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可見,對于教育的認識,古人也是首推傳道。但是教育不僅具有時代性和歷史性,而且還具有階級性和政治性,所以這個被傳之“道”,古今中外是有很大差別的。
中國古代教育所傳多是“孔孟”之道,西方所傳大多是弱肉強食的叢林法則,至于所謂的“普世價值”無非是掩蓋叢林法則狼身的羊皮。
我們要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國家,教育也應該有自己的特色,那就是要有中國的社會主義特色,這種特色,是什么呢?
對于教育特色,我國四代領導人均有論述。
1957年,毛澤東在《關于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中系統提出“我們的教育方針,應該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體育幾方面都得到發展,成為有社會主義覺悟的、有文化的勞動者”,1958年又進一步提出了“教育為無產階級政治服務,必須同生產勞動相結合”的方針。他的“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向雷鋒同志學習”和 “生的偉大,死的光榮” 等題詞以及其《改造我們的學習》《為人民服務》《紀念白求恩》等許多文章都體現了紅色是毛澤東教育思想的主題色。
對于學校教育,毛澤東更是見解獨到。他認為教育的根本作用在于為人性的提升和完善服務,一切是以人為本,即以受教育者為本,他認為“學校的校長、教員是為學生服務的,不是學生為校長、教員服務的”。對于考試,他“主張題目公開,由學生研究、看書去做。例如,出二十個題,學生能答出十題,答得好,其中有的答得很好,有創見,可以打一百分;二十題都答了,也對,但是平平淡淡,沒有創見的,給五十分、六十分。考試可以交頭接耳,無非自己不懂,問了別人懂了。懂了就有收獲,為什么要死記硬背呢?人家做了,我抄一遍也好。可以試試點”。其素質教育的觀點,即使在現在看來也很超前。他還教育學生“不要把分數看重了,要把精力集中在培養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上,不要只是跟在教員的后面跑,自己沒有主動性”
1977年,鄧小平剛復出工作就自告奮勇抓科技和教育,并提出“教育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這是鄧小平教育思想中寓意最為深刻、內涵最為豐富的觀點,它不僅指明了我國教育的發展方向,更揭示了教育發展與經濟發展、社會進步的關系。他在南方講話中又指出:“經濟發展得快一點,必須依靠科技和教育”,這是他從現代化的需要、科技發展的需求、人才培養與經濟發展相適應的戰略高度,論述抓緊抓好教育的極端重要性和緊迫性。
1985年3月的全國科學工作會議上,鄧小平又完整地提出要“教育全國人民做到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四有”新人思想。而且提出,“四有”新人的培養,要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實踐中進行,要求全黨、工會、婦聯、共青團、少先隊、學校等黨政、社會團體、群眾組織一齊努力,加強道德教育,恢復和發展我們黨和人民的革命傳統,樹立優良的社會主義道德風尚,培養社會主義新人。他還相應的提出了五條措施,最重要的一條就是理想和道德的教育,要從小抓起。他還提出要注意尊重教師的勞動和提高教師的素質。他說:“人民教師是培養革命后代的園丁。”“一個學校能不能為社會主義建設培養合格的人才,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有社會主義覺悟的有文化的勞動者,關鍵在教師。”“批判和反對資產階級損人利己、唯利是圖、‘一切向錢看’的腐朽思想,批判和反對無政府主義、極端個人主義。”他還說,在改革開放的形勢下,必須保持清醒的頭腦,堅決抵制外來腐朽思想的侵蝕,決不允許資產階級生活方式在我國泛濫。此外,鄧小平所強調的反對精神污染,反對資產階級自由化的思想,也是培養“四有”新人的重要措施之一。
可見,紅色,也是鄧小平教育思想的主題色。
1989年8月21日,江澤民指出:對于思想陣地,無產階級不去占領,資產階級就必然要去占領。所以,從現在開始,要牢記我們肩膀上有這樣一個責任,就是用無產階級思想教育青年。這些青年人是我們的希望和未來,將來要接班的。長江后浪趕前浪,世上新人換舊人嘛!所以要加強思想教育工作,今后要主動去做,要用無產階級思想占領陣地。
1992年5月20日,江澤民與應屆高校畢業生代表座談時的講話指出:廣大青年是我們社會主義事業的接班人,是祖國未來的建設者,我們不僅要加強對青年的文化知識教育,而且要切實加強對青年的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紀律教育、法制教育。尤其是要加強對青少年學生進行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的思想教育,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是科學真理,是我們黨的指導思想,也是青年人健康成長的行動指南。”
2002年5月,在共青團成立80周年大會上,江澤民又向全國青年提出了“六個希望”:即樹立遠大理想,堅持發奮學習,注重錘煉品德,不斷開拓視野,勇于進取創新,始終艱苦奮斗。
可見,紅色,也是江澤民教育思想的主題色。
2005年1月18日,胡錦濤在全國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會議上的講話中清晰闡明培養什么人、如何培養人,是我國社會主義教育事業發展中必須解決好的根本問題。大學生是國家寶貴的人才資源,是民族的希望、祖國的未來。要使大學生成長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不僅要大力提高他們的科學文化素質,更要大力提高他們的思想政治素質。
2010年9月8日,胡錦濤《在全國教育工作會議上的講話》中指出,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教育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為人民服務,與生產勞動和社會實踐相結合,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可見,紅色,也是胡錦濤教育思想的主題色。
為什么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和胡錦濤等同志教育思想的主題色都是“紅色”呢?這是因為他們都體現了馬克思主義為了“人的全面而自由的發展”的教育目標,順應了人類社會發展的歷史潮流。還有就是教育的階級性和政治性決定共產黨執政的中國必須是紅色,必須是無產階級教育思想。
確定紅色作為我國教育工作的主題色,并不是要否定“萬紫千紅春滿園”,也不是像出模具一樣把我們的孩子培養成思維禁錮的“政治狂”。但是作為指導思想的基礎色調,不能也不應該存在多元化色調,這也是由我國的國體和政體確定的。我國的國體是: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政體是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我們完全可以光明正大的宣傳無產階級思想,讓其占領我們的教育陣地,學習和借鑒人類一切先進文化知識,從青少年開始培養合格的各行各業的社會主義勞動者和共產主義接班人,把我們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推向新的征程,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2012年4月17日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