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網舉辦了國慶六十年征文大賽,給出的寫作話題是出生、讀書、工作、婚姻、養老。無非是讓寫作者從五個方面書寫自己的“人生”,給共和國的六十大慶添彩!
筆者的涂鴉從來就是信馬由韁,不愿意受條條框框的束縛,當讓并不是給出的話題沒有寫頭,五項原則是每個正常的人無法逾越的歷程,要寫,實在是很多很多,但憶苦思甜報告實在是過了時,也一點不時尚!
哦,對了,鳳凰網的頭版怎么沒有了播報版塊,換成了時尚,這是一個值得關注的現象,也是一種時尚吧,大概。
就五點話題來說,出生,實在是自己決定不了的,你生的在身家庭就大部分的決定你以后的命運。當初的地主富農分子,的確不是你的錯,但你必須承受這個身份帶來的一切榮耀與羞辱。貧農是那時候最光榮的標簽,越窮越光榮。哪怕饑腸咕嚕,除非熟悉的,知根知底的,其他全是貧農。后來一個“貧窮不是社會主義,”讓人們“驚醒”了,生活好了,言論相對自由了,人們也現實了,觥籌交錯之間也會無意間透露出我家原來是地主的小秘密,一夜間,多了一些人所不知道的身份,都是畜生的緣故。現在,地主又出現來了。只是改了個名字,叫地王。
再說讀書,小時候,同班有地主的后代,有些人在詆毀那個時代的時候無所不用其極,但即便是那個階級斗爭火熱的年代,地主的后代受教育的權利也沒有被剝奪,同樣在教室里大聲朗讀“社會主義好”。可在國家規定九年義務教育的今天,人們上不起學了,去年84萬考生“被自愿”的退出了考場,當年的掙錢辦教育,變成了現在的辦教育掙錢,還有一些在放開初期進入高校的一代精英,對那個時代和毛澤東極盡污蔑,豈不知沒有那個時代你都上不了中學,在不要說上大學了,只是毛澤東要解決更大的社會問題,讓后來的人有更好更多的書讀,面臨的問題要解決,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
說到工作,對于農村人來說,只有兩條路,考學和當兵。否則,永遠是面朝黃土背朝天,慢慢地,放開初期向土地要效益的熱情沒有了,都進了城,變成了農民工人——民工。任你建筑高樓大夏千萬間,就是沒有你的立足之地。就連幾個工錢都要總理出面才能拿到。為了效益,企業工人一聲令下,大批下崗,人都不要了,要效益干嘛?真是炒雞蛋邏輯。另一面高薪養廉,結果養了一幫貪官污吏,這就是工作,說到當兵,在越戰中血與火的疆場能夠活下來的英雄將士,卻在今天要四處找工作養家糊口,有些戰爭,就是政客們玩的游戲。你能對得起邊疆冰冷的墓場和他那白發蒼蒼的父親嗎?
婚姻,是每一個人的向往,也是社會穩定的基礎,他也決定著一個人的一生,以往,都說金錢買不來婚姻,現在可以了,而且絕對,就業壓力和解放了的思想,讓金錢可以買來二奶、陪睡的保姆,就如意識形態可以讓網絡友情灰飛煙滅一樣,一塊面包就可以把婚姻家庭撕得粉碎,社會永遠是上流的社會,婚姻永遠是金錢的走狗。米面夫妻那叫互助組。不叫婚姻,更談不上家庭。
養老,是一個承重的話題,每月三元的養老金和6636萬的年薪只能在特色社會主義的神州大地上如春雷般炸響。一個普遍的現象是老養,老的養小的,而不是小的養老的。大學生被就業,工資被增長,老年人被養老保障金激動的昏厥。這都是值得大慶的還是值得深思的?
不愿意被束縛,就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但你跳不出這個社會。六十年大慶,好事的人們喜歡將前后三十年對比,生活水平的提高不是政府值得炫耀的資本,前三十年也在提高,難道后三十年要停滯不前?咱就看看這前后三十年都發生了什么,改變了什么?
你讓舊社會妓女自食其力,我就把千萬婦女重新逼上青樓?你給農民分了田地,我就把農民的土地重新占有,你讓人人有工作?我就讓千萬工人下了崗?你要消滅剝削和不平等不公平,我就要讓他死灰復燃,重現在神州大地,你捧陳永貴,我挺榮毅仁,你讓人民站起來,我就要讓他們再爬下,你要走社會主義,我就加上“特色”,搞的不倫不類。
這都他媽誰干的?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