拭目以待:看茅于軾怎樣回答薛涌
——茅于軾為富人爭些啥?
貧富分化成為一個公共話題,對“貧富分化”和“仇富”問題的討論,讓曾經共處同一陣營的自由知識分子出現了分化 。近期茅于軾與薛涌有關“富人”與“窮人”之爭,掀起了又一輪的觀念激蕩。
茅先生此前有過“為富人辯護”而受網民圍攻的經歷。這一次,他“為富人說話”的文章發表在中國最有影響的媒體的評論版,無論他愿意不愿意,他再一次被擺上了“為富人代言”的代表席,辯論迅速在網絡和紙媒上同時展開。
現居美國的薛涌一直關注國內時事。用他自己的話說,這些年他“主要精力是在和‘主流’們斗爭”,特別是“主流經濟學家”們。他認為他跟他們“雖然都主張市場經濟,但是意識形態不同”,“他們講‘效率優先’,我講‘權利優先’”。在基本的立場和多數的觀點上,他不贊成茅于軾,他接連寫了多篇文章反駁茅于軾。他反對“仇富是中國社會歷來貧窮的根源”,反對“只有富人得到保護窮人才可能變富”;他認為“要勤勞致富,就必須保護窮人”,“貧富分化不是市場經濟的必然結果”。他舉例說“人權平等”的充分的市場經濟國家,貧富分化反而沒有一些專制國家嚴重。特別跟所有論者不一樣的是,他認為在貧富差距如此之大的情況下,“老百姓有一定的情緒是合理的”,并且他們的聲音也應該得到表達。(2007年09月11日《南方人物周刊》)
看樣子,《南方人物周刊》作為一個平臺,準備讓薛涌和茅于軾拉開架勢公開辯論。本次《周刊》先采訪了薛涌,薛涌認為:所有發達的市場經濟國家,基尼系數都比咱們低,貧富分化都沒有咱們嚴重。中國的貧富懸殊在亞洲第一,在全球排第三十幾,排在咱們前面的,都是非洲那些窮得不得了的國家。中國社會的貧富分化還在急劇擴大,再往前走就是世界前幾名了。這種社會怎么能不仇富啊,不仇富不正常。
薛涌在這里只是談了貧富分化,分化的原因沒有多說。無庸諱言,許多富人并不是憑能力、才智和勤奮致富的。比如官商勾結、貪污腐敗、機會不平等、掠奪國有資產、國有壟斷行業憑借行政壟斷的高額利潤攫取私利、征地拆遷中對窮人的剝奪等等,而合法致富則阻力橫生、賠本賺吆喝??梢哉f,中國人并不仇富,而是仇惡、仇腐,但由于現階段中國富人和惡人重疊率較高,所以生出了仇富情節。
從薛涌的談話中看出,在這場爭論中他為窮人爭的是權利,他說:”在西方發達國家,它有制度化的方式來抑制富人的權利。比如競選,每一個人的捐款多少有一個控制,防止富人通過金錢的方式,謀得過多的政治利益。金錢多少可以不一樣,但權利要平等。成熟社會有一套這樣的方式。在沒有這一套的時候,仇富的這種心理,包括仇富的道德,對社會很有益。“
估計很快《南方人物周刊》就采訪茅于軾了,不知道茅于軾在這場貧富之爭中為富人爭些啥?我們拭目以待。
王錫巖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