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評“襲警事件只有暴力沒有美 ”
拜讀毛建國先生的大作,頗有收獲,一時技癢,不揣淺陋,也想班門弄斧,特在原文之上來個“狗尾續貂”!
上海警方召開新聞發布會,對閘北襲警案發生經過和前因后果作出詳細解答。發生在上海閘北警局的這起罕見襲警事件,讓人再次看到了暴力的兇殘。而在等待事件真相的過程中,出現在網絡中的為暴力辯解甚至歌唱的聲音,讓人感到沉重和不安。
“警局”一次用得好,不經意間告訴我們:這是權貴的“警局”而不是人民的“公安局”!
“暴力”:如果楊佳的作為是“暴力”,不知道你們的“殺掉二十萬,穩定二十年”可不可以稱為“暴力”?不知道鄧某人開到天安門廣場上的坦克是不是“暴力”?
“讓人感到沉重和不安”:都是什么人感到“沉重”?又是什么人感到“不安”?毛先生能不能不這樣吝惜筆墨?是普通老百姓嗎?毛先生不愿或不忍說的,我來說一下。楊佳的所作所為讓三十年來騎在人民頭上作威作福的那些“權貴”、“精英”們感到“沉重”、“不安”?! ?/p>
一葉落而知秋!
楊佳事件讓這些騎在人民頭上作威作福的東西意識到,三十年來他們給人民灌輸的麻醉劑、迷魂湯已經失去效力,人民不再渾渾噩噩地任憑他們盤剝、壓榨,而要起而抗爭了!
或許,我們缺乏等待真相的耐心,即使你不相信公安機關公布的真相,但憑什么相信自己的臆測,憑什么要歌頌暴力呢?這樣的歌頌,我更愿意理解為網友的嘩眾取寵或是無原則的附和。難道我們真的以暴力為美嗎?
告訴你,親愛的毛建國毛先生,中國的工人、農民不僅有“耐心”,而是非常的有“耐心”,三十年他們受到的壓榨、摧殘,放到其他任何一個國家,早已經那個是風起云涌了!而他們沒有,他們還在默默的忍受!這一方面要歸功于你們的宣傳、但更重要的是他們對曾經給他們帶來幸福與榮耀的“共產黨”這三個字還抱有一絲希望!如若不信,待到你們將“共產黨”改名為“民主黨”之類后,再回頭看看這篇文章。
老百姓生活,更多是靠自己的“感受”而不是“臆測”,至于CPI數據怎樣變換,老百姓從來不關心,老百姓關心的是自己能不能買得起饅頭、能不能買得起油鹽醬醋?! ?/p>
對于警察等執法人員的好壞,老百姓更是靠“感受”而不是“臆測”,農民只知道“執法人員”為了稅費的欠繳、為了“超生”而沖進村莊扒房牽牛直至拉進“工作隊”甚至“派出所”拳打腳踢;城市居民只知道開放商如果看上了你的“地皮”你就必須立馬搬遷,如果搬遷稍稍遲疑,對不起,俺有“公檢法”伺候?。ó斎?,現在“公檢法”不動了,而且是“絕對不動”,當開發商豢養的走狗打、砸時老百姓只能用身體“抗擊”?。 ?/p>
不管怎么說,暴力總是要受到譴責的。就像美國“9·11”事件一樣,不管你對美國的印象如何,這一刻,基于人類的基本道義,都要站到反暴力的一方。上海“襲警事件”也是一樣,不管你個人對警察的印象怎樣,這一刻,基于對生命的尊重,都要站到譴責暴力的那一邊。如果歌頌這種暴力,那么人類將會活在無邊無際的恐懼中,每一個人都如浮萍喪失安全感,下一個受到襲擊的將是我們自己,我們的家人我們的親友。
你的美國主子當年發動脫離英國統治的“獨立戰爭”是不是“暴力”?要不要“譴責”?
同樣是你的美國主子,當年為避免美國分裂而進行的“南北戰爭”,是不是“暴力”?要不要“譴責”?
還是你的美國主子,二戰時向負隅頑抗的日本法西斯投下兩顆原子彈,是不是“暴力”?要不要“譴責”?
你的英國主子二戰時對德國狂轟濫炸是不是“暴力”?要不要“譴責”?
你的“蔣公”當年揮軍北伐,是不是“暴力”,要不要“譴責”?
你的“鄧公”當年揮軍挺進大別山,是不是“暴力”,要不要“譴責”?
一場汶川大地震,本來讓我們養成了對生命的尊重,對人性的膜拜。然而,“上海襲警事件”后發生在網上的部分語言暴力,卻讓我們看到了丑陋和殘酷。這或許能說明,公民素質的提升,是曲折的,決不可能一蹴而就。我們尊重個性表達的自由,但反對任何對暴力的歌頌。不管什么原因,不管什么理由,持刀殺人、奪人性命,都是應該譴責的暴力。任何暴力都應該受到法律的懲罰。
親愛的毛建國毛先生,你們“尊重個性表達的自由”那又將你們敬愛的“鄧公”的“不爭論”置于何地?
你們“反對任何對暴力的歌頌”,那又是什么人在為美國入侵伊拉克搖旗吶喊呢?又是什么人在為美國入侵阿富汗歌功頌德呢?你們該不會告訴我說美軍是到伊拉克、阿富汗旅游的吧!
張頤武先生曾經說過,民意是一個“變量”,“當前,社會的利益結構非常復雜,社會的形態已經極其微妙和豐富,要在其中尋找民意的真實的意思表示,其實并不是看看報紙上的言論版,或者網絡上博客或者跟帖的爽快發言這么簡單”。
民意是一個“變量”:這句話我舉雙手贊成!
80年代為鄧的所謂“改革開放”歡呼的人們終于認清了鄧的“改革開放”究竟是什么貨色!
那種對暴力的歌唱,我不認為是民意的真實體現,它充其量是一種“偽民意”,是戴著民意的帽子而肆意踐踏社會的基本倫理。襲警的暴力讓人憤怒,對暴力的歌唱則讓人心痛。
好個“偽民意”!
記得N年以前就有一位名喚趙高的“精英”,指著一匹“具有趙氏特色的馬”底氣十足地說:這是馬!
附原文
上海警方召開新聞發布會,對閘北襲警案發生經過和前因后果作出詳細解答。發生在上海閘北警局的這起罕見襲警事件,讓人再次看到了暴力的兇殘。而在等待事件真相的過程中,出現在網絡中的為暴力辯解甚至歌唱的聲音,讓人感到沉重和不安。
或許,我們缺乏等待真相的耐心,即使你不相信公安機關公布的真相,但憑什么相信自己的臆測,憑什么要歌頌暴力呢?這樣的歌頌,我更愿意理解為網友的嘩眾取寵或是無原則的附和。難道我們真的以暴力為美嗎?
不管怎么說,暴力總是要受到譴責的。就像美國“9·11”事件一樣,不管你對美國的印象如何,這一刻,基于人類的基本道義,都要站到反暴力的一方。上海“襲警事件”也是一樣,不管你個人對警察的印象怎樣,這一刻,基于對生命的尊重,都要站到譴責暴力的那一邊。如果歌頌這種暴力,那么人類將會活在無邊無際的恐懼中,每一個人都如浮萍喪失安全感,下一個受到襲擊的將是我們自己,我們的家人我們的親友。
一場汶川大地震,本來讓我們養成了對生命的尊重,對人性的膜拜。然而,“上海襲警事件”后發生在網上的部分語言暴力,卻讓我們看到了丑陋和殘酷。這或許能說明,公民素質的提升,是曲折的,決不可能一蹴而就。我們尊重個性表達的自由,但反對任何對暴力的歌頌。不管什么原因,不管什么理由,持刀殺人、奪人性命,都是應該譴責的暴力。任何暴力都應該受到法律的懲罰。
張頤武先生曾經說過,民意是一個“變量”,“當前,社會的利益結構非常復雜,社會的形態已經極其微妙和豐富,要在其中尋找民意的真實的意思表示,其實并不是看看報紙上的言論版,或者網絡上博客或者跟帖的爽快發言這么簡單”。
那種對暴力的歌唱,我不認為是民意的真實體現,它充其量是一種“偽民意”,是戴著民意的帽子而肆意踐踏社會的基本倫理。襲警的暴力讓人憤怒,對暴力的歌唱則讓人心痛。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