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幾個方面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內涵
從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客觀現實出發,結合歷史及未來一定時期來說,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形成有其自身的內涵。這可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考察。
政治方面。國體是人民民主專政,政體是人民代表大會制度。體現人民當家做主實現人民管理國家社會各個方面事業權利是社會主義的基本政治要求。
經濟方面。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要堅持公有制的主體地位。對于最基本的生產資料形態——土地——必須堅定地堅持公有制,這是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經濟的基礎和底線。在經濟體制層面上,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平臺,協調國家宏觀調控和市場微觀調節的作用,并根據生產力的發展狀況,動態調整國家宏觀調控和市場微觀調節的范圍,使兩者保持有機統一的關系,推動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矛盾在可控程度內良性發展。
文化方面。圍繞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中心,全面推動新型社會主義文化形態的構建和發展,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成為社會主義社會文化的主流思想觀念。
政黨方面。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對于社會主義社會來說,堅持無產階級政黨的領導是必然要求,也是社會主義社會的重要政治特征和體現。對于一切要搞社會主義的國家來說,工人階級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就算有多個工人階級政黨存在,也應該通過無產階級大聯合而合并成一個統一的工人階級政黨,因為只有這樣才能從組織上實現工人階級的真正全面大團結,工人階級也只有實現真正的大團結才能避免被敵對勢力各個擊破,才能爭取工人階級的勝利,并鞏固和發展人民民主專政。對于歷史上形成的反映其它社會階層利益的政黨或其它社會團體民主人士,只要他們不反對社會主義制度,就應該是無產階級可以團結聯合的對象,就算是對于不贊成社會主義制度但是堅持愛國主義的人士,也應該可以作為團結聯合的對象。只有這樣才能團結最廣大的社會力量,而最大限度地孤立打擊一小撮賣國漢奸,為集中最廣大人民群眾的力量實現中國崛起和中華復興而奮斗。
社會方面。中國社會要由解放前的那種舊的社會形態轉化為新中國建國后的一種新的社會形態,這中間要經歷一個較長時期的過渡階段。一方面,清除不適合社會主義的舊東西需要一定時間和過程,另一方面,適合社會主義的新東西的建立需要一個探索的時間和過程。舊的社會制度已被消滅,舊的社會秩序正在逐步瓦解,新的社會制度已經確立,新的社會秩序正在逐步建立。但是,新與舊的矛盾斗爭不會是一蹴而就的,中間還會出現一些反復,代表舊意識的社會勢力不會心甘情愿地退出歷史舞臺,他們還會利用一切可能的機會跳出來鬧事,代表新意識的社會勢力要成為歷史舞臺的主導者,他們的成長成熟也需要一個過程,他們正在與舊勢力的斗爭中成長起來,而且舊勢力越是囂張反而越有助于新勢力更快地成熟。
建立一種體現社會主義和諧特征的社會秩序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一項基本要求。當然,和諧秩序也不是一塵不變的,而是形成一個動態的有序過程。在社會發展過程中總會遇到一些新情況新問題,這就要求,本著從和諧的目的出發,通過有效地解決新問題,而達到一個新的和諧狀態,以此反復推進,以致無窮。
中國是一個多民族組成的國家,社會和諧需要解決好民族問題,堅持并完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是一項基本政策。
以上五個方面是關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基本內涵體現的論述。從這里也可以預測,凡是相對于上面的規定過左或過右的觀點都是不合實際的,是自尋煩惱的。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