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中央黨校副校長李君如在人民網上表達了一個觀點:
“既然我們的社會主義不夠格,就不要超越我們的發展階段來探討公平。我們當前最重要的任務還是發展。我們應該在發展的基礎上追求公平,不能倒過來用公平去求發展。”李君如說。離開發展去講公平,就是馬克思恩格斯多次批判過的,是“公平原則的唯心主義空話”。(見2012.4.13人民網理論頻道《堅定信心 攻堅克難 迎接黨的十八大》)
李認為:”不能倒過來用公平去求發展”,我認為李的這個觀點是錯誤的。
公平與發展的關系是辯證的統一關系,不能用機械唯物論的觀點來理解。發展是公平的基礎,這當然是對的,但這并不是說:只要經濟發展了,公平就會自然出現。更不是說:公平只能被動地跟在發展的屁股后邊,沒有一點能動性。
縱觀人類歷史,不但是一個追求發展的過程,同時也是一個追求公平的過程。例如,奴隸社會比封建社會“公平“,封建社會比奴隸社會”公平“,資本主義社會比封建社會”公平“而社會主義比資本主義”公平。“
這些社會制度轉變的根本原因當然是經濟,但是具體實現這些轉變的途徑卻是靠”追求公平“來實現的。例如資產階級革命就是打著”自由、民主、平等“這些追求公平的口號來完成的。
改革開放初期,我們提出,“反對大鍋飯’,反對“干多干少一個樣”不也是追求公平嗎?正是通過這些追求公平的口號,才喚起了廣大群眾,完成了經濟體制改革,實現了經濟的跨越發展。
當前黨中央提出要進行分配制度改革,改變勞動收入占比過低的現狀,也是對社會公平的追求。這些措施對于提高內需,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實現可持續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可見,我們不但應該“在發展的基礎上追求公平”更應該“在追求公平的過程中促進發展”。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