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誰的盛世?
據說在“盛世中國,和諧社會”的黃金牌匾下,我們可愛的春晚主持人笑語盈盈:“南方春意盎然……”正在此時,所謂“春意盎然”的南方正在遭受著半個世紀以來最寒冷、最惡劣的天氣的肆虐。我們不禁要問,這是誰的盛世?
新聞報道當然令人感動:溫總理兩度親臨災區視察,親民愛民的舉動贏得廣泛贊譽;高空破冰以身殉國的電力工人更堪稱偉大。然而,喉舌們的報道要么有頭無尾,要么有尾無頭。廣州火車站就出現了滯留乘客受“京廣南段基本恢復”的消息的誤導,大規模涌入車站的混亂局面,火車站被迫發布通告,承認“尚未恢復正?!?,以維持秩序。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中國人在迅速接近現代化的過程中,也忘卻了應有的善德和良知。大氣污染、溫室效應、礦難、旱災、洪災和雪災接踵而至,如果加上03年非典的肆虐,惡訊已非偶然,一切都是內毒外發的結果,絲毫怨不得“天地不仁”。
說現在是盛世也沒錯,在上海北京廣東,廉價的農民工勞動力青春耗散支撐起“達到發達國家水平”的迷夢。在盛世的另一面,是無數農民被迫離土離鄉,在陌生的城市享受著“邊緣人”,甚至“非人”的待遇,享受著“城里人”的白眼和冷漠。
當城里人們在略顯寒冷的室內抱怨的時候,他們是否曾想到,無數農民工已經無法逃脫在簡陋的工棚里度過漫長的一年,然后拿著包工頭施舍的那點可憐的血汗錢涌向車站,卻還要在冰天雪地里等待,等待,無休無止的等待!別忘了,除了忍受“新階層”的盤剝,他們還要屈服于“公務員”違法執法的淫威,貢獻自己從來舍不得花的錢給黃牛黨,給騙子,給所有打算在這盛世里發達一把的大小神仙們以微薄的賄賂。
盛世不是他們的。
多數城里人的日子也不好過,下雪下冰、停水停電、物價飛漲,于是有了重慶家樂福的踩踏事件,有了湖北體育館的坍塌。市場經濟淘汰了“落后生產方式”,國企下崗職工被無情的強行“拋進”歷史,敢問在這個瘋狂的世道里,他們何以為自己的后半生尋得一個立錐之地?平時也就罷了,即使每天饅頭咸菜也至少餓不死。但物價一漲,首當其沖的便是城市下層民眾,他們怎么買得起“十五元一斤的大蒜”和“三十元一盒的泡面”?這是天災,還是人禍?
京珠京廣兩大動脈崩潰,電力中斷和人流物流阻塞互為因果,惡性循環由此形成。國家發改委要求“恢復部分關停煤礦的生產”。是的,補了東墻的電力缺口,卻拆了西墻的安全防線。無論是在鋼筋水泥中蝸居的挨餓受凍的城市下層,還是在數百米深的礦井中用生命和健康換取卑微的生存的礦工,他們,都不是盛世的主人。
這樣的盛世里,市民們要保護自己的陳舊卻是賴以生存的房子,必須進行像重慶“最牛釘子戶”一樣誓死的抗爭;礦工們想看見爬出礦口那一刻的燦爛陽光,不得不寄望于活埋100個小時在“專家指出營救無望”的情況下自行掘出一條生路的壯舉;農民工們希望得到自己的工資,就得準備被砍傷、被拘禁乃至被殺死;公仆們日子也不好過,幾起針對他們的充滿仇怨的爆炸,已經敲響了警鐘。
中國人是善良的,或者說是溫和的,據說貧富差距到達中國今天的水平且未發生大規模動亂的,古今中外僅此一家。中央要建設“和諧社會”,當然已經認識到了社會分裂的嚴重后果。但若和諧變成“消除不穩定因素”,變成了“截留上訪”,變成了“拘傳記者”,那表面上的一片太平又有什么實際意義?
利益被忽視了的人們,只有在我們的社會遭遇疾病、天災或其他打擊的時候,才能爭得一點“發聲”的機會。與壓制相對的是謠言——既然正規的渠道既無從得知信息,又難以表達意愿,那么小道消息和網絡論壇成了交流最好的平臺。政府本應總結非典透明化處理危機的經驗,調動民眾知情、表達和參與的熱情,妥善處理后來的各種危機,包括這次雪災。
然而,我們看到的只是疏通、領導、高度重視等等,我看過一段官方的新聞,所謂“直擊暴風雪”大半個下午的活動,竟然沒有采訪一位受困于車站的旅客!這真是天大的笑話,我想知道,到底是坐在北京的溫暖舒適的辦公室的各個局長們還是饑寒交迫的旅客們更有權在此時發言?
當然,冰雪很快就會過去,電工軍人警察們的英勇事跡又會為人們所歌頌。但我要問的是,憑什么和諧的成果長期性的被少數強勢群體占有,而一旦有災禍出現,用健康乃至生命來買單的卻又是另一些流浪在本屬于自己國土上的可憐的人們?
盛世是誰的,我沒有答案。于這盛世來說,我的發言,不過是一個卑微的小民發出一瞬的雜音;但于我自己,卻是在悲歌著和傾訴著的真誠的愛啊。
一介平民
2008年2月2日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