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樣的一個大背景下,更不由得對比出我的偶像我們共和國總理周恩來的偉大!
1)信仰堅定,為之奮斗終身!
周恩來生于中國內憂外患、苦難深重的年代,從小立志拯救中華。他在青少年時期,刻苦學習,探索真理,品學兼優。1919年積極投身“五四”愛國運動,創立進 步團體覺悟社。周恩來1920年赴歐留學, 確立了共產主義信仰,對此,他沒有任何的游移和反復,幾十年如一日地為黨工作,為共產主義事業奮斗,完全拋棄了個人名位和私利。從投身共產主義運動那一天起,他就說:“我認定的主義一定是不變了,并且很堅決地要為他宣傳奔走。”周恩來他的家庭并不是貧困的不能過了,他放眼的是四萬萬的同胞,他心里裝的是整個苦難的中國。在周恩來戰斗的前半生,他不畏艱難困苦,不怕流血犧牲! 為了消滅剝削,為了建立一個公正的,人人平等的社會他奮斗了整整一生!
2)品格高尚,光耀千秋!
對待權利地位人事上,他始終保持著立黨為公,淡泊名利,不爭權位的崇高精神品格!對待戰友同志人際關系他始終能做到嚴于律己,寬于待人!同時他還具備敦厚寬仁、貴和持中與顧全大局、維護團結的寬闊胸懷 !大公無私,光明磊落,胸襟坦蕩的高尚情操!在工作上求真務實,不圖虛名與勤政高效!有什么功勞從來不計,出什么問題自己先承擔責任!
1976年1月8日,周恩來與世長辭,聯合國為其降半旗致哀!那是聯合國45年成了以來的破天荒的一次!有些西方國家的代表反對,當時的聯合國秘書長瓦爾德海姆說:“為周恩來降半旗原因只有兩條,1)中國是一個文明古國,國家金銀財寶無數,使用的人民幣更是不計其數,但是作為這個國家的總理死后卻沒有一分錢的存款!2)中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站全世界人口的四分之一,但是周恩來卻沒有留下一個孩子。如果哪個國家的元首只要具備這兩條中的一條,一定為他降半旗!”周恩來的高尚人格魅力傾倒全世界
3)為人民服務,人民總理愛人民!
周恩來是一位徹底的唯物主義者,具有無產階級世界觀。因此,他堅信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是推動社會發展的決定力量;無產階級革命事業和共產主義事業是億萬人民群眾的事業。他把“永遠不與群眾隔離,向群眾學習,并幫助他們”作為一條修養要則,規范自己,要求自己。他認為,人民是至高無上的,人民是永生的。他心中時刻裝著人民,一事當前先考慮人民的利益,因而全心全意地為人民服務,把自己的一切無私地奉獻給人民。這是周恩來精神品格的核心和真諦,其他都是由此派生或為此要求而俱生的。我們這個民族是很講奉獻的。周恩來本人也是十分注重這一點的。他心系人民,視人民為上帝,把自己當作人民的勤務員。他認為,“我們每一個人,不管過去做了多少工作,現在擔任什么職務,沒有黨和人民,既不會有過去的成績,也不會有今天的職務。黨和人民是偉大的,我們個人是渺小的。”①“我們的一切工作都是為了人民的。”②“一切革命者應當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做人民的勤務員,先當群眾的學生,后當群眾的先生。反對包辦代替,做官當老爺,站在群眾頭上瞎指揮。”③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密切聯系群眾,執行群眾路線,永遠做人民忠實的勤務員。”④他把對人民的奉獻作為自己全部工作的出發點和歸宿,作為人生的最高價值。
出于為人民服務的信念,周恩來不顧余震帶來的危險,飛往邢臺地震災區,指揮搶險救災,安排群眾生活,布置重建家園工作....周恩來在十年“文革”中,常常是廢寢忘食,通霄達旦,日以繼夜地工作,支撐大局....周恩來在“文革”中冒著“反對林副主席”的極大風險,不怕被打倒,否決了林彪以防備敵人節日轟炸、造成密云水庫決堤為由,提出“把密云水庫存水放掉”的意見,認為那樣做會淹了下游的居民群眾。使人民群眾免除了一場人為災害....他抱著重病之軀,置個人生死度外,于1974年12月23日由北京飛往長沙向毛澤東匯報四屆人大各項工作籌備情況,與毛澤東就黨和國家領導人員的任職安排交換了意見,經過分析比較,最終確定中共十屆二中全會和四屆人大會議上的人事安排方案。挫敗了“四人幫”篡奪黨和國家最高領導權的陰謀活動,又一次為中國人民作出了歷史性的貢獻....周恩來時刻把人民的健康掛在心頭。他多次指示衛生部門研究解決嚴重危害人民身心健康的多發病、常見病、職業病、地方病的防治問題。周恩來是一個實干家,他用他光輝的一生書寫著五個金光大字“為人民服務!”
4)愛情忠貞,為世人楷模!
周恩來與鄧穎超相識于1919年天津學生“五四”愛國運動期間,從此便開始了他們整整半個世紀的恩愛之情,為世人留下了一段口口傳頌的愛情故事,成為“感動中國的經典愛情”。周恩來與鄧穎超的婚姻,是兩情相悅、志同道合、同甘共苦、忠貞不渝,是愛情與事業的完美結合!他們以“互愛、互敬、互勉、互讓、互諒、互助、互學”為準則,不離不棄,相偕相伴。1992年7月11日,鄧穎超因病逝世。她生前所在的黨支部,遵照她的遺囑,用曾裝過周恩來骨灰的骨灰盒,將她的骨灰撒向曾撒過周恩來骨灰的江河大海中,從而使兩位偉人的恩愛之情與日月同輝,與江河同在!
5)外交魅力,風靡全球!
新中國建立以后周恩來任總理,同時兼任一段時期的外交部長!在外交舞臺上他的對手基辛格博士這樣評價“他是一個杰出的人物。他精通哲學、熟諳往事,長于歷史分析,足智多謀,談吐機智而又風趣,樣樣都卓越超群。他對于情況的了解,特別是美國的情況,也包括我個人的背景,了如指掌,簡直令人吃驚。他的一言一行幾乎都是有明確目的的。”“簡而言之,我生平所遇到的兩三個給我印象最深刻的人中,周恩來是其中之一。他溫文儒雅,耐心無窮,聰慧過人,機巧敏捷。”聯合國前秘書長哈馬啥爾德于1955年在北京會見過周總理后說過一句廣為流傳的話:“與周恩來相比,我們簡直就是野蠻人。”蘇聯前總理柯西金對毛主席說:“像周恩來這樣的同志是無法戰勝的,他是全世界最大的政治家。”末了,他又補了一句:“前天美國報紙上登的。” 蘇聯總理柯西金在會見日本創價協會會長池田大作時說:“請你轉告周總理,周總理是絕頂聰明的人,只要他在世一天,我們是不會進攻的,也不可能進攻的。”英國前外交大臣艾登對美國記者說:“你們早晚會知道,周恩來可不是平凡的人。” 蘇聯前外交部長莫洛托夫對西方記者說:“你們認為我是難以對付的話,那你們就等著與周恩來打交道吧。”肯尼迪夫人杰奎琳說:“全世界我只崇拜一個人,那就是周恩來。” 西哈努克夫人莫尼克公主也說過:“周恩來是我唯一的偶像!”
周恩來博聞強記,睿智豁達,英俊瀟灑,風度翩翩! 頭腦之機智幽默舉世無雙!在世界外交史上流傳著很多周恩來機智問答的故事!
1.一位西方記者問周總理:“請問總理先生,現在的中國有沒有妓女?”不少人納悶:怎么提這種問題?大家都關注周總理怎樣回答。周總理肯定地說:“有!” 全場嘩然,議論紛紛。周總理看出了大家的疑惑,補充說了一句:“中國的妓女在我國臺灣省。”頓時掌聲雷動。 --------這位記者的提問是非常陰毒的,他設計了一個圈套給周總理鉆。中國解放以后封閉了內地所有的妓院,原來的妓女經過改造都已經成為自食其力的勞動者。這位記者想:問“中國有沒有妓女”這個問題,你周恩來一定會說“沒有”。一旦你真的這樣回答了,就中了他的圈套,他會緊接著說“臺灣有妓女”,這個時候你總不能說“臺灣不是中國的領土”。這個提問的陰毒就在這里。當然周總理一眼就看穿了他的伎倆,這樣回答既識破了分裂中國領土的險惡用心,也反襯出大陸良好的社會風氣和臺灣的對比。哎呀,周總理考慮問題周密細致,同時又那么快速反應,你不佩服他也難啊!
2.外國記者不懷好意問周恩來總理:“在你們中國,明明是人走的路為什么卻要叫‘馬路’呢?”周總理不假思索地答道:“我們走的是馬克思主義道路,簡稱馬路。” --------這位記者的用意是把中國人比作牛馬,和牲口走一樣的路。如果你真的從“馬路”這種叫法的來源去回答他,即使正確也是沒有什么意義的。周總理把“馬路”的“馬”解釋成馬克思主義,恐怕是這位記者始料不及的。
3.美國代表團訪華時,曾有一名官員當著周總理的面說:“中國人很喜歡低著頭走路,而我們美國人卻總是抬著頭走路。” 此語一出,話驚四座。周總理不慌不忙,臉帶微笑地說:“這并不奇怪。因為我們中國人喜歡走上坡路,而你們美國人喜歡走下坡路。” -------美國官員的話里顯然包含著對中國人的極大侮辱。在場的中國工作人員都十分氣憤,但囿于外交場合難以強烈斥責對方的無禮。如果忍氣吞聲,聽任對方的羞辱,那么國威何在?周總理的回答讓美國人領教了什么叫做柔中帶剛,最終尷尬、窘迫的是美國人自己。
4.一位美國記者在采訪周總理的過程中,無意中看到總理桌子上有一支美國產的派克鋼筆。那記者便以帶有幾分譏諷的口吻問道:“請問總理閣下,你們堂堂的中國人,為什么還要用我們美國產的鋼筆呢?”周總理聽后,風趣地說:“談起這支鋼筆,說來話長,這是一位朝鮮朋友的抗美戰利品,作為禮物贈送給我的。我無功受祿,就拒收。朝鮮朋友說,留下做個紀念吧。我覺得有意義,就留下了這支貴國的鋼筆。”美國記者一聽,頓時啞口無言。 -------什么叫自搬石頭砸自己的腳?這就是一個典型事例。這位記者的本意是想挖苦周總理:你們中國人怎么連好一點的鋼筆都不能生產,還要從我們美國進口。結果周總理說這是朝鮮戰場的戰利品,反而使這位記者丟盡顏面。也是,想和周總理較勁,門都沒有。
5.一個西方記者說:“請問,中國人民銀行有多少資金?”周恩來委婉地說:“中國人民銀行的貨幣資金嘛?有18元8角8分。”當他看到眾人不解的樣子,又解釋說:“中國人民銀行發行的面額為10元、5元、2元、 l元、5角、2角、 l角、5分、2分、1分的10種主輔人民幣,合計為18元8角8分……” -------周總理舉行記者招待會,介紹我國建設成就。這位記者提出這樣的問題,有兩種可能性,一個是嘲笑中國窮,實力差,國庫空虛;一個是想刺探中國的經濟情報。周總理在高級外交場合,同樣顯示出機智過人的幽默風度,讓人折服。你說這樣的問題事先怎么準備,沒有雄辯的口才和飛速的思維怎么可能做到?
1976年1月8日,我們敬愛的周恩來總理永遠離開了他深愛著的祖國和人民。江河揮淚!天地同悲!人民再也看不到他那鮮活的憔悴慈祥的面容,十里長街上百萬人自發組成的送行隊伍長歌當哭!
大鵬暝慧目,悲歌慟九重。
五洲峰巒暗,八億淚眼紅。
丹心酬馬列,功過任說評。
灰撒江河里,碑樹人心中。
最后還是讓我們用柯巖的那首周總理,你在哪里?作為結尾吧
周總理 你在哪里?
作者:柯巖
周總理,我們的好總理,
你在哪里呵,你在哪里?
你可知道,我們想念你,
---你的人民想念你!
我們對著高山喊:
周總理---
山谷回音:
"他剛離去,他剛離去,
革命征途千萬里, 他大步前進不停息。"
我們對著大地喊:
周總理---
大地轟鳴:
"他剛離去,他剛離去,
你不見那沉甸甸的谷穗上, 還閃著他辛勤的汗滴……"
我們對著森林喊:
周總理---
松濤陣陣:
他剛離去,他剛離去,
宿營地去上篝火紅呵, 伐木工人正在回憶他親切的笑語。"
我們對著大海喊:
周總理---
海浪聲聲:
"他剛離去,他剛離去,
你不見海防戰士身上, 他親手給披的大衣……"
我們找遍整個世界,
呵,總理,
你在革命需要的每一個地方,
遼闊大地 到處是你深深的足跡。
我們回到祖國的心臟,
我們在天安門前深情地呼喚:
周-總-理-
廣場回答:
"呵,輕些呵,輕些,
他正在中南海接見外賓,
他正在政治局出席會議……"
總理呵,我們的好總理!
你就在這里呵,就在這里。
---在這里,在這里,
在這里……
你永遠和我們在一起
---在一起,在一起, 在一起……
你永遠居住在太陽升起的地方,
你永遠居住在人民心里。
你的人民世世代代想念你!
想念你呵, 想念你.
想- 念- 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