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國六十年了,恰好可以分成兩個三十年。而現如今主流和支流宣傳也都是分為前三十年和后三十年。
據不確切統計國民總產值是
1949為557億元,1950年為683億元,1951年為820億元,1952年為1015億元,1953年為1241億元,1954年為1346億元,1955年為1415億元,1956年為1639億元,1957年為1606億元,1958年為2138億元,1959年為2548億元,1960年為2679億元,1961年為1978億元,1962年為1800億元,1963年為1956億元,1964年為2268億元,1965年為2965億元,1966年為3062億元,1967年為2774億元,1968年為2648億元,1969年為3184億元,1970年為3800億元,1971年為4203億元,1972年為4396億元,1973年為4776億元,1974年為4859億元,1975年為5379億元,1976年是5433億元。1977年是6003億元,1978年是5689億元。
據確切統計gdp是
1979年為6175億元,1980年為6919億元,1981年為7490億元,1982年為9894億元, 1983年為11052億元,1984年為12835億元,1985年為16242億元,1986年為18774億元,1987年為10920億元,1988年為13853億元,1989年為15677億元,1990年為17400億元,1991年為19580億元,1992年為23938億元,1993年為31380億元,1994年為43800億元,1995年為57733億元,1996年為67795億元,1997年為74774億元,1998年為79553億元,1999年為82054億元,2000年為89404億元,2001年為95933億元,2002年為102398億元,2003年為116694億元,2004年為136515億元,2005年為182321億元,2006年為209407億元,2007年為246619億元。2008年為300670億元
好像國民總產值不是gdp,其中應該有一個換算比例,具體應該怎么計算我不知道,所以只好有勞懂得的精英人士幫個忙了。
六十年來總共發展了多少倍呢?300670/557=539.8倍
其中前三十年比49年發展了多少倍呢?5689/557=10.21倍
那么后三十年比前三十年發展了539.8/10.21=52.85倍
顯而易見發展速度是很快,特別是后三十年比前三十年發展速度快了五倍有余,怎么能說后三十年不好呢?又怎么能說打算回到前三十年的生活狀態呢??
不過我有個問題,那就是這種算法正確嗎?
有人告訴我應該用可比價格計算,我不懂得什么咚咚是可比價格,后來才知道應該用一個不變的參照物進行衡量才有可比性。什么東西具備這樣的功能呢??美元?人民幣?英鎊?日元?馬克?都不行,任何貨幣都是浮動的,任何貨幣都不能作為參照物,就像太陽系中各個行星之間都不能作為參照物來判定基準,那么只好用太陽。
貨幣之間的太陽就是黃金了,用黃金作為衡量標準恐怕沒人說不準確了吧。
那么我們就把各個時期國民總產值或者gdp換算成黃金然后再比較,應該合理吧?
49年-79年黃金標價是沒有變化的,每克3.04元人民幣,如果誰有疑問,那么回家問問在那個年代去過市級銀行營業部的人們,大家都可以看見黃金價格的.
79年至今黃金價格是浮動的,所以只能是計算一下2008年的折合價了.2008年底黃金每克大約為190元人民幣.
49年可以折合為1.8322萬噸黃金
78年可以折合為18.7138萬噸黃金
2008年可以折合為15.8247萬噸黃金
我不敢作比較了,有人說我這是瞎算.我承認我是不懂,所以希望懂得的人能幫我解惑.
前三十年大學本科生畢業時每月工資為51元,第二年為58.50元.那時候學徒工的生活費第一年是18元,第二年是20元,第三年是23元,出徒以后拿一級工工資36元,第二年二級工42元. 以后過四五年可以漲升一次.
這是八類地區工資數.這種收入水平一直持續到89年.工資改革以后就不清楚了,因為沒有統一標準了.那時候工資每兩年調整一次,沒有變動是在65年到73年,所有人都沒有調整過,73年是文革后第一次調工資,78年是第二次,以后就很正常了.
那么可以換算以下當時的工資折合黃金數,只從本科生算算.剛畢業實習期51元,51/3.04=16.776克,轉正后58.50元,58.50/3.04=19.2434克.現在應該每月多少錢才能達到當時的水平呢??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