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篇引起廣泛關注,不到半天就有上千網友點擊,有人支持,有人質疑,尤其是一家網站將標題改為“黨委兼紀委書記實名舉報一把手的真實經歷”,進一步觸動了我的話匣子?! ?/p>
這些真實經歷寫出來,肯定比肥皂劇更精彩,更有認識價值。何況不寫,對本單位職工也無法交代。在不影響查處,不暴露關鍵線索和證人的前提下,我愿將一年來走過的迷宮,完整地呈現給網友,希望大家能感興趣并從中受益?! ?/p>
這里,我鄭重聲明:文中提到的人和事,本人承擔全部法律責任。歡迎隨時對簿公堂,更歡迎在網絡的陽光之下討說法。
有國企參股的前三年
儀征怡華商貿發展有限公司,前身是中石化下屬的儀征化纖怡華商貿發展有限公司,是2003年中石化首批改制的55家企業之一?! ?/p>
前三年,公司的第一大股東是儀化公司,共持股四百多萬。儀化派一位處長代表儀化行使股權?! ?/p>
前三年公司有比較完善的法人治理結構,有按期召開的股東會,有必須考核完成的《三年發展規劃綱要》,有公司內部權力制衡的構想和實踐。經營班子一旦出現大的矛盾和分歧,儀化公司領導就會出面協調,及時解決。這三年公司的整體運作,是比較規范的。比如按儀化領導的要求,公司一把手一般不插手具體事務,重點是抓公司的發展規劃、經營的督促和監督。比如年終向一些單位和領導發“公關費”或稱“辛苦費”,都是以單位的名義,由職能部門造表,公司領導班子分簽存檔。
這三年公司共實現凈利潤2166.9萬元,分紅達1122萬元。平均每年實現利潤達七百多萬元。職工收入加上每年的分紅,甚至超過了母公司儀化。
沒有國企參股的后三年
2006年4月,國有股退出,現任一把手孫玉宏上任后。上一屆的規矩被一項項地打破。首先是公司《三年發展規劃綱要》的約束力沒了。上任時提出的贏利目標,不完成就不提了,反正沒人考核。二是把監事會主席所在的單位“分流”了。三是經營班子會一年多不召開,班子實際上名存實亡。四是一把手“親自”抓工程。五是年終向一些單位和領導發錢,都改為暗箱操作,免去了書記簽字的程序。至于是以個人名義還是以單位名義,送了多少,送給了誰?只有他自己知道了?! ?/p>
這三年在公司三年營業額和前三年差不多,毛利率也差不多,上繳利稅也沒有增加的情況下,一共只贏利六十多萬!
大酒店?大黑洞?
本公司東園飯店,于2007年實施裝修改造。股東會通過的決議為280萬元,要求上浮最多不得超過10%。工程立項后,孫提出要“親自負責”。
土建招標時,就有職工反映,說工程隊是孫找來的,不怎么樣。我說反正要招標評標,讓那些有實力有信譽的,一塊競爭就行。但評標時,好單位都沒有見到,中標的是一家村辦公司。工程質量極差,酒店剛開張屋頂就漏水!衛生間下水管四根并一根,造成堵塞?! ?/p>
采購也是如此,如38萬元中央空調,中標的是一家地址都難找的代理公司,門面象個維修鋪。空調從來都是賣家負責安裝,可買這家38萬元空調,他自己設計,自己變更設計,卻要加付5萬 “安裝費”!
更荒謬的是,工程花費完全失控。問花了多少,具體經辦人和孫都說“不知道”!但職工中卻在傳言,說花了四五百萬了!我感到非常震驚,重新蓋一座飯店才花多少?突破這么大的投資,為什么不開股東會?我就此事問孫,他說:如果超了,就要現場經辦人和后期參與采購的一位科長寫檢查。然而,兩人都說自己沒責任,至今都沒有寫。(待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