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新浪新聞的“全國眾志成城抗凍災專題”中看到了這么兩則新聞《安徽營救被困高速馬來西亞訪華副部長》和《30名留守兒童被困團圓路上8晝夜得救》。
如果說光看標題還不夠直觀的話,我引用前者中的一些原文:“日前,馬來西亞旅游部副部長從合肥出發前往南昌時,途遇大雪,被堵在了高速路上。由于外賓有重要活動不能缺席,省外辦、省應急辦、安慶市、宿松縣、太湖縣外事及相關部門獲悉后通力配合,反應迅速,僅用5個小時,就將外賓從堵車長龍中"營救"出來,并送上南下的火車。”“調劑了當晚8時由合肥開往南昌的24張臥鋪車票。”“省外辦的相關負責人表示,此次任務圓滿完成為今后處置此類突發事件提供了經驗,創造了范例。”
孟子曰:“挾泰山以超北海,語人曰‘我不能’,是誠不能也。為長者折枝,語人曰‘我不能’,是不為也,非不能也。”一場5小時“營救”外賓的鬧劇徹徹底底得暴露了某些“有關部門”在天災面前“是不為也,非不能也”。
不錯,周恩來同志是說過“外交無小事”,但這個“外交無小事”是以“為人民服務”為前提的,而不是時時刻刻把外賓的利益置于人民的利益之上。要從堵死的高速公路上找到24個人,并組織車輛把他們從中接出,這中間要對本就已經堵死的公路交通造成多大的麻煩?而所謂的“調劑”,說白了其實就是讓24個民工兄弟失去了回家與家人團聚的機會。我對馬來西亞旅游部副部長來華使命并不了解,但即便事情特別重要,非要損害人民群眾利益來滿足外交工作的需要,那至少得表示一下歉意,還得加上一句“下不為例”的套話。而現如今,“相關負責人”非但不對受影響的人民群眾,尤其是被“調劑”的24名乘客表示絲毫歉意,反而大張旗鼓得授意御用文人撰文做正面報道,反而恬不知恥得表示為今后“創造了范例”。
好一個范例!在“華人與狗不得入內”的時代的的確確有過無數個外國人至高無上的“范例”,原因在于四個字:中華不振。而在今天,創造出這么一個“外賓高于留守兒童”的范例的“有關部門”究竟是一個怎么樣的賣國部門!把這等天下奇聞寫成美談的新聞記者究竟是怎么樣的御用文人!
但是,對于“有關部門”官員來說,他們心中有的只是“政績”,卻沒有一絲一毫的“為人民服務”。救出了有名有姓,有頭有臉的外賓,得到了好評,這是看得見的政績,是能夠向上面邀功請賞的政績,而滯留了多少沒名沒姓的民工,那純屬天災,與他們無關。于是,對于外賓是一套“五小時”的效率,對于留守兒童是一套“八晝夜”的效率,整整相差了近20倍!
被營救的馬來西亞官員也許會感恩戴德,會說幾句中國的官員好,但是,當時目擊營救過程的被堵民眾會怎么想?被“調劑”掉的24名乘客會怎么想?被困八天八夜卻任由自生自滅的30名留守兒童長大后會怎么想?我知道,最普遍的想法是:“誰叫你生在中國”!所以,一定要出國,學有所成要去定居國外,錢有所余要去整成外籍華人,即便自己不成,那也一定要拼了命得把孩子培養出國。因為,在外國的土地上,華人是二等公民,但是在本國的土地上,一等公民被等同為賤民!
中國共產黨過去從來不怕什么人禍,人民軍隊越戰越強,武裝推倒了三座大山,這是一腔“為有犧牲多壯志”的熱血。中國共產黨也不怕什么天災,領導人民戰天斗地,一窮二白的農業國變成一大二公的工業國,這是一種“敢叫日月換新天”的豪情。而當十多年前克拉瑪依的一場大火里響起了一聲“讓領導先走”,而當今天高速公路上上演了一出“讓外賓先走”,這腔熱血,這種豪情又豈是被大火燒毀,又豈是被暴雪掩埋。
唯一值得慶幸的只是我們的黨中央還是有自己的先進性的,胡錦濤總書記深入礦井慰問工人;溫家寶總理兩晝夜內兩入湖南救助災民。胡總書記、溫總理都是日理萬機的人,他們要去看望寒風暴雪中的公民需要推掉多少重要的外事活動?但是,他們明白這么一個最淺顯的道理:在中國共產黨天上只有一片天,那就是中國人民!然而,視權力重于生命的“有關部門”官員現在連給了他們權力的中南海的態度都可以不放在眼里,更何況給了他們生命的中國人民!當然,在精英們鼓噪下的改革把人民當家做主的社會主義經濟基礎都改革掉了,又憑什么要求官員們為沒有人民幣的人民服務了。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這只是開始,中國的暴雪還遠未過去。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