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搞社會主義建設,照搬照抄了蘇聯的那一套;而蘇聯的那一套形成了高度集中的經濟體系,最終導致了蘇聯的解體;毛主席學習了那一套,也使得中國經濟長期發展不迅速,人民生活水平沒有較快的提高——這個謠言,曾經盛行一時,甚至在毛主席身邊工作過的“大秘”在毛主席逝世后也發表了類似的文章,一直影響到了現在!
那么,毛主席真的是照搬了蘇聯模式嗎?
毛主席對十月革命的成功經驗,有了突破性創新,走上了中國獨立自主的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道路,那么,在經濟建設領域,毛主席就照搬照抄了嗎?
這顯然是不符合歷史事實的!
毛主席早就說過,我們不能照搬照抄書本,不能生搬硬套馬克思主義的個別詞句和個別原理,而是要學會靈活運用,要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來認識世界、改造世界。
這是毛主席一直提倡,也一直堅信的方法論,他早在《實踐論》、《矛盾論》等哲學著作中,對教條主義產生的根源給予了深刻地分析,對教條主義者給予了嚴厲批判。
所以,無論如何,教條主義、照搬照抄,是不能用在毛主席身上的。
其次,具體到經濟領域,毛主席曾說過:搞社會主義建設,我們對農業比較熟悉,對于怎么搞工業化就沒有那么熟悉了,所以他投入大量精力搞調查研究,認真總結中國工業建設的經驗,也認真吸取蘇聯的教訓。
一方面,毛主席著眼國內,他從1956年2月初起,用了長達一個半月的時間,聽取中央34個部門的工作匯報。
當年,作為新華社長的吳冷西,在參加聽匯報時,看到毛主席聽得很認真,不時作筆記,還不時提出一些問題,要匯報人回答,或同到會的同志討論。許多部長在匯報時開始都很緊張,像考場上口試或論文答辯那樣。他們雖然在匯報前做了大量的準備工作,但臨場仍然有不少問題說不清楚或者簡直就答不上來,弄得滿頭大汗。毛主席在聽匯報時也講一些意見,但還沒有來得及進行綜合歸納。
另一方面,毛主席著眼國外,特別是蘇聯。他帶領秀才們,在杭州認真讀了蘇聯《政治經濟學教科書》。在吳冷西回憶錄《新的探索和整風反右》中,記錄了許多毛主席關于建設社會主義的新探索。
毛主席指出:蘇聯片面發展重工業,而我們中國則注意到了要多發展一些農業和輕工業。
蘇聯把農民的東西拿走太多,使農民的生產積極性受到極大損害。我們對農民的政策不是蘇聯那種竭澤而漁的政策,而是兼顧國家和農民的利益。
蘇聯把什么都集中到中央,把地方卡得死死的;我們應當在鞏固中央統一領導的前提下,擴大一點地方權力,給地方更多的獨立性,讓地方辦更多的事情。
毛主席更高瞻遠矚地指出:蘇聯的民族關系很不正常,我們應當接受這個教訓,誠心誠意地積極幫助少數民族發展經濟建設和文化建設,著重反對大漢族主義。
有人說,我們在毛時代建設社會主義時犯了照搬蘇聯那一套的錯誤,那么請看一看毛主席的名著《論十大關系》吧,這樣的謠言自然會不攻自破。
一些人,就是因為不讀書,不去深入了解歷史,才會被小人的謠言帶跑了!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