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在自媒體的輿論場,有些人喜歡動不動就給別人扣上“極左”的帽子,像何祚庥、胡錫進、任澤平、王小東等都是這樣的人。
他們喜歡給哪些人扣“極左”的帽子呢?
第一,他們將凡是不同意他們觀點和反對他們的人統統稱為“極左”。像何祚庥在他的自媒體中一直將司馬南及其支持者們一律稱為極左分子。
硬是將中國經濟遇到的困難說成是司馬南“極左”的“功勞”,真是“欲加之罪催,何患無辭”啊?
如果司馬南真有這么大的本事和能量,不就正好證明你何祚庥這些右右們的無能嗎?你天天攻擊司馬南怎么不起作用,中國的經濟怎么還不見好轉呢?
第二,他們將凡是堅持毛澤東思想,堅持共產黨黨性,堅持社會公有制,堅持共同富裕的人,都被他們統統稱為“極左”分子。
這就是他們的邏輯。他們為什么喜歡這樣做?他們這樣做的目的是什么呢?
第一,給別人扣上極左的帽子,就認為會給對方造成極大的殺傷力,就會讓對方“啞火”,就會無話可說。
第二,給別人扣上極左的帽子,就顯得他們是正確的了,他們自己就成了代表正確的一方了,自然就站在了“政治正確”的制高點了。
其實,這些人恐怕連什么是左?什么是右?什么是極左?什么是極右?都沒有弄清楚。
他們生硬地給別人扣極左帽子的同時,也完全暴露了他們是極右的本質。
正像司馬南說的那樣:你用右眼看左眼,沒法兒不“極左”。
這里,我們有必要用馬克思主義的觀點,分清楚是如何定義政治上的左和右,左傾和右傾的?
為了弄清楚這幾個基本概念,本人在網上查了一些資料,百度百科上這篇文章還是具有權威性的。本人摘其要點先介紹一下。
學習了以下的基本知識,就有利于我們認清何祚庥、胡錫進們動不動就給別人扣“極左”的帽子,而他們自己是什么本來面目了。
百度的文章介紹,所謂左派右派之分是個歷史的產物,分別代表不同的階級利益,而這個資產階級革命中所誕生的名詞,又被馬克思主義做了進一步的引申,所以要講清左派、右派這個問題,還和你是站在什么樣的立場上有關。
站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或無產階級的立場上,所謂左派就是代表歷史前進方向的人群,而馬克思主義指出社會主義必然代替資本主義,所以在今天左派就是主張走社會主義道路的人群。
有一個經常和左派右派混淆的問題就是左傾和右傾的區分。同樣是主張實現社會主義目標的,因為對現實的認識不一致,因此就產生了對采取何種措施的分歧,認識落后于實際情況的,我們叫做右傾,認識超前于實際情況的,我們叫做左傾。
無論左傾右傾,都會給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事業帶來危害,因此就需要既防左又防右。
對于無產階級來說,主張資本主義,極力為資本主義社會辯護的,就是右派。
由于右派極力維護資本主義制度,反對歷史向社會主義前進,所以右派是代表著逆歷史前進方向的勢力。
而站在資產階級立場上,資本主義社會當然是要萬萬年的,因此他們并不承認主張實現社會主義的是什么左派,在他們那里,左派恐怕是要被稱作空想派、烏托邦的。
這不就是給何祚庥、胡錫進們畫的像嗎?
所謂極左,也就是把左派的思路推向極端,突破"自由的底限"。
所謂極右,也就是把右派的思路推向極端,突破"平等的底限"。
需要強調的是左不一定是極左。
左派和左翼是好的、進步的。
而極左和極右一樣是對社會有危害的,極左和極右屬于一丘之貉。
一般來說,右是指思想落后于實際,不能隨變化了的情況前進,企圖開歷史倒車的思想和行為。在政治上往往表現為或是反動的,投降的或是悲觀的、保守的。這種思想就是右傾機會主義,持有這種觀點的人被稱為右派。如在第一次國共合作時,中國共產黨公開反對的是國民黨反動派分子。后來又出現了對反革命勢力妥協退讓而葬送革命的陳獨秀右傾投降主義。
與右相對的左,是指革命的、思想進步的,如國民黨內部積極支持國共合作建立國民革命統一戰線的何香凝、廖仲愷等都是國民黨左派。在文化戰線上,積極投身革命的是“中國左翼作家聯盟”。
當無產階級革命力量還比較薄弱,激進派常給剛剛萌芽的無產階級革命帶來很大的損失,因此激進派對革命是有害的、錯誤的。為了表示貶義,特在左字上添加了引號,即“左”傾。
如,1932年5月20日,中共臨時中央從上海發電,直接對毛澤東的軍事戰略方針進行批評。并且主張進攻中心城市,以取得一省數省的首先勝利,在和敵人對壘時,更是主張硬碰硬,陣地對陣地。
王明所犯的左傾冒險主義錯誤,使我黨的白區組織遭到覆滅性災難,紅軍和革命根據地損失了百分之九十,并直接導致了第五次反“圍剿”的失敗,差點讓中國革命毀于一旦。結果讓中央紅軍不得不進行戰略性大轉移,開始史無前例的長征。
“極左”是指思想超越客觀過程的一定階段,離開了當時大多數人的實踐,離開了當時的現實性,墜入空想和盲動。
這種思想就是“左”傾機會主義,如中國歷史上王明“左傾機會主義”,給中國革命和黨造成嚴重損失。
毛澤東思想就是在我黨歷史上與左傾和右傾的斗爭中產生的正確的指導中國革命的思想,按著毛主席指出的方向走,中國革命就取得勝利,離開毛主席的方向和毛主席的領導,革命事業就受到損失。
正是在中國革命實踐的反復對比中,才讓中國共產黨于1935年1月在貴州召開的遵義召開了中共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會上重新確立了毛主席在我黨我軍歷史上的領導地位,中國革命從此從勝利走向勝利。
沒有毛主席,沒有毛澤東思想就沒有新中國,也就沒有改革開放的今天!這是任何人否定不了的歷史事實,也是全國人民的共識。
毛主席的地位和威望不是自封的,是在中國革命的歷史過程中自然形成的。
有人提出“不搞個人崇拜”,你自己去搞搞,看有人崇拜你嗎?
我黨歷史上也打擊過“右派的猖狂進攻”,也派人民解放軍支過左。
司馬南先生作為一名共產黨員,在他的文章和視頻中敬仰毛主席,堅持毛澤東思想,堅持宣傳社會主義公有制,堅持共同富裕。批評資本勢力野蠻增長,收割民眾韭菜,揭露和質疑聯想柳傳志利用國有企業改制之機造成國有資產流失,揭露和批判毒教材、毒插圖,抨擊貪官污吏和黑惡勢力及其保護傘等等,這完全是站在共產黨的立場上,替廣大的人民群眾 發聲,難道這也是“極左”嗎?
如果司馬南的這些觀點也是“極左”的話,誰還能替廣大的底層勞動群眾說話?
如果堅持毛澤東思想,堅持社會主義公有制,堅持共同富裕也是“極左”的話,那么為了實現共產主義而奮斗終身的毛主席等老一輩革命家和無數為之而犧牲的革命先烈們是不是也屬于極左啊?
你何祚庥反對公有制,說公有制是一些人用來騙人的;反對共同富裕,說“實現共同富裕就是共同貧窮”。你站在資本的立場上替資本說話,替柳傳志們站臺、洗地等這是不是極右啊?
最近,《我本是高山》這部電影,引起很大爭議。尤其是對支撐張老師獻身山區教育事業的動力是共產黨的信仰,硬是拍成了張老師是為了完成丈夫遺愿的低級愛情片,這就是對張老師的矮化。
因此受到廣大網友大量地吐槽和質疑,票房極不理想。這本來是人民群眾特別是年輕人的覺醒和對共產黨信仰的認可。
但是,胡錫進卻專門寫了一篇文章:從《我本是高山》遭圍攻,看網上“極左”聲音膨脹。
胡錫進將網友對這部電影的批評硬硬地說成是“極左”,一貫強調要“包容”、批評別人上綱上線的胡錫進,這一次直接扯到“極左”上去了。
正像一位叫“寧可抗日死”的網友在一篇反駁胡錫進的文章中寫的那樣:
胡錫進痛斥極左,貌似道貌岸然,可是,今天的中國有極左嗎?根本沒有,今天的中國只有極右。造就了一批億萬富豪,貧富差距拉大。胡錫進口中的極左,無非就是左派,無非就是對左派的污蔑。左派,或者說毛派,毛主席派,人民派,他們才是真理與正義的代表。
胡錫進妄言,左派“對黨性、對共產主義信仰的認識非常淺薄,模仿式地、人云亦云地飄在了意識形態層面,嚴重脫離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奮斗目標,脫離廣大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這位“寧可抗日死”的網友質問:我倒想問一下胡錫進,究竟是你胡錫進自己“對黨性、對共產主義信仰的認識非常淺薄”,還是左派“淺薄”?難道“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奮斗目標”,就是國家財富的絕大部分被裝進內外資本家的口袋?難道這就是你的“黨性”?就是你對“對共產主義信仰的認識”?難道“廣大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6億人一個月只有一千元的收入,就是被四座大山沉重壓迫著么?
這位網友在文章的最后一針見血地指出:胡錫進享受著毛主席帶給他的福蔭,甚至可以這樣說,沒有毛主席,有沒有他胡錫進的今天還得兩說呢,可他胡錫進卻絲毫不知道感恩。胡錫進的這些言論,只能說明,他胡錫進不過只是一個沒有原則,沒有立場,沒有信仰,沒有“黨性”的極右分子。他胡錫進跟共產黨,跟人民根本不是一路人。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