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志強先生篡改了副總理講話
2007-03-01 05:35:46
時寒冰
在《潘石屹和任志強在恐懼什么——非市場化因素扭曲了房價》一文中,我強調開發商用市場性因素掩蓋非市場因素,制造了供不應求的假象,抬高了房價。這八個因素揭開了開發商們的一些騙局,點中了他們的痛處。于是,他們便在驚恐之下繞開實質性問題,繼續給我扣帽子以轉移視線。
一、任志強先生篡改了副總理講話
2月28日,中國地產界著名理論家、深受民眾愛戴的任志強先生,撰寫了一篇《請時先生對民眾認個錯》的博文,看得人哭笑不得。任志強先生,人不能忽悠到這個地步啊!
任志強先生在文中指出:“時先生用了八點理由來證明不是供不應求造成的房價上漲,但很不巧的是曾培炎副總理已經代表國務院在北京調研房地產市場之后,明確提出了要增加供給……如果連國務院都公開表示了要增加供給來緩解供不應求的矛盾,時先生還不肯承認這種供不應求的市場現象嗎?如果是供過于求,國務院還會提出要增加供給嗎?其實,曾副總理已經代表我們回答了時先生提出的并不是供不應求造成房價上漲的問題……時先生至少可以在曾副總理的講話面前認個錯了吧!中國有句古話“物以稀為貴”,所證明的正是供求關系決定價格。”
首先需要強調的是,我之前說的是:開發商人為制造出來的供不應求的假象,而不是真實的供不應求造成了房價的上漲。在透明的市場,供求關系是決定物價的根本,但是,在一個不透明的市場,人為制造出來的供不應求的假象,同樣會推動房價上漲,至少,他們可以放大和強化需求的力量達到這一目的。請不要在我眼皮底下玩乾坤大挪移把戲。
曾培炎副總理所說的“增加供給”指的是什么呢?我找來了講話原稿和新華社的報道。曾培炎副總理總共講了四點,第一點和第三點主要是,“加快戶型結構調整進度,增加普通商品住房供應”,“著力解決低收入家庭住房”。曾培炎副總理特別提到的國務院2006年37號文件,強調的也是“多渠道增加中低價位、中小套型住房供應”。同時,曾培炎副總理還指出,“合理控制拆遷規模,減少被動性住房需求”;“依法查處房地產交易中囤房惜售、哄抬房價、虛假廣告、合同欺詐等行為”——這是曾培炎副總理講話的另外兩點(詳見《曾培炎:增加有效供給解決低收入家庭住房問題》)。
眾所周知,許多冷血的開發商最喜歡建大戶型、豪華住宅,而反對增加小戶型和民眾需要的普通商品房供應,這些問題日積月累,才成為中央領導人都不得不關注的問題,不得不令開發商撿起自己丟失的良心和社會責任感,“增加中低價位、中小套型住房供應”。面對造成的這些問題,任志強先生不僅不羞愧難當,反過來拿這個來忽悠我,以副總理之名壓我,讓我向民眾道歉,其心理素質如此之好世上絕對罕見!
曾培炎副總理所說的幾點,無一不是開發商們制造出來的麻煩,曾培炎副總理提出的要依法查處“房地產交易中囤房惜售、哄抬房價、虛假廣告、合同欺詐等行為”,不也是開發商們的劣跡嗎?這其中,任志強先生功不可沒。比如,任志強先生說:
“我是一個商人,我不應該考慮窮人。如果考慮窮人,我作為一個企業的管理者就是錯誤的。因為投資者是讓我拿這個錢去賺錢,而不是去救濟窮人”——2006年5月22日《第一財經日報》
“我們提出,商品房就是為富人蓋的”——《南都周刊》2006年12月9日
“現在出現‘窮人區’和‘富人區’很正常”;“買賣有理,炒房無罪,禁止炒房就是違憲”;“歷史證明,房價永遠都是上漲的。”——《環球人物》2006年11月29日
任志強先生諸如此類的言辭,遍布各大媒體和各大網絡,這些話既與中央精神相背離,也漠視民生疾苦。正是這些冷血和冰冷的言辭,讓民眾深為寒心,也讓中央領導深為寒心,不得不出面要求開發商們承擔起屬于自己的一份責任。任志強先生公開篡改曾培炎副總理講話,通過移花接木為他所用,反過來扣大帽子給我,試圖逼我于絕境,任志強先生真不虧是堂堂局級干部,政治素質夠硬朗的,做開發商實在是大材小用了!《南方周末》報道任志強先生時候直接用《“地產總理”任志強》的題目,以總理稱之,可見對其卓爾不群的才能的認可。屈才了,任總理!
二、別以為搞房地產就是搞高科技
任志強先生口口聲聲強調自己的數據正確,并且對數據以最專業的表述方式進行解釋,以證明自己的準確。但是,所有的數據都來源于最原始的單個項目的累加,我把北京市國土資源局提供的最原始和明細的數據拿出來,請大家看看2004年1月-2006年6月兩年半“北京市住宅項目土地供應情況和開發利用情況公示表 ”,其中的附件“北京市住宅項目土地供應情況和開發利 ”(Excel文件)就是明細,任志強先生說“北京市的建成區容積率也不過0.43”,請大家逐個看看那712個項目的容積率,有幾個是低于0.43的?人不能忽悠到這個地步啊!而且,住宅土地供應量的總和數倍于開發商們提供的總和,其中的差距難道僅僅是幾個專業術語可以掩蓋的嗎?這其中有多少土地囤積在開發商手中?大家看看這些最原始的官方資料,再回頭去看看任志強等開發商提供的數據,對比一下。
以民眾陌生的術語蒙騙,掩蓋自己的問題是開發商的一貫伎倆。試問,如果作為一個長期關注房地產領域的記者,尚且被斥責為無知,那么,民眾又有幾個不被開發商們欺騙呢?光明磊落的人不怕用對等的語言交流,房地產也不是什么高科技,以專業術語強化自己的話語權,只不過是掩蓋自己的骯臟的尾巴罷了。一個最簡單的道理,在一些房價上漲兩三倍的城市,開發商的利潤率竟然始終維持在10%左右,你當民眾都是傻子嗎?
任志強先生是玩弄數據的高手,但也不小心玩掉褲子的時候。我在《潘石屹和任志強在恐懼什么——非市場化因素扭曲了房價》一文中已經指出,任志強先生用所謂的住房私有化率來遮掩投機和富人擁有多套住房成為推動房價上漲力量之一的事實,聰明絕頂的任志強先生避開這一質疑,專挑自己能專業術語化的數據來說,這是真正的高科技人才啊!
任志強先生在《我替小潘說兩句》中,匯集了大量數據來掩蓋地產界囤積土地等的一系列問題,而這些問題都曾被中國國土資源部和北京市國土資源局以翔實的數據揭開,任志強先生怎么不對他們玩數字游戲啊?
我認識的一位開發房地產的朋友在看了任大理論家的文章后感嘆一聲:“真能忽悠!”比如,就任志強先生所說的“已交納了全部土地出讓金的土地許多拆遷工作要二至三年時間才能完成”,他認為,第一:這種情況只能是一部分而非全部;只能在一段時間存在而非持續存在。第二,官商勾結之下,拆遷并不難完成。第三,許多土地囤積多年,拆遷工作早完了,像廣州年初收回的土地,最早是1993年獲得的用地批文,荒蕪了十幾年。第四,開發商如果想囤地,留一戶不遷走不就行了?
一個簡單的小數據背后就有這么多奧秘!任志強先生說我無知,我不得不承認,善良的人誰能想到背后有那么多秘密呢?怪不得開發商們會把蓋房子當成搞高科技,這種錯覺原來是有根據的。
三、房價之高讓開發商心生恐懼
這次論辯,任志強先生和潘石屹兩位房地產界的大腕兒一直說我無知,說我在重復,果真如此,兩位人精到底在怕什么?與一個無知的人如此認真地辯論,顯出的是你們的聰明還是別的?——這個簡單的問題顯然被你們忽略了。
這起碼說明一點,開發商們很脆弱,目前的高房價高處不勝寒,連開發商自己都感到了恐懼。你們一再強調商品房供不應求,可是,看看有多少樓盤在空置著?在這方面,我親自做過調查,一位開發商曾經說他的樓盤在兩年前就賣光了,但我在經過那個小區時,發現八、九成房都是空置的。每個關心房價的人都可以親自進行一下調查,那些空置的房子既是開發商們制造供不應求假象的道具,同時也是套在開發商脖子上的一個繩索——不是套著可憐的買房人,就是套著開發商自己。當然,至今為止,一直都在套買房人。
我要強調的是,開發商所所說的供不應求是個假象而不是真實的供不應求,一些被開發商收買的可恥的二奶專家、學者所說的供不應求也是一個人為制造出來的假象。就在昨天,我還看到一個二奶專家學者(學者二字還不如披在狗身上合適)在說,中國的房價增長速度遠遠低于國民收入的增長速度。這是喪盡天良的文人的可恥謊言。
其一,中國國民的收入增長速度是緩慢的,遠遠低于GDP的增長速度,更低于稅收的增長速度(從1995年至2006年,我國稅收連年以GDP兩倍左右的速度增長)。我國居民工資占GDP的比例呈現明顯的下降趨勢,從1989年的16%下降到2003年的12%,而美國居民工資占到其GDP的50%以上!美國人均工資水平是我們的20余倍。
其二,在中國工資增長的同時,教育費用、醫療費用、水、電、天然氣等等,都以遠遠高出工資增長的速度增長,其中,大學學費20年上漲了25倍。去掉這些因素,工資增長了多少?為什么民眾工資增長了生活壓力卻在增大?這些無恥的文人,不知道因為什么就出賣了自己的靈魂,利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識欺騙民眾,散播謊言,實屬十惡不赦!
如果考慮到以上兩個因素,就知道中國的房價脫離老百姓的實際購買力是何等之遠了。我國所謂的買房,其實就是一次性繳納了幾十年的租金而已。建設部住宅產業化促進中心副主任童悅仲曾說:“國內商品房住宅土地年限是70年,住宅建筑規范設計的住宅使用年限是50年,但國內住宅的平均壽命卻僅僅為30年。”就連地產界的著名理論家任志強先生自己也在其文章中說:我國目前的住宅建筑平均壽命僅為30年。大多數80年代初期建設的住房已面臨著大量拆除的階段,這也就是為什么我國的GDP已連續多年地保持著10%左右的高增長,但國民財富的增加卻遠遠地低于GDP增長速度地原因。
在房價高漲的過程中,一些開發商放松了對建筑質量的要求,杭州市某商品樓曾經爆出用毛竹替代起支撐作用的12毫米螺紋鋼筋的黑幕,問題暴露出來后,業主們緊急查看自家房子,結果發現多處質量問題:混凝土澆筑的地板下全是建筑垃圾、水泥地面用手就可摳開。
在獲取暴利的情況下如此對待質量,簡直是沒有人性。住進房子后還要繳納物業,以后還會收保有稅。幾十年后,房子將再次被拆,人們將繼續重復苦難。這種所謂的買房有多大意義呢?可憐的國民何時走出這種輪回?
四、開發商暴利難以掩蓋
任志強先生拿出自己的帳面利潤為開發商暴利說辯護,但是,第一,任志強先生領導的是國有房地產企業,屬房地產界的御林軍,無法代言整個房地產企業。國有企業與民營企業的情況出入很大。其二,開發商帳面的利潤與實際利潤常常有很大出入。2006年11月3日,財政部發布的一份會計信息質量檢查公報,通報了39戶房地產企業存在的會計失真問題,房地產開發企業的帳面利潤12.22%,而檢查結果是:隱瞞最嚴重的企業實際利潤率達到57%。有這些案例,除非開發商的帳經過了審計部門和財政部門審計、核實,公眾怎么能相信開發商是薄利呢?如果房地產沒有暴利,那些整天哭窮的開發商為何不轉行?還干嘛賴在地產界受苦受難?看看上市公司里面,有多少企業都在往房地產領域涉足。一位上市公司負責人曾親口對我說:做十年企業都不如搞一年房地產!
任志強先生博覽群書,喜愛理論研究,最近又讀了本《走出神話——中國不會改變世界的七個理由》,巧的是,我也剛于春節前讀過此書。任志強先生指出:“從圖中可以明確的看出,俄首富高度集中在金融與資源相關部門,而中國的首富則遍布各種產業領域”。但是,任志強有兩點忽悠了:其一,我國的首富依然是房地產領域第一。其二,我當時就注意到了,作者所用的數據是2004年以前的,而恰是從2004年開始,中國富豪開始在富豪榜占據絕對比例。
俄羅斯只要一對富豪查賬,這些富豪立即逃之夭夭,逃得慢的就被抓進監牢。如果中央下令對中國的房地產富豪也逐一審計和查賬,看看會發生什么?
我在《潘石屹和任志強在恐懼什么——非市場化因素扭曲了房價》一文中,也列舉了2004年至2006年大陸富豪榜中房地產老板所占的比例,如果沒有暴利,這些富豪難道是從天上掉下來的嗎?隱瞞利潤,偷逃稅款,乃是犯罪行為。我國刑法第201條規定:“納稅人采取偽造、變造、隱匿、擅自銷毀帳簿、記帳憑證,在帳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經稅務機關通知申報而拒不申報或者進行虛假的納稅申報的手段,不繳或者少繳應納稅款……偷稅數額占應納稅額的百分之三十以上并且偷稅數額在十萬元以上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偷稅數額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罰金。”
任志強先生作為一名共產黨員,作為一名政協委員,您不僅僅應該為房地產行業說話,更應該站在國家和民眾的立場上,向國家有關部門舉報您所知道的開發商的暴利情況,讓國家正視開發商暴利在拉抬房價中的作用,做這樣的事情,誰還能比任志強先生更有條件呢!果如此,任志強先生對中國的貢獻將被載入史冊,更何況這種舉報還有相當可觀的獎勵,這點對利潤微薄的開發商難道沒有一點吸引力嗎?
而且,任志強先生作為一名黨員本身就應該這樣做,《中國共產黨章程》第一章第一條第八款規定:“為了保護國家和人民的利益,在一切困難和危險的時刻挺身而出,英勇斗爭,不怕犧牲。”一些開發商牟利暴利,隱瞞利潤,偷稅逃稅,損害了國家和人民利益,任志強先生理應“挺身而出,英勇斗爭,不怕犧牲”。
五、房價性質變了:從民生問題轉變為民憤問題
實際上,房價被抬高到如此地步,開發商自己也騎虎難下,繼續抬高,脫離民眾的購買力越來越遠;不拉抬,房價就會下跌,利潤率會降低,習慣了暴利的開發商們又不愿意干。只能硬著頭皮通過各種伎倆進行欺騙。
我再次強調,07年以前,我盡管擔憂房價引發的民生問題,但鑒于官商勾結等因素,認為房價難以下跌。從現在開始,我不再看好房價,房價已經是強弩之末,為了社會和諧,中央必然嚴厲調控房價。其實,這一點開發商比我更明白,不然的話,面對一個外行,面對一個無知的人,兩位地產界大腕何以如此興師動眾對我進行圍攻,而且輪番上陣,樂此不疲。答案是:我擺出的事實讓他們成了驚弓之鳥,他們想在與我的論辯中為自己辯解。
應該認識到,現在,高房價問題的性質正在發生轉變,即從民生問題轉變為民憤問題。一些無良開發商們為了一己之利,為了滿足自己膨脹的欲望,試圖將暴利延續下去,試圖將對民眾的掠奪進行到底,然后就可以出國到異國他鄉享受美好人生。也許,只有真正想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人才懂得對民生的關注,才懂得高房價問題的嚴峻性。
高房價正在葬送社會和諧,不良開發商是和諧社會的掘墓人。他們才是真正需要向民眾懺悔的人!
后記
寫《潘石屹和任志強在恐懼什么——非市場化因素扭曲了房價》的當天,我剛飛到上海就到單位上班,忙完手頭工作后才得以靜下心來寫回應任志強先生的文章,由于太疲憊,精力不濟,寫到第二天早上才完成,喝了杯純凈水接著上班,一口氣工作到夜里才得以回家休息、吃飯。一位老同事說,人家開發商喝著茶,按摩著,就有手下的寫手、律師之類的把材料、文章組織好,你根本沒有必要這么認真,再說與這些人斗下去是玩命。我說我會堅持,因為我認為自己是對的,我要堅持到兩會召開,讓更多人關注高房價問題的嚴重性。如果房價繼續上漲,最終只能以崩盤告終。到那個時候,錢賺足的開發商或許出國跑了,災難將由這個民族和這片土地上的人承擔。或許我的擔憂是錯的,但我認為,即使我的擔憂是錯誤的也不多余。最起碼,關注這一問題的人多了能更清晰地看到問題的本質,能預防一些危險。
需要說一句:我對個別網站突然撤掉我的部分文章和支持我的文章的鏈接表示不解和憤慨,我將在必要時要求該網站刪除我所有文章。
感謝支持我的朋友,我與您們素不相識,但您們的支持給我無窮的力量和溫暖,您們的留言和跟帖給了我無窮的智慧和光明。但是,我請求您們不要以辱罵的方式對待這些開發商,更不要損及他們的父母。我與潘石屹、任志強兩位先生素不相識,也從未有任何瓜葛。或許我是對的,或許他們是對的,這一切都需要時間證明。所謂理越辯越明,真相早晚會大白于天下。我的言辭如有過激之處,亦請讀者和當事者原諒。我始終相信,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無論何時,我都會堅守一個新聞記者的職業道德和作為一個公民的起碼良知,永遠!
2007年3月1日 凌晨5:30寫完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