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危機、通貨膨脹、貨幣貶值等等,都在推動民間資本尋求資產保值的方式,最終將民間資本推進住宅市場,受中國房地產政策影響,投資房產成為全球經濟蕭條時期為資產保值的唯一途徑。
正因為投資需求的過盛,推動了投機需求的產生,自98年房地產調控政策開始,在2003年后不斷推動房價暴漲后,中國樓市的投資與投機需求就在逐漸主導市場,并主導房價,最終演化成當前有近50億平方米房產在炒家手中的市場狀態,整體房價也隨著炒家的頻繁買賣而不斷暴漲,徹底顛覆了樓市的穩定性。
在當前的炒房大軍中,溫州炒房團以2003年后開始進軍樓市,在全國各地瘋狂炒房的舉動,以及2009年6000億民間游動資本一舉瘋狂入市的行為,在媒體與輿論中,被推介成為了主力軍,總體估略一下溫州炒房團在當前樓市中的炒房資本總量已經超過萬億,對房價的推動是一股不可低估的力量。
據數據顯示,目前全國住宅建筑面積已經高達90多億平方米,按國家統計局年鑒數據2009年上半年全國平均房價已經超過4500元計算,整體房產價值已經高達40萬億,而溫州炒房團的資本總量在房產市場中的比例僅僅不足3%,對整體市場的影響即便有,也不是很大,可見真正消化掉近50億平方米房產的更多資本來源于其它資本。
談及其它資本,第一要講的就是2009年一季度充斥在市場交易中的銀行與開發商之間的假按揭,這一部分資本在上半年的信貸數據中可以得到,至少有2.5萬億以上,這部分資本占據全國房產總值的10%左右,是上半年樓市回暖的催化劑,也是房產空賣空賣中遺留下來的隱形存量,為今后供需格局的改變留下了伏筆。
刨除上述兩項投資與投機需求,當前炒房大軍中更大一部分來自于民間資本,這部分人就是城鎮居民,受限于當前經濟結構下,民間資本除去房地產外沒有更好投資空間,民間資本投資房產是當前房產投資需求的一個主要因素,溫州炒房團就是活生生的鐵證,而真正的炒房群體遠遠大于溫州炒房團的資本總量也是不爭的事實。
到此可以看出,盡管有政策的刺激,有天量信貸對房地產業的沖刷,實質上講,當前炒房的主力軍還是民間資本,推動房價暴漲的也是民間資本,但民間資本的組成成分卻是錯綜復雜。
根據1979年-2008年的全國人均收入數據可以看出,城鎮普通人群因收入低下導致的購買力受限,無法進行房產投資與炒房行為,真正炒房的人并不是城鎮普通居民與工薪層,也就是說真正的城鎮居民手中并沒有盈余資本來進行炒房。
鑒于各大城市炒房現象與投資需求的真實狀況,民間的調查也許更為真實,自從29套房的官員落馬,到8套房的干部曝光,我們可以看到,樓市中的真正投資需求來自于政府官員,重慶打黑的捷報告訴我們,全國上下7000萬公務員,其中腐敗分子的數量已經難以估計,而當前各地的很多公務員,每個人兩三套房并不為奇,除去他們有著福利分房的待遇不說,他們拿著納稅人的錢,還要收著納稅人賄賂,他們的灰色收入多半用于投資房產,這才是當前樓市投資需求的主力軍。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