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與宗教的辨證關系考量
——兼答紅色清教徒評議
宗教和政治是什么關系?宗教有教主、有信條、有儀式、有場所,基本目的就是管理好個人和眾人的生活。政治也是管理眾人的事。西方歷史上之所以稱政教合一,是因為政與教管理眾人的指向是一致的。不止是經濟基礎發生變化了,才有馬丁路德改革。是有了馬丁路德改革,改變教皇的獨裁及教會的黑暗與腐敗,讓每個人都可以親近上帝,這才有了所謂獨立自由,在這個前提下,才有文藝復興、啟蒙運動,而后者才促成了科技飛躍,人類進而進入到科技主義崇拜的時代,科技主義崇拜也可說是一種類宗教。西方世界基督教信仰保持相當比例,而科技宗教即科學主義占據了大半江山,成為新的宗教,盡管不同于以往宗教,但對人的控制不下于宗教。這就是馬克思說的商品時代的人類勞動的異化。人類同時成為宗教和科學的奴隸。這就是真實的科技主導的全球物質世界的基礎。我們是在學習崇拜科技中轉換判斷標準。
中國歷史傳統,其實儒家思想被統治者歪曲利用為統治人民的宗教,實現了政教合一的家天下奴役社會。在這個社會中,多數人是在儒家價值系統下走完一生的。而一部分則走向道家、佛家等宗教,也是人生價值的一種選擇。其實各種宗教與政治結合時本質沒有什么不同,就是理念也是大同小異,也是內容表述上和展現形式上有差異,其核心理念是統一的。只是后世根據不同的展現人群在史書中分開類,就好像他們信仰本質和核心理念是涇渭分明的,其實那是對歷史文本的誤讀。儒釋道都不過在心上做文章罷了:儒家以恕,佛家以如如真心,道家以靜心,都是返回真心之善、之仁、之慈悲。基督教又何嘗不是在心靈上作文章呢?還不是愛心嗎。不是因為物質富有與匱乏而信仰,宗教就是心跡展示的舞臺,有心就有宗教。要不今天的科技怎會成為類宗教的科技主義呢?我們盲目套用宗教分離、政教合一諸如此類的西方理念,未必就是解決宗教問題之道。因為宗教與政治從來就沒有分過家。二者一直如影隨行,如中國陰陽一樣,陰陽是不可分割的,二者一體相抱,因為宗教是解決心靈問題,而政治是解決肉身秩序的。而心靈與肉身何曾分離過,又如何能分離?分離就是死或生的轉化。
即使富強如美國,也不是照樣信仰宗教嗎?信仰宗教與否根本不在資改派做得如何,因為內因在人心中,人心中有個洞,沒有信仰心靈就無法安頓,相反心中有信仰,心靈安頓下來,即使如毛澤東時代之生活拮據,也照樣活得精神。信仰是必須的,過去我們有儒釋道,毛時代有毛澤東思想,資改派是改掉了人們信仰才落得大家沒有安全感的。
近二十多年來,之所以信仰魚龍混雜出現于中華大地,連官方也開始在無神論語境下尋求核心價值體系的建構,其實都是想解決信仰問題。但信仰是需要有繼承的,儒釋道不就返潮了嗎?外來的耶穌教不是也大行其道嗎?這就是信仰傳統的力量。為什么法輪功得不到官方認可,是與執政黨的信仰傳統沖突的新角色,沒有歷史力量就是反動的。
執政黨的信仰歷史雖然沒有儒釋道長久,但作為信仰力量結合武力確立起來的政權自然要為自己新傳統確立執政之基。毛澤東時代出現信仰毛澤東現象,不是偶然的,是必然的,這就是新信仰傳統之基確立了,至于繼任者用改革開放學習西方科技進而信仰科技主義弱化毛澤東思想信仰,那也是歷史必經歷的全球科技主義大潮的產物。但科技主義不可能完全取代心靈信仰之基,這就出現了基督教熱和毛澤東思想信仰回歸。
基督教信仰,單純從宗教角度說沒有什么不好。但是宗教與政治存在的天然聯系,就必然在政治上有反映。尤其是在國家政治盛行的年代,有些國家以推行自己的價值標準為己任,例如美國就在宗教信仰自由和人權民主在全球布局,伊拉克倒下了、阿富汗倒下了。中國也與北朝鮮、伊朗一同被列為邪惡軸心國家。所謂邪惡軸心就是信仰傳統和他們不一樣,連同配套的政治制度差異,而又生產殺傷性核武器,就自然被列入邪惡軸心了。
去年的08年憲章派就是有群眾基礎才敢于提出自己的方案的,那它的群眾基礎是什么?一則科技主義信仰分子、一則是基督徒、一則就是受傷害對現政權不滿的民眾。否則單憑洋人在后邊支持,他們也不會貿然行動的。
紅色清教徒認為筆者是單純敵視基督教而采取的立場,其實是誤解了,我倒希望在沒有國家政治差異下選擇信仰基督教,因為我認識的基督徒朋友還都是值得我尊敬的人。但站在國家政治立場上來說,宗教就是政治問題,就是族群生存空間的問題。這也是當年為什么毛主席提出政治掛帥,階級斗爭為綱。政治掛帥就是解決思想立場問題,以階級斗爭為綱就是鞏固新信仰傳統的必要舉措。現在看來他當年言論指導的行動是如此的必要,又如此的深刻。基督教在共產黨執政情況下,絕不會得到更大的發展空間了,因為這事關執政基礎問題,因為這事關思想立場問題。一個強調骨干都信仰共產主義社會,怎么會任由天國不斷地取代共產主義呢?
政教分離,是科技主義占有半邊信仰江山才出現的事物,那不是沒有宗教了,是新型宗教信仰在政治比重中占據優勢了。這種局面是西方科技發展的產物,而這股潮流還在繼續蔓延。科技主義不就在削弱共產主義信仰空間嗎?看看學理工的,還有多少黨員是共產主義信仰者就一目了然了。在心靈信仰爭奪戰中,毛澤東思想削弱與基督教大發展是同一事件的兩個方面。這個矛盾伴隨毛澤東思想信仰的回歸會越發激烈,而作為執政黨存在合法性依據的毛澤東思想天然就占據了政治優勢。不是我攻擊基督教與否的問題,而是基督徒必然面臨歷史時期的三武一宗滅佛類似事件。而六十年大慶毛澤東思想信仰的回歸和科技主義的踏步(無自主創新能力),必然造成信仰空間的矛盾激化。而美國為首的基督教信仰背景世界會支持中國三千萬基督徒的信仰自由,必然會訴諸政治或武力的解決,這種潮流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
一廂情愿的信仰自由、政教分離、宗教與教育分離等措施只能是削弱執政黨執政能力,因為他的政治信徒正在走上另一個國度。這就是政治與宗教矛盾,必然引發壓迫與反抗的人類悲劇。我的《中國的基督信仰者在迅猛增長》一文,本來題目是《政治掛帥與經濟掛帥差異下的美國強大與中國肥大》,編輯換的題目,倒是凸顯問題更重大了。
一但中美矛盾激化,中國美派基督徒會支持自己的執政黨嗎?這也是我在百度簡單搜索基督徒數量關心的問題。
附:http://www.wyzxsx.com/Article/Class22/200910/108817.html
紅色清教徒:沒有從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這個角度去描寫。試想,如果沒有三十年資改派的折騰,把老百姓弄得一點安全感都沒有,還有幾個人還會去信教啊?
所以,單純攻擊、敵視某個特定的宗教不符合馬克思主義的宗教觀。實行信仰自由、政教分離、宗教與教育分離的政策,使宗教成為純粹的個人私事,同時普及辯證唯物主義和科學文化知識,保障每個社會成員的生存權和發展權,消除宗教產生和發展的土壤,這才是社會主義國家對待宗教真正要做的。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