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煞穆玨評:
這是廣州市政府報‘羊城晚報’國外政治版方面的周末觀點。我在此稱為一篇‘奇文’。
由于本人沒有周游過全世界,所見所聞從來只是看到中國主流精英的報紙所散發的報道,在我們國家的報紙當中,給我的認知便是這個世界上只有五個社會主義國家:中國,朝鮮,古巴,越南,老撾。即使加上已經失敗的過去的社會主義國家:捷克斯洛伐克(至1989年) 匈牙利(至1989年) 羅馬尼亞(至1989年) 保加利亞(至1989年) 波蘭(至1989年) 民主德國(至1990年) 阿爾巴尼亞(至1991年) 蘇聯(至1991年) 蒙古人民共和國(至1991年) 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至1991年)這些國家,社會主義陣營里也從來沒有津巴布韋的名字,而且自從1980年津巴布韋獨立以來,很明顯美國佬并沒有對這個國家像對朝鮮一樣圍而攻之,那么他至少是得到美國默認的國家吧?而依據右跑跑們(吃著共產黨的飯,一步跑到資本主義)的基本標準,能夠進行多黨選舉的,必然是民主國家,那么這樣算來津巴布韋應該算是資本主義民主國家啦。資本主義民主國家津巴布韋的民主選舉居然令聯合國不安,這又是為什么呢?
原來是因為津巴布韋的現總統:84歲的領導人羅伯特·穆加貝的緣故。我初一看,這家伙都84歲了,也該退休了吧?但原來不是,這位資本主義的總統先生要執政到100歲呢,我一想這不是變成獨裁了嗎?但是后來一想發覺這一點也沒有什么奇怪的。按照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理論,社會一直是前進的,所以才會有: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封建社會→資本主義社會→社會主義社會→共產主義社會的上升順序。但是在這個世界當中,原來的社會主義國家都倒退回資本主義了,現存的社會主義國家中,中國和越南也有倒向資本主義的苗頭,既然在無產階級革命中,原來表現最堅定的中國共產黨都有倒退的可能,那么一個資本主義國家的總統倒退變成一個獨裁者也不是沒有可能。不過我對這篇文章最感到驚奇的是這樣一句話:然而到了21世紀,他開始了激進的土地改革,將代表先進生產力的白人農場主的土地沒收。當我看到這句話的時候,我真的不知道該怎么看中國右跑跑們的頭腦了。都到了21世紀了,連資本主義大佬美國都不敢也不會再宣稱白人農場主代表著先進生產力,如果這幫白人農場主代表著先進生產力,那么津巴布韋的黑人是不是就注定該當沒有土地的奴隸和雇農?如果白人農場主代表著先進生產力,那么南非的曼德拉難道代表著反動派?如果白人農場主代表著先進生產力,那美國總統林肯發動的南北戰爭豈不是很不義,很倒退?如果擁有大片土地的農場主代表著先進生產力,那么現在右派們交口贊頌的蔣公蔣介石又何必到了臺灣之后又進行土地改革?那蔣介石豈不也是個逆歷史潮流倒退的人?這個世界上那一個國家沒有進行過土地革命?封建社會取代奴隸社會的時候進行過土地革命,資本主義取代封建社會的時候也進行過土地改革,社會主義取代資本主義同樣進行了土地革命。我不了解津巴布韋的土地改革到底是怎么樣的,不下評判,只是想知道錢克錦有沒有研究過津巴布韋的土地改革,怎么就一口咬定在津巴布韋的白人農場主是代表先進生產力的?如果白人農場主代表了先進生產力,那這個小國家的黑人要如何自處?是不是一輩子聽天由命做個雇工和奴隸?不知道錢克錦為什么要寫這樣一篇文章?是想為將來中國的右派官僚兼并農民土地搖身變為封建大地主打前哨嗎?為什么在這個國家會有連美國佬看了只怕都要搖頭的‘中國產右派’這樣一個群體,就是看不得人民大眾翻身得解放生活幸福?就是要鼓吹少數人擁有壟斷權利,擁有壟斷財富而至大多數人的利益而不顧呢?羊城晚報作為廣州市政府的喉舌,為什么要刊登這樣一篇視點文章?廣州市前二天才搞了一個萬名官員接訪會,人民的疾苦是應該看在眼里的啊,怎么還要做這種不得人心的發言?一定要把廣大勞動人民逼入絕境才肯罷休嗎?廣東這塊土地在中國近代歷史上,曾經出過洪秀全,出過孫中山,出過澎湃,不論是反抗舊朝廷的農民起義軍,還是反抗舊社會的國民革命軍,或者探尋中國未來前途和出路的中國共產黨,這三個人都是先行者,廣東都是先行者,現在中國共產黨革命勝利已有五十九年,難道廣東也要再次做先行者,要第一個逆民而行,倒退回過去那個剝削階級的社會嗎?先是省政府機關報旗下的‘南都’為西方‘自由主義’搖旗吶喊,現在市政府機關報也要步‘南都’后路,成為‘南都’的小弟弟嗎?
津巴布韋選舉和聯合國的憂慮!
作者:(·錢克錦·)
6月27日 ,津巴布韋舉行了第二輪總統選舉投票。不過,這次投票是在國際上很多國家表示反對的情況下進行的。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也通過其發言人蒙塔斯表示,“鑒于目前的形勢,投票應該推遲舉行”。
一個國家選舉投票引來外界諸多反對,在世界政治中還不多見。之所以如此,是因為津巴布韋的情況確實特殊,說白了,就是這個國家84歲的領導人羅伯特·穆加貝的所作所為讓人不能不表示“關切”。
今年3月29日,津巴布韋舉行獨立以來的首次總統、議會和地方政府聯合選舉。競選總統職位的3位候選人均未贏得半數以上選票,獨立選舉委員會 5月2日 宣布,穆加貝和反對黨爭取民主變革運動領袖茨萬吉拉伊得票領先,于 6月27日 進行第二輪角逐。
隨后,執政黨與反對黨的支持者不斷發生暴力沖突,雙方各有傷亡和財產損失。反對派不斷公布,由政府支持的民兵綁架甚至殺害一些積極支持反對派的人,更多的人遭到騷擾,農村地區選民受到威脅,稱如果不投穆加貝的票,他們的房屋將被燒毀。西方隨即指責穆加貝是這些暴力背后的主謀,要求他下臺。穆加貝當然一概以“主權和獨立”的名義回擊這些“西方殖民主義分子”,繼續我行我素。鬧到選舉臨近,茨萬吉拉伊宣布,因為反對派人身安全得不到保障,所以退出第二輪總統選舉。甚至連一直保持溫和態度的非洲鄰國也開始譴責穆加貝,享有聲譽的曼德拉也直言穆加貝的統治是失敗的。
不過,穆加貝在保持自己權力方面倒是很成功。自1980年取得獨立以來,爭取自由和解放斗爭的斗士穆加貝就一直是這個國家的最高領導。初期實行總理制的時候,穆加貝是津巴布韋總理,后來改成總統制,他就是總統,而且連選連任,28年來一直處在權力巔峰。
在2000年以前,作為一個強烈的民族主義者,穆加貝還一直被外界視為必要時可以妥協、致力于發展經濟的領導人。然而到了21世紀,他開始了激進的土地改革,將代表先進生產力的白人農場主的土地沒收;他對權力越來越迷戀,曾“笑稱要執政到100歲”,對民主選舉表示不屑,認為“筆桿子怎么能和槍桿子斗呢?”。當然,在做這所有的一切時,每遇外界反對和譴責,穆加貝都會以津巴布韋人民利益代表的身份,讓那些譴責他的人“見鬼去吧”,從而也贏得了反對西方英雄的形象。
然而,穆加貝的改革給津巴布韋帶來什么呢?這些年,津巴布韋經濟連年下滑,通脹率達到355000%,曾有“非洲面包籃子”之稱的國家有200多萬人(總人口1300萬)口糧得不到保障,數百萬人成為難民逃到南非和其他國家。把政治和經濟狀況結合起來,把他的言論和施政結果對比起來,穆加貝的國際形象可想而知。
在這樣的大背景下,當暴力蔓延的時候,穆加貝仍堅持要如期投票,自然引起很多國家的憂慮以及聯合國的擔憂。聯合國認為,津巴布韋的執政黨和反對派應該先進行對話談判,在局勢穩定后再投票。否則,即使進行了選舉,國內穩定又如何維持?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