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奉私這桿旗不能構建和諧社會
是高舉“天下奉私”這桿旗,還是旗幟鮮明的倡導“天下奉公”這桿旗,是推進政治體制改革,深化公有制進程的努力,究竟會邁出多大的步伐,是能不能真正構建和諧社會的關鍵問題,這一關鍵問題,不僅國際媒體深感興趣,就連關心時事的中國老百姓也都多有期盼?! ?/p>
在高舉什么旗的眾多紛紜議論之中,如果執政黨、政府,繼續實行全方位的推進私有化,情況就會完全不同。這表明執政黨中途己徹底轉軌,放棄了自己建黨時的初衷和宗旨,扭轉了長期以來,以推翻私有制、消滅剝削制度,建立公有制,而昭示天下的傳統形象。
更嚴重的是,執政黨、政府失去了公有制這個安身立命的執政之本,執政黨、政府不得不把自己執政的合法性,盲目的建立在一個虛假的,所謂的GDP經濟增長之上。
但是“天下奉私”這桿旗,它與公有制這個磐石相比,其市場經濟猶如起伏不定的江海。歷史的常識告訴人們,所謂的市場經濟是不可能只有漲潮,沒有退潮的,只有繁榮,而沒有衰退,無論所謂的GDP經濟增長的多么出色,到了一定階段必然出現低潮。
綜觀天下世界,由于經濟的波動,導致執政黨下臺和政府更替的事例早已司空見慣。在經濟遇到困難的時候,人民有權力要求一個搞不好經濟的政府下臺,包括那些未必對經濟困難負有直接責任的、但卻碰巧在位的執政黨、政府。
因此,對執政黨、政府來說,把經濟增長當作自己安身立命之本,無疑是在把執政黨的命運,押賭在了變換不定的某一事物之上,極大的增加了執政黨、政府自己未來地位的不確定性。
這并不是說在政治改革戰線上毫無作為,至少在權力移交、干部任免、懲處貪污、權力分享等方面,相關的制度做法正逐步驅于正規化。這些進步自然是可喜的現象,然而言論上日趨嚴密的管制,對于民間維權組織等團體的打壓、前腐后繼、分配不公、權為己所用、利為己所謀等吏治敗壞問題,也讓老百姓無法過度樂觀?! ?/p>
政治體制改革爭論的核心問題在于,或曰可以歸結于,是高舉“天下奉私”這桿旗,還是旗幟鮮明的倡導“天下奉公”這桿旗,取決于最高層的真正態度上?! ?/p>
推動高舉“天下奉私”這桿旗,到底是延續政權的手段,還是作為政治的理想,或是執政黨的最終要被實現的目的?恐怕尚沒有認真負責的想到或明朗過,或左燈右走?! ?/p>
從改革教造勢至今所出現的論述,恐怕難以得出明確無疑的答案。但由理論的精神去推敲,真正意義的高舉“天下奉私”這桿旗,還是旗幟鮮明的倡導“天下奉公”這桿旗并非是改革教要處理的核心問題?! ?/p>
在三十年經歷高舉“天下奉私”這桿旗和動蕩的中國老百姓,逐漸失去了對所謂假的社會主義的熱情和理想后,假的社會主義這個西方舶來品,只能或必須再加上一個所謂的“中國特色”來進行包裝,才得以勉強維系其改革教的合法性;然而在改革教改裝的外殼之內,還必須再換上一個所謂的“中華民族偉大的復興”這個本土核心內容,才有可能讓改革教去凝聚社會的認可,并確定其改革教的統治地位?! ?/p>
高舉“天下奉私”這桿旗,同時又提出的“小康社會”目標,至今仍然被改革教奉為圭臬,而社會主義“特色化”的結果,更使得中國傳統學問,在改革教的默許與鼓勵下,演變為一股所謂的國學熱。
順著傳統國學熱思想的邏輯,“小康”僅僅只是“天下為家,各親其親,各子其子,貨力為己”的次理想社會,是“大道既隱”后的無奈,它并不符合倡導“天下奉公”這桿旗中的“中華民族偉大的復興”所應有的氣魄?! ?/p>
中華民族傳統的理想社會,應該是倡導“天下奉公”這桿旗,實踐“天下為公”的“大同境界”,“選賢與能,講信修睦;盜竊亂賊而不作、外戶而不閉”的仁政?! ?/p>
國學與現代憲政固然有一定距離,可是“東方有圣人出焉,西方有圣人出焉,此心同,此理同。”
清儒徐繼畬在評論美國憲政體制和開國總統華盛頓時,已經直覺地感受到這與儒學追求的理想有契合之處,“推舉之法,幾于“天下為公”,骎骎乎得三代之遺意焉?!薄 ?/p>
要構建真正的、名副其實的和諧社會,假若仍然以小康為執政黨、政府之目的,因此關于倡導“天下奉公”這桿旗中的“大同境界”的期待,恐怕大有“陳義過高”之嫌。
改革教們日復一日的“特別是”的高舉“天下奉私這桿旗”,這與真共產黨人所倡導的“天下奉公”這桿旗,絕對是水火不相容的,它是你死我活的階級矛盾,是一個階級失敗了,一個階級勝利了,這就是中華民族幾千年來的文明史,知道這是誰說的嗎?
執政黨、政府對老百姓的小小要求,是否應給予一個較明確的階段性答案,要么高舉“天下奉私”這桿旗,修改黨章,取消奮斗宗旨,要么如真共產黨人所倡導的那樣,旗幟鮮明的高舉“天下奉公”這桿旗,徹底推翻私有制、徹底消滅剝削制度,建立以公有制昭示天下的真共產黨人的傳統形象。
但是問題并不會因此而消失,倡導“天下奉公”這桿旗,其中的“大同境界”中的“天下為公”才是真正的“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天下為公”才是真共產黨人,執政黨、政府的題中應有之義,向現代化轉型的執政黨、政府,在下一階段,依然須回答老百姓的這一大是大非原則問題,絕不可含含糊糊、含而不露、含糊其詞、或含糊不清的回避考題?! ?/p>
注意:改革教日復一日的“特別是”的高舉“天下奉私”這桿旗,人為的擴大社會不安定因素,繼續拉大公、事、企退休待遇,人為的分裂社會各階層,讓事轉企退休高工或職工,繼續處于社會最底層的惡劣行徑,是絕對不可能構建和諧社會的。
聲明:本人屬非中共黨人中的一名小小老百姓,但這三十年,又賣矛,又賣盾的自相矛盾吹噓現狀,己愈演愈烈且日益加劇,讓老夫實在不忍再看下去,故撰系列小文,以示建言。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