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大民主,深受網民歡迎。但現實“刪帖”現象又讓人不甚滿意。尤其莫名其妙的“刪帖”,遭人憤恨。現將本人剛在騰訊網遇到的一次“刪帖”故事寫出,以資交流。
我幾乎每天都跟帖參于鳳凰臺的“時事辯論會”,以散布自己的觀點。與此同時將帖子放到自己的QQ空間上。11月6日的辯題和跟帖如下:
1106辯題:國際流行恐華癥,中國需要反思嗎?
就愛挑鳳凰辯題的毛病,希望鳳凰反思。
國際流行恐華癥嗎?有一幫反華勢力總在散步“中國威脅論”,為了升溫度,猛報李光耀言論,搞點民意測驗,再組織幾個辯論會,大肆渲染“都在恐華啊”,“非常流行啊”,這就是“推波助瀾”!所以辯題應該改成“又有人宣傳中國威脅論,中國該怎么應對?”
用“反思”也不妥,好象預定我們錯了,是乎中國就是威脅別人了,該檢討了!?
至于論題和選項,往往不匹配,讓人無法選。我們沒有威脅別人,干嗎認錯(反思)?我們當然需要不斷思考“如何塑造和平崛起形象”,我選那個?更何況如[光膀子]網友所說“中國人需要反思,是自己進步的要求,跟國際上是否流行恐華癥、是否流行豬流感等沒有必然的聯系。”
當我把此帖轉到騰訊網QQ上時,總審查不通過,示曰“有敏感詞匯”。我反復修改可能的“敏感詞匯”,如恐華癥、“中國威脅論”、李光耀、“反思”等,都無效。 好在帖子不長,最后讓我試出來了,把“反華”改成“反中”就通過了。
讓我納悶,“反華勢力”這個常用的、揭批敵人的詞語,怎么能算“敏感詞匯”呢?又為什么“反中勢力”不算“敏感詞匯”呢?
啊!我努力想,想出來了:騰訊網是“可以反中”,“不能反華”。也就是說,中國,即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可以反的;而中華包括了臺灣、海外華人,不能都反。反中的,華人不少,如騰訊人,所以不能反華。“反華”就成了“敏感詞”,刪帖;“反中”便順利通過!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