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文化的困惑
橫舟
我記得小時候,看過的一些書,如:巴金的家、春、秋,矛盾的蝕三部曲,還有魯迅的主要著作等,給我留下的了非常深的記憶。以至于后來的文學創作,在很長一段時間里面受其影響。直到后來,接觸了西方現代主義文學以后,才逐漸的從那些作品中跳出來。
西方現代主義文學,以它驚人的魅力和作家的天才,吸引了我,但同時又回過頭來,再自己的民族文化中尋找相同時期的文化精華。結果令人失望,發現我們的民族幾十年來沒有文化。是什么能量有那么大的力度,可以使一個民族沒有精神呢?
就在我們徘徊欲解的時候,國家又陷入了另一場災難之中。三十年,使中華民族的精神徹底墜落,中國的傳統文化灰飛煙滅。使我們真正的見到了人類生存的本質,細細的體驗了人類的丑惡一面。
目前,我們被投放到社會,或者說人類的谷底,徹底的反思幾千年來的古老文化。這種心境使我們無法準確的面對歷史,面對人生,面對人類社會的發展。使我們本來就空無一物的內心,僅有的一點熱情,此刻,也蕩然無存。
面對國際社會的迅猛發展,面對人類社會的精神家園,我們怎么了,是我們落后了,還是本身品種出現了問題?文化的意義又何在呢?幾千年呀,我們的祖先,用多少代人的鮮血和生命,鑄造的華夏文明,怎么就能在頃刻間灰飛煙滅了呢?
我們通常所說的文化永恒又在哪里呢?什么才是真正的民族文化本源呢?文化對于人類社會的具體價值又在哪呢?文化本身的深刻意義又是什么呢?什么才是真正民族的文化內涵呢?難道文化真的向當前社會那樣,也是人們為了達到個人私利的一種途徑嗎?困惑了,我們徹底的困惑了。
摧毀了舊的道德規范,建立起“新的”沒有道德的規范,話不能這么說吧?可是幾十年來就是這么做了。沒有了真、善、美,冠冕堂皇、趾高氣揚的弘揚起了假、惡、丑。一切惡、壞有理,一切善、好都是打擊的對象。而大家都做睜眼瞎,這就是打著光面堂皇的旗號,所建立的社會?
好話說得再好沒有,已經窮盡了言辭。壞事做得再絕不過,已經沒有再壞。以國家的機器為刀俎,以黎民百姓為魚肉,冠冕堂皇的行使集權于現代社會。腐敗必然殘民,置百姓水火于不顧。可是那些文化精英呢?難道他們都在裝聾作啞?難道這個民族就真的沒有了靈魂?
戶戶有冤情,人人喊不平。就算是為了自己的私利,何苦營造出這么一個鬼域般的社會出來?難道幾千年的傳統文化,就沒有一點能約束的力度?難道幾千的文化,就沒有一個繼承人能為之闡述代言?中華民族就真的到了無可救藥的地步了?就沒有能力呈現出來真正的精英,以救民于倒懸?
幾千年的民族文化,所面對的是一個幾十年的短暫時期,難道那美麗和輝煌,就真的已經煙消云散,斷子絕孫了?連一個看破此局的精英人物都呈現不出來了?這都是為什么呢?是什么原因使我們作為人的意識完全的喪失了呢?
文人那風骨呢?那面對刀口勇于舔血的豪言呢?那忍受風餐露宿,甘愿滿街乞討也不放棄的激情呢?那不畏處以宮刑,也要秉筆直書的氣節呢?那天子呼來不上船的豪放呢?那忠言直諫,沉入汨羅江的英魂呢?都忘了,還是都丟了?要不就是都賣了?
破敗,是個難以接受的現實。面對家庭的破敗,可以重建。面對國家的破敗,可以重振。面對民族文化的破敗,你能干什么?六十年的黑洞,難道還要走下去?摸著石頭過河,這輛盲人騎瞎馬的政治列車,禍國害民的還要走多久?文化上,又怎能泯滅著良心,不拍墜落民族精神,摸著石頭過河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