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開以來黨建工作三大戰役無果而終的三大原因
黨的十七屆四中全會結束了。全會以加強黨的建設為中心議題,我以為是對的。但能否達到預期目的,恐怕還要觀察些時分。
在改革開放的三十余年間,我們黨進行了三次大規模的黨的建設工程。第一次是社會主義教育運動。許多黨組織都向城鄉派出了社會主義教育工作隊,那個規模不可不算大,中央的重視程度不可不算重。但后來錯誤思想的干撓而半途而廢。第二次是“三大講” 運動。中央成立了領導班子,江澤民則巡督各地,公檢法積極參戰,聲勢之大,不亞于四清運動。但壞人還是壞人,毫發未損,結果還是無功而返。第三次是“保先教育” 。中央的確下了很大的功夫:曾慶紅專抓,成立領導小組和辦公室,建立巡視制度,等。結果呢?與前兩次一樣,雨過路干,幾乎沒什么變化。
為什么“三大戰役” 整不了黨風?我認為:
第一個原因是私有化病毒已經滲入黨內、政府內、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在這種條件下要搞好黨風建設,那是很困難的。
生產資料所有制屬經濟基礎,黨風、政風、民風、社會風氣均屬上層建筑。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上層建筑反映經濟基礎。私有制的經濟基礎決定性地影響著黨風、政風、民風和廣泛的社會風氣。
也就是說。一切向錢看、一切為了錢、有錢就有一切的腐朽私有觀念是危害“四風”的根本,要實現四風的根本好轉,就必須從落實公有制的主體地位做起,其他都是扯淡。
第二個原因是部分黨政主官及其子女、親友沒有放好樣子,沒有帶好頭。
毛澤東時代的政通人和,那與毛澤東同志將自己的私有財產全部交給黨管、子女親友沒有一個斂財、搶官有著十分密切的關系。毛澤東和他的子女親友們幾乎無一例外地嚴于律已,奉公守法。時至今日,當中國某些握有權力的權貴和他們那些子女親友靠改革開放之機,或大肆侵吞社會財富,或在官場上賣官買官招搖過市的時候,能形得成祥和的黨風、民風、社會風氣嗎?
在今日這種風氣的背景下,要搞好黨的建設,無非是一種緩沖而已!
第三個原因,是害怕群眾,不敢發動群眾,不敢搞群眾運動,黨建脫離群眾路線。
搞壞黨風、民風、社會風氣的人生活在群眾中間,這些人的作奸犯科也是在群眾中,群眾最了解這些人,最知曉這些事,最痛恨這些敗類。制服這些人,群眾是主力軍。
腐敗分子最怕群眾,最恨群眾運動,他們最怕的是群眾運動。群眾起來之日,就是腐敗分子滅亡之時。
搞黨的建設不搞群眾運動,30年來結成的厚冰,是絕對砸不開的。資改派惡風只有在群眾運動的汪洋大海之中才能被徹底滌蕩,如此,清平世界,百年盛世,才會真正到來!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