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娛樂快餐化的體育市場運動
在市場經濟大潮中,沒有什么是不能商品化的,什么都是可以標價的,都是可以買賣的,這本是習以為常的事情了。現在的體育運動當然也不例外。
所謂現代體育的營銷觀念和模式基于個人英雄主義和制造個人崇拜,所以要造星,制造各種體育明星。然后把體育明星拿去做廣告,以明星效應刺激商業銷售。
要達成這樣的效果,現在的主流體育運動就是,大多數人都是看客,觀看少數體育尖子明星的表演,當然,其中少不了還需要一些普通運動員做陪襯。這當然就是一種娛樂模式,這些尖子明星不過是被發掘出來包裝起來的娛樂明星罷了。當然,體育明星以挑戰所謂人類極限為噱頭,給人一種另類的刺激而已。
做體育運動員是典型地吃青春飯的,趁著年青博取體育戰績,獲得名聲,然后要適時迅速地轉化為商業效益。至于為什么商品做廣告,是國內的還是國外的,這都無所謂,看誰出得價錢合適嘛;迄今為止,好像還沒有明星因為做外國商品廣告的原因而被罵不愛國吧。多么美妙的名利雙收的效果呀。不趁著年青時,還有點名氣的時候,趁機大撈多撈一把,等到過氣了,誰還搭理你呀。這跟快餐沒有什么分別。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領風騷數年哉。
以前有些有名氣的體育運動員沒有趕上市場經濟的大好時候,大多沒有機會把名氣轉化為商業利益,等到過氣了,早就被人們遺忘了,有時候身上的由于過去訓練時留下的傷痛發作,也因為沒有錢而只能默默忍受。比如說郎平一代的女排吧,還有幾人記得郎平的那些同伴?郎平通過個人的拼搏,還有幾分薄名,還勉強被人注意到。可就如郎平這樣的名人當遇到困難希望得到一點國家幫助時,卻仍然被毫不留情地拒之門外。
郎平成名于八十年代,那個時候,宣傳的是把體育運動的成績與愛國主義民族榮耀掛鉤在一起。郎平就長期恪守這個觀念,在九十年代時,當國家女排處于低谷時毅然回國執教,并將女排的成績一直維持在世界一流隊伍行列。而她也為此付出了很大的代價,包括家庭的變故。但郎平如此的付出又得到什么回報呢?在那個主流拼命鼓吹全盤西化的時期,象郎平這樣的人反倒被視作怪物。
現在,體育運動實際上已被商品化了,但有些人還把體育運動與愛國主義等同起來,按照這個邏輯,這種所謂的愛國主義也就是可以用金錢來衡量的了。原來,這些人嘴里所謂的愛國主義也已經商品化了。
體育運動的實質是什么?還是毛澤東說的,發展體育運動,增強人民體質。而對于體育比賽,交流切磋技藝,共同推進體育運動,增進友誼才是第一,所謂體育名次倒應該排在第二了。
什么時候體育運動能回歸其本質,這有賴于人們的共同努力。那就要看人們有沒有覺悟,能不能從資本所堆砌的“精英體育”觀念的迷霧中掙脫出來。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