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的改革開放到了認真總結和反思的時候了,改革并沒有錯,不改革錯誤的東西,正確的東西就不能得到貫徹,社會的發展,人民生活的改善也是不可能的。問題是怎么改?改什么?共產黨是為人民服務的,我們改革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都應該從人民的利益出發,脫離了人民利益的改革必然走入死胡同,前30年改革千好萬好,將財富大部分改到少數人手中就說不上好。道路有千條萬條,不走社會主義共同富裕的道路就不是正確的道路。如果仍然沿著30年的路走下去,貧富差距會更加擴大,社會矛盾的積累如果沒有像毛澤東主席:“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那樣的方針政策和方法是解決不了的,矛盾的積累達到臨界點是會激化的,社會沒有一個公平正義的大環境,沒有一個安定團結的局面,貪污腐敗盛行,黑社會橫行,壞人當道,好人受氣,黃賭毒泛濫,黨和政府與人民的關系由融洽的魚水關系變成油水關系,有的地方甚至轉化為對立關系,過去對于黨和政府的決策,人民都不加懷疑真心的擁護,堅決貫徹執行,因為人們知道黨和政府是為人民服務的,現在呢?毛澤東時代人民對黨和政府那種樸素的感情還剩余多少呢?從某種意義上說,改革開放三十年在消費新中國成立后積累的人民對共產黨和人民政府的感情和信任,而感情和信任從來都是有條件的,是相互的,單方面的消費,總有消耗殆盡的時候,那個時候改開的路還能怎么走。
30多年的實踐證明,改革開放出現了問題,中國共產黨章程總綱中有這樣一段話:“堅持社會主義道路、堅持人民民主專政、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持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這四項基本原則,是我們的立國之本。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整個過程中,必須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反對資產階級自由化”。這四項基本原則在實踐中貫徹了嗎?《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六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社會主義經濟制度的基礎是生產資料的社會主義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勞動群眾集體所有制。社會主義公有制消滅人剝削人的制度,實行各盡所能、按勞分配的原則。”經過30多年的轉型,我們的所有制公有制的成分還有多少呢?我們的地方政府還有多少家底是屬于全體人民共有、或集體所有的呢?憲法規定:“社會主義公有制消滅人剝削人的制度,實行各盡所能、按勞分配的原則”我們國家現在消滅了剝削了嗎?遍布全國各地的外商獨資、合資企業他們的利潤是那里來的,難道不是剝削工人的剩余價值,我們的分配制度還是按勞分配嗎?當貨幣變成資本,按勞分配是不可能實行的。當少數人的財富幾十億上百億,一個工人的月工資只有1000多的時候,我們還能理直氣壯的說:“中國現在的所有制是社會主義公有制,實行的是按勞分配”嗎?當我們制定政策的時候,是否還想到過憲法和黨章。如果背離了這些社會主義最基本原則,背離了為人民服務的宗旨,任何對人民有利改革還能進行下去嗎?
改革開放不論怎么改,共產黨無產階級先鋒隊的性質不能變,社會主義公有制的體制不能改,改了就一定不是真正的共產黨,改了就一定走的不是真正的社會主義道路。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