潰就是中國銀行業要引進的先進經驗?為了挽救這些銀行,西方各國以多種方式國有化,這不是走飽受攻擊的“封閉僵化的老路”、“回頭路”嗎?這究竟是為什么呢?
某學者講了一個揭露真相的故事。他轉述了一個記者朋友的親身經歷,大體如下:
在一次關于引進戰略投資者的大會上,招商銀行頭目表示“沒有必要”。建行頭目以“飽漢不知餓漢饑”的酸溜溜的口氣諷刺說,你行啊,一年拿個幾百萬幾千萬,當然不需要引進戰略投資者了,可是俺呢?
這個問題提得妙。從某些人的話中,可以清楚的得出一個結論,原來引進所謂戰略投資者,就是為了給自己拿高工資找個借口。但就是在這里,吾就搞不懂了:拿高薪在今天的社會是每個人都盼望的,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只有賤賣國家資產給洋人,才能給自己找到借口嗎?非要拿這個臭名昭著的名頭為自己辯護嗎?今天的特色社會,差不多無官不貪,官越大錢越多,人家不是照樣鼓吹政策完全正確成就無比巨大嗎?這么多股票,自己成立個什么投資銀行,直接吃下有誰知道啊?至于收入,發獎金、補助、業務費、留人才、股票激勵、與國際接鬼等等各種借口都理直氣壯,有什么不好意思的。最后賤賣被罵,現在洋大人的銀行又這樣倒霉,還不是更加難堪嗎?
按照特色精英的算盤,本來農行也要賤賣,沒想到洋老爺鬧危機,把這事給弄黃了。建議農行官員解放思想,大膽嘗試,提高自己的收入,與其他銀行看齊。至于多出的股票,送官員送自己都可以。
柳鯤鵬
http://blog.sina.com.cn/quantum6
2009-11-10
關鍵字:銀行 賤賣 洋人
簡介:為什么好好的銀行,非要借引進戰略投資者賤賣給洋人呢?現在這些洋大人的銀行也因為金融危機而瀕臨崩潰的邊緣,或者已經倒閉,不知道這先進生產力、管理、經驗等等都在哪里呢?根據某學者轉換的朋友親身經歷,原來是銀行某些官員為了提高自己的收入,而想出來的忽悠花樣。其實用不著這樣,完全可以留給自己嘛,名目那就多了,反正愚民們也搞不明白。建議還沒有賤賣給洋人的農行主動與這些銀行待遇看齊。
話說前幾年特色精英鼓吹“引進戰略投資者”,以約十分之一的價格,把大量國家銀行資產以股票名義賤賣給洋人。理由是什么呢?當然是老一套,打著改革的旗號,引進管理、經驗、國際化。但是賤賣股票算什么事?爾等不是吹噓政策如何正確成就如何巨大嗎?那還要引進外資干什么,去買外國銀行啊。本來外國銀行在中國沒有網點,根本無法同國內銀行競爭,現在可好,一下子就擁有了遍布全國的網點。這就叫金融殖民地吧。
當然了,如果說賤賣了股票,真的引進了什么先進管理經驗,把銀行開到發達國家,也算是能交差了。昨天還興旺的票主資由世界突然爆發了金融危機,而這些要接鬼的代表先進生產力的戰略投資者,困難的困難,崩潰的崩潰,倒閉的倒閉,不知道他們的戰略價值是什么呢?難道制造金融危機、陷入困境、倒閉崩潰就是中國銀行業要引進的先進經驗?為了挽救這些銀行,西方各國以多種方式國有化,這不是走飽受攻擊的“封閉僵化的老路”、“回頭路”嗎?這究竟是為什么呢?
某學者講了一個揭露真相的故事。他轉述了一個記者朋友的親身經歷,大體如下:
在一次關于引進戰略投資者的大會上,招商銀行頭目表示“沒有必要”。建行頭目以“飽漢不知餓漢饑”的酸溜溜的口氣諷刺說,你行啊,一年拿個幾百萬幾千萬,當然不需要引進戰略投資者了,可是俺呢?
這個問題提得妙。從某些人的話中,可以清楚的得出一個結論,原來引進所謂戰略投資者,就是為了給自己拿高工資找個借口。但就是在這里,吾就搞不懂了:拿高薪在今天的社會是每個人都盼望的,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只有賤賣國家資產給洋人,才能給自己找到借口嗎?非要拿這個臭名昭著的名頭為自己辯護嗎?今天的特色社會,差不多無官不貪,官越大錢越多,人家不是照樣鼓吹政策完全正確成就無比巨大嗎?這么多股票,自己成立個什么投資銀行,直接吃下有誰知道啊?至于收入,發獎金、補助、業務費、留人才、股票激勵、與國際接鬼等等各種借口都理直氣壯,有什么不好意思的。最后賤賣被罵,現在洋大人的銀行又這樣倒霉,還不是更加難堪嗎?
按照特色精英的算盤,本來農行也要賤賣,沒想到洋老爺鬧危機,把這事給弄黃了。建議農行官員解放思想,大膽嘗試,提高自己的收入,與其他銀行看齊。至于多出的股票,送官員送自己都可以。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heji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