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不無聊嗎
央視有一期焦點訪談,說的什么呢,說國慶六十年彩車的底盤的技術含量很高,說,彩車上的一種方塊的貼膜怎么怎么要求很高,怎么怎么完全是由人工給貼上去的,技術難度還挺大的,怎么怎么一旦轉起來會很好看。就看了這么一點,就覺得非常的可笑,真的是黔驢技窮了,一個彩車的底盤居然技術含量很高,就是再高又怎么樣?又能高到哪里去?是能夠拿到世界上炫耀?還是能夠拿到世界上當寶貝出賣?還是老百姓會對此有需求?聽到技術含量很高這不是第一次了,記得在東南沿海打撈一艘古代沉船的時候,央視也說,那種打撈的一種沉箱穿梁技術也很高,即便真的很高,有多少的實用和推廣價值?今天在評新中國四大發明的時候,為什么不把它們評上去?那該多么的光宗耀祖啊?
其實,央視更應該表揚表揚中國幾大轎車工業,它們多么的光榮啊,今天中國的土地上,跑的幾乎全部是由它們所生產的,央視還應該贊揚贊揚中國被西方國家收購了的民族工業,贊揚贊揚這些民族工業被西方國家收購以后,民族品牌的發展如何,自主創新的狀況如何,它所創造的利潤何在,比如說,福建南府電池,比如說西北軸承,等等等等,這些才是更具有代表性的東西。
不過,話說回來,央視這樣宣傳還是高明的,借用一句電影臺詞,叫做,“高,實在是高”,不然,你叫它們怎么辦呢?你總不能讓它們老是宣揚大褲衩春宮樓啊(雖說春宮樓還是會經常出現在央視的片花中,但那已是閹割了的春宮樓,只有大褲衩,沒有了火燒的陽具樓),什么鳥巢啊鳥蛋啊,還有諸如城市高樓馬路吧,再說,這些東西又有什么好宣揚的呢?是能夠為國家創造利潤啊,還是能夠為國家現代化做出貢獻啊?都不是,都不能吧?除了表面的光鮮,還有什么?
央視不僅在無聊地宣揚這些東西,而且還在不遺余力地割裂共和國,否定毛澤東時代。央視10套黃金時間有一檔節目,是什么知識競賽一類的吧,這里宣揚許多內容,就是對于毛澤東時代一種侮辱性的。比如說,它們宣揚毛澤東時代GDP是多少,今天又是多少,正如許多網友所說,毛澤東時代的GDP和今天沒有可比性,毛澤東時代的許多方面是沒有計算在今天的GDP之中的,今天的中國土地一年所創造的GDP,就是多少萬億,今天中國每年出賣的資源又價值幾何,這些方面毛澤東時代是不會被統計在國民生產總值之中的。又如蘇拉密網友在《毛澤東時代GDP估算》一文中得出的結論所示,“70年代平均每年的GDP為228.48萬億元;2007年,中國GDP為24.6619萬億元;70年代是目前的9.26倍。”所以,拿GDP來侮辱毛澤東時代,用毛澤東時代來襯托當今,實在是下三濫的招,是不得人心的。如果今天真的什么都了不得,毛澤東時代什么都不行,社會上還會有那么多的人懷念毛澤東時代嗎?央視的頭頭腦腦是不是太過弱智了。
不過,央視的編導主管主持人侮辱毛澤東時代,就已經不是無聊那么簡單了,就該是是卑鄙無恥下流了。
央視當然可以無聊,也可以卑鄙無恥下流的,央視還可以以此為樂,甚至以此為榮,央視甚至可以繼續把無聊卑鄙無恥下流進行到底,可是央視這么做,有什么好處嗎?恐怕是決不會有的,有的只會搞臭自己。在央視的無聊卑鄙無恥及下流中,老百姓讀出的是苦澀,是悲哀,是悲憤,是痛苦。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