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產黨是有人組成的,所以說共產黨的思想由什么決定,實際是說共產黨人的思想由什么決定。說共產黨人的思想由什么決定,實際是說人的思想由什么決定。關于人的思想形成或決定問題,毛主席有過論述。在《實踐論》一文中,毛主席說:“在階級社會中,每一個人都在一定的階級地位中生活,各種思想無不打上階級的烙印。”,“階級”就是不同的利益集團,利益相同的人組成一個集團。利益不同便出現不同的集團。利益相同,就是經濟地位相同。階級地位或經濟地位,就是所處的一定的客觀環境。也就是說一定的客觀環境決定了人的思想。也就是客觀決定主觀。關于客觀與主觀的關系,毛主席在《矛盾論》中又說:“我們承認總的歷史發展中是物質的東西決定精神的東西,是社會的存在決定社會意識;”這都是說:總的說是物質決定精神,存在決定意識。
那么,共產黨人的思想——即為人民服務的思想是怎樣形成的?是怎樣的客觀環境,決定了共產黨人為人民服務的思想的呢?回顧共產黨誕生到奪取政權的過程,就會明白共產黨為人民服務的思想是怎樣形成的。就中國共產黨而言,當時中國所面臨的客觀實際是:清朝末年,清朝政府腐敗無能,國弱民窮,外敵入侵,妄圖分裂我國,中華民族處在水深火熱之中。孫中山奮起反封建,推翻帝制,成立中華民國。但政權被袁世凱篡奪,以至軍閥混戰,民不聊生。一些進步青年被這種客觀環境所迫,探求救國救民的道路。俄國一聲炮響,給我們送來了馬列主義,進步青年看到中國的希望,看到世界革命的前途,就是在世界上實現共產主義。即只有按照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去做,才能實現共產主義。只有實現共產主義,世界才能真正實現和平,才能建成真正的和諧社會。于是在共產國際幫助下,開始成立共產黨組織,1921年7月中國共產黨成立。
于是中國共產黨開始發展黨員,壯大隊伍,帶領勞苦人民與反動階級進行斗爭。發展、帶領的理由就是只有共產主義才能徹底拯救人民、國家、民族。絕大多數黨員都是受剝削、壓迫者,他們渴望改變自己的地位,當然也就最容易接受共產主義思想。共產黨要革命,必須依靠人民,沒有人民的堅決支持,革命就絕對不會成功。要帶領人民革命,必須為人民服務,必須沖鋒在前,撤退在后,吃苦在前,享樂在后。共產黨也正是如此,才獲得了廣大人民的堅決擁護和堅決支持,才奪取了政權。
總之,共產黨或共產黨人思想的形成,完全是一定的客觀環境造成的,沒有一定的客觀環境所迫 ,就絕對不會形成革命的思想,這是物質決定精神,存在決定意識的結果。這種革命思想形成后,促使共產黨員必須緊緊的依靠人民群眾,為人民服務。這就是在一定的條件下,精神對物質,意識對存在具有的反作用,即共產黨積極領導人民革命,并在其中起到的積極模范帶頭作用。先是物質決定精神,存在決定意識,后是精神對物質,意識對存在的反作用。物質決定精神,存在決定意識如火車在動力的驅動下前行;精神對物質、意識對存在的反作用如火車的慣性,雖然不給動力了,但火車依然會自動前行一段路程。但這反作用是暫時的,不能長久。長久的依然是“動力”,依然是物質、是存在。
共產黨奪取政權后,由于客觀環境變了,也就是“動力”變了,物質和存在變了,所以共產黨的思想也就必然隨之發生了變化,就是人們所說的“人的思想隨著生活的改變而改變”。毛主席說得最直接、最深刻,就是“他們作大官了,要保護大官們的利益”,就是“許多地方的領導權已經不在工人、農民手里”,也即不在為人民服務了,不是革命之初的沖鋒在前,撤退在后,吃苦在前,享樂在后了。蘇聯、東歐一切的共產黨之所以都完全變質了,中國共產黨也在向完全變質方向迅速發展,就是因為新的物質決定了新的精神,新的存在決定了新的意識。就是共產黨自己掌握政權的客觀環境——獲得物質利益的環境(這是物質的,是一種存在)決定了共產黨的精神和意識不在為人民服務,而變成為自己服務了。這樣的精神、意識反作用于環境或存在,就是用為自己服務的思想來指導自己所做的一切。于是導致共產黨必然向人民的反面走去。
就因為共產黨奪取政權后,由于客觀環境、物質環境、存在的環境變了,導致共產黨的思想也必然隨之發生變化,于是社會主義越往后搞得越不好,根本原因毛主席看的最清楚“正確路確定之后,干部就是決定的因素”。老百姓也看得最清楚“家看家,戶看戶,社員看干部”,“只有落后的干部,沒有落后的群眾”。民主革命,是共產黨為人民服務,所以取得勝利;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是共產黨不為人民服務,于是失敗了。中國為什么要“改開搞”,要實行私有制,不就是共產黨在集體里沒有積極性,為自己干有積極性嗎?不是再清楚不過的說明“共產黨不為人民服務了嗎?
共產黨人樹立的為人民服務的思想,如何才能不會改變呢?也即如何才能解決其發生變化的問題呢?共產黨說靠黨內整風,靠黨內正確思想與錯誤思想的斗爭來解決。但依據矛盾對立統一規律是不可能解決問題的。矛盾對立是指矛盾雙方的斗爭;統一是指處于一個統一體里,矛盾雙方在一定的條件下相互轉化所處的地位。對立是有條件的,對立雙方的每一方的出現都是客觀決定的。如共產黨與國民黨就是一對矛盾,但共產黨人和國民黨人的思想都是一定的客觀環境決定的。客觀環境變了,也都會隨之發生相應的變化。矛盾雙方在一定的條件下相互轉化所處的地位,缺少一定的條件,也就不會發生所處地位的變化。也就是缺少共產黨緊緊依靠人民群眾,為人民服務這個條件,和國民黨堅決與人民為敵這個條件,所處地位的變化就不會發生。這也如雞蛋變成小雞,必須一定的溫度,缺少一定的溫度,就絕對變化不成。所以共產黨與國民黨這對矛盾,是一定條件下的產物,兩黨的思想的形成也是一定客觀環境的產物,兩黨對立雙方所處地位的變化,也必須一定的條件。所以,一切都由客觀決定,共產黨要靠黨內整風,靠內部的矛盾斗爭來解決問題,是不可能解決的,因為違背了辯證法,違背了客觀規律。
總之,在人們心里,共產黨人的思想,好像樹立“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后,就不在起變化了。實際絕非如此!所以讓共產黨為人民掌權,為人民服務,缺少一定的條件是絕對不行的!國民黨壓迫人民的行為,如何被消滅的?是共產黨帶領人民將其消滅的!所以要使共產黨人為人民服務的思想不會改變,也必須由人民起來強迫之!無此強迫,就一定會發生變化!由此我們完全可以推斷出:哪里人民在真正的強迫——即真正有力的監督,哪里的共產黨就會為人民服務,哪里沒有人民在真正的強迫——即真正有力的監督,哪里的共產黨就不會為人民服務,就一定要腐敗!這里說的是一般情況,絕不指特殊情況。
所以哪里需要共產黨為人民服務嗎?那就帶領人民起來,勇敢的監督吧!人民真正監督之日,必是人民真正幸福的開始!人民監督萬歲!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執中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