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斯亮女士是開國元勛的女兒,為抗疫發聲,紅色風骨,令人敬重。武漢疫情:“愿年輕一代的市長們能從武漢疫災的前前后后,一系列或慘痛或成功的經驗中接受教訓,萬勿重蹈覆轍”(陶斯亮《武漢市長貽誤戰機,問題出在哪呢?》,新三屆2020-03-27),呈現紅色后代的理性堅定;面對“新十條”:“無論前面是刀山還是火海,中國必須要邁過這個坎兒,填平免疫洼地,變成防御高地,讓中國人的生活重拾祥和歡樂!”(陶斯亮《縱然刀山火海也要邁過這個坎兒》,2022年12月9日),彰顯紅色后代的果敢堅毅。但是面對“邁過這個坎兒”,是否以醫學專業為支撐,預測需要“付出的代價”有多大?如何以“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為理念,將“付出的代價”降至最低?
尤其,12月23日,突然一篇《大疫當前,請嘴下留情》,確實令人發蒙。
一、人人都感染是應該付出的“應有代價”?
自己敬重的陶斯亮大姐說:放開“當然也付出了代價,那就是幾乎人人都會染病。對此我感同身受。舉目望去,幾乎一夜間親朋好友就呼啦啦地全陽了,北京成了‘羊城’,上海廣州等城市也都是‘風吹草低見牛羊’”。但是,世界任何其他國家,付出過如此之大的感染代價嗎?請對應各個國家長達三年“躺平”“共存”的數據,并進行比較分析:
據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數據,截至當地時間12月17日19時30分,美國累計新冠肺炎確診病例99,887,614例,累計死亡病例1,087,410例,分別是其人口總數3.32億的30.08%和0.33%。
據印度健康與家庭福利部數據,至12月18日上午10點,印度累計確診新冠病例34,733,194例,死亡477,158例,分別是其人口總數13.93億的24.93%、0.34%。
據中新社巴黎12月17日電,法國新冠肺炎累計確診病例為38446263例,累計死亡160359例,分別是其人口總數6749.9萬的56.96%、0.24%。
據韓聯社12月18日報道,韓國累計確診28188293例,累計死亡31395例,分別是其總人數5174.5萬人的54.48%、0.61%。
請陶斯亮女士以醫學專業解釋,“幾乎人人都會染病”,且僅僅半月感染比如此之重,是否符合傳染病病傳染規律?同時,更需要回答的是,面對重癥即將來臨,中國將面對著怎樣的死亡率?應該以醫學專業如何預見、預測?
尤其,被陶斯亮女士吹捧的“這三年來與病毒終日相伴,對病毒從實踐層面的了解使他擁有發言權”的張文宏,做出了怎樣的預測?他是否預測到“放開”不到半月“北京成了‘羊城’,上海廣州等城市也都是‘風吹草低見牛羊’”?這樣的“最有發言權的”神醫,大疫當前,只會在網上賣弄錯誤觀點、倡導“躺平”思維、兜售西方“神藥”,實施過怎樣的救治?他應該在病房,還是應該成為第一網紅,才能秉持傳染病臨床醫生的基本職業操守?
二、張文宏是不是一個迎合西方的“躺平派”?
自己敬重的陶斯亮女士,面對饒毅教授對“張文宏造謠誤導大眾”的譴責,說“讓我非常失望!我很難過,想不通,因為說這話的人是我如此崇拜過的人”;不理解“不知為什么,司馬南把攻擊的重心放在了張文宏身上”。同時,也一定很難理解“箭齊發瞄準張文宏”、對張文宏同仇敵愾的根源。根本原因,在于他游離于一名感染病與肝病專業醫生的基本職業操守,信口開河、造謠誤導。
12月12日,網紅教授聲稱新冠疫情正在進入“最后一程”,并最終會向季節性流行病轉變;12月17日,中美論壇上聲稱“我們即將走出這次疫情已成定局,這個趨勢不會逆轉”;12月18日上午,上海培訓會突然又說:“此輪疫情要做好2到4個月準備”。強弩之末、“最后一程”、季節性流行病轉變,會使首都成“羊城”,上海廣州等“風吹草低見牛羊”嗎?尤其無視自古以來“瘟疫始于大雪、發于冬至、生于小寒、長于大寒、盛于立春、弱于雨水、衰于驚蟄”的內在規律,不同季節的2到4個月付出的健康、生命代價將是天壤之別,如何識季應變,是否履行傳染病臨床醫生基本職責?
7月12日,網紅教授說“美國每日確診是中國35000倍,卻把日子過得像花似的”,還說我們不放開“就被人家取笑了”;5月22日,聲稱“新冠疫情短期內不會結束”;3月27日,稱“疫情的拐點很快會到來”;2022年3月25日,說“上海整個傳播指數級的上升已被打破”;3月14日,發帖“這次疫情與其說是冬季還沒有過去,還不如說是倒春寒”;1月18日,說“這可能是新冠大流行的最后一個寒冬”;2020年7月9日,稱“中國的疫情已經結束”。如上表達,自相矛盾、語無倫次,“大疫當前”,這是一名傳染病和肝病醫生應該具有的基本的、嚴謹的職業操守嗎?
2021年7月29日,張網紅深夜發文:“世界如何與病毒共存,各個國家都在作出自己的回答。中國曾經給出一張漂亮的答卷,南京疫情之后,我們一定會學習到更多”;7月8日,說“你家里再干凈,你得把門打開”;9月20日,在復旦大學《共生與共存》演講:“新冠死亡(20萬)并沒有降低美國的人均預期壽命”,但是根據美國疾控中心數據,因為新冠疫情,美國人均壽命下降3歲。
自己敬重的陶斯亮女士說:“在大疫大災時,感染科醫生都是沖在最前面的,在定點醫院查房的是他們,方艙醫院巡診是他們,搶救危重病人有他們”。
但是,張文宏作為感染科臨床醫生,是否“沖在最前面”、“定點醫院查房”、“方艙醫院巡診”、“搶救危重病人”?而疫情3年1100天,540個話題,平均2天一個發言稿,是否遵守臨床職業醫生“治病救人”的職業操守嗎?如果是自己所寫,有時間在病房中接治病人嗎?如果不是自己所寫,又是為誰代言,意欲何為?
自己敬重的陶斯亮女士,引用網友評價“張只是個醫生,完全無法左右政策的制定和實施”,如果張文宏是一個在病房中恪盡職守的醫生,無法“左右政策的制定和實施”,但嬗變為“中國第一網紅”時,不會“左右政策的制定和實施”嗎?如果想不背上千古罵名、甚至如網友所言“推出午門斬首”,請張文宏回到救治病房,恪盡職守!!
張文宏專業與公共傳媒、尤其新媒體專業毫不相干,如此大頻率出現在媒體,是在妖言惑眾,從而達到兜售“神藥”、圍獵中國的資本企圖。
三、張文宏是不是西方資本利益的代言人?
自己敬重的陶斯亮女士說:“張文宏是感染科醫生,特別這三年來與病毒終日相伴,對病毒從實踐層面的了解使他擁有發言權”。那么,張文宏的發言權表達的內容是什么?
早在2022年2月,武漢疫情最嚴重時,美國西方利用疫情溯源嫁禍攻擊中國,張文宏接受采訪時語出驚人,認定病毒就是從武漢傳出來的,不是從外國輸入的。遠在上海的張文宏,為什么如此肯定病毒就是出自武漢?與美國這般配合默契,說明了什么?這是他這個感染科醫生根據“對病毒從實踐層面的了解使他擁有的發言權”嗎?
2020年7月,張文宏再次語出驚人,說中國短時間內生產不出疫苗,別說疫苗,中國連裝疫苗的玻璃瓶恐怕都生產不出來。言下之意,就是推銷進口疫苗。
在此之前,當有記者問他國產疫苗和進口疫苗哪個好?他就別有深意地反問:“關于那個國產的汽車,還是一個進口的汽車,你們都能夠鑒別,為什么一到疫苗你就不能鑒別?”
2020年8月12日,張文宏說美國各方面就是比中國先進發達,“現在醫療領域里面,我戴著口罩、我們穿的防護服、我們測序用的機器還是美國的。”
打臉的是,美國紐約州長安德魯·科莫公開感嘆:“我們需要的口罩來自中國,我們需要的防護服來自中國,我們需要的防護面罩來自中國,我們需要的呼吸機來自中國。我們需要的檢測藥劑也來自中國”。張文宏崇洋媚美是否已到極限?是否夾帶私貨成為習慣?
2020年10月,在參加浦江創新論壇時,被問到二次感染問題,張文宏斷言:全球新冠病例超過4000萬感染者,其中二次感染只有9例,不值得討論。他認為今天世界上最重要的事情,第一是疫苗,第二是藥物。而據美國退伍軍人事務部2020年3月1日至2022年4月6日期間收集的數據:“443588 名感染過一次新冠病毒的患者、40947 名感染過兩次或兩次以上的患者以及 530 萬名未感染者”。美國廣播公司報道,數據統計顯示,全美已出現超過 160 萬例新冠再感染病例,各州報告還稱越來越多的人二次感染新冠病毒,有些人是三次、四次感染,有人甚至五次感染新冠病毒。
2021年8月4日,張文宏說,“打疫苗后感染新冠多數不需住院,跟流感毫無區別”。而事實情況是,當前感染者尤其需要住院者幾乎均已打過疫苗,跟流感差別更巨大。而且,根據2022年8月12日《國際疫苗理論、實踐和研究雜志(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Vaccine Theory, Practice, and Research, IJVTPR)》發表論文《全球范圍內自選的未接種新冠疫苗隊列報告的良好健康結果和不合理的歧視(Self-Selected COVID-19 “Unvaccinated” Cohort Reports Favorable Health Outcomes and Unjustified Discrimination in Global Survey)》,第一次在全球范圍內對未接種新冠疫苗人群進行調查分析,結果表明:即使感染率最高的50-69歲組,也僅12.3%,遠遠低于全人群的感染率,尤其未接種新冠疫苗人群,感染新冠病毒沒有死亡病例(杜文民《全球未接種新冠疫苗人群的調查報告》,中美學者智庫 2022-12-19)。
2022年1月8日,天津德爾塔合并奧密克戎病毒株病例,次日張文宏表示“開放的前提是安全,比如疫苗的廣泛接種以及新藥的上市”。試圖表達的是什么“疫苗和新藥”?2022年1月,上海兩會提交議案,“加強藥品儲備”,試圖表達的是什么“藥品儲備”?
在張文宏建議下,輝瑞Paxlovid長驅直入上海,并且還能納入全國醫保體系報銷,張文宏為美國藥物全面進入中國市場立下了汗馬功勞。2004年,輝瑞在上海成立中國區總部和輝瑞投資有限公司。2005年在上海成立輝瑞中國研發中心。2021年1月14日,上海市疾控中心與輝瑞中國在上海共同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共同建設上海市疫苗臨床試驗基地,完善上海市疫苗評價管理體系。2022年2月11日,國家藥監局根據《藥品管理法》相關規定,按照藥品特別審批程序,進行應急審評審批,3月15日,國家衛健委印發《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九版)》,輝瑞Paxlovid作為國家藥監局唯一批準的口服抗病毒口服藥寫入診療方案。是否缺少了網紅醫生推動的身影?
2022年12月,中國全面放開后,國內感染人數劇增,張文宏見時機成熟,又連續不斷跳出來發表意見,竟然不顧羞恥地否定國產疫苗,竭力推銷“洋疫苗”。
12月3日,在中華醫學會2022年醫學病毒學大會上,他發表演講,斬釘截鐵地說走出疫情的關鍵,是建立免疫屏障。如何建立免疫屏障,那就是打復必泰疫苗第二劑加強針,即國內第四針疫苗。他呼吁這次疫苗接種,應該選擇“異源接種”。
異源接種,顧名思義,就是選擇與前三針不一樣的疫苗接種,其實就是推銷“洋疫苗”。
沒過半個月,在12月17日中美臨床微生物學與感染病學高端論壇的線上+線下會議上,張文宏提出:“現在奧密克戎病毒有多種亞型毒株,在感染一種亞型之后還有可能感染另外一種亞型。目前國內人群接種的第一批次疫苗……很難阻止新冠病毒的再次感染。有待進行新冠疫苗的第二批次加強免疫接種。”
事出反常必有妖,以前一直宣揚要全民打疫苗的專家,怎么突然說過去打的國產疫苗不管用了?從2021年初到現在,國內疫苗接種快兩年了,為何偏偏剛一放開,他就跳出來發聲,說第一批次疫苗難阻再次感染?說到底,他就是企圖利用中國疫情放開蔓延,再次為“洋疫苗”打開國內市場。他極力推銷的那個“洋疫苗”復必泰,正是由輝瑞研發、委托在國內的復興醫藥來生產的。對于新疫苗,他多次在公共場合大放厥詞,說什么“保護率均達到了95%以上”,“我們看到了新藥已經落地,疫苗加強有效”,“這將奠定了中國未來走出疫情的底氣”。甚至在一次復星醫藥主辦的活動上,語出驚人地說:“100%最終我們要靠這個疫苗才能戰勝病毒!”其葫蘆里賣的什么藥,難道還不清楚嗎?!
四、三年疫情是自然瘟疫還是“生物戰爭”?
自己敬重的陶斯亮女士,出生在戰火紛飛的延安圣地。當然,新中國成立73年,硝煙似乎已經離得太遠,戰爭怎么還有概念?尤其,三年疫情是自然瘟疫還是“生物戰爭”?應該是撞擊心靈之問?在戰爭炮火中成長的陶斯亮大姐,遠離戰火突然需要意識到三年疫情是“生物戰爭”,也許需要喚起戰爭的記憶。“大疫當前,險象環生,各種勢力蠢蠢欲動,陶大姐未必都看得清楚,提醒全國人民注意司馬南的險惡動機很有必要,另有一些比司馬南還要險惡的,大姐也要明察”(司馬南《看懂張文宏》,司馬南微博,2012年12月23日)。
三年疫情,無數實據證明這是一場生物戰爭:從美國北卡羅來納大學巴瑞克的專利《用基因重組方法合成新型冠狀病毒》,到蓬佩奧對西點軍校畢業生發表在線演講,到《名利場》雜志:美國政府內部警告“不要對新冠病毒的起源進行調查,否則可能打開裝滿蛆蟲的罐子”,再到英國《每日郵報》:“導致全球大疫情的新冠病毒基因,含有美國莫德納公司專利的基因片段”,另到“俄羅斯軍隊在烏克蘭發現大量證據,充分證實美國在烏克蘭設立36個生物實驗室制造生物武器”。……自己敬重的陶斯亮大姐,是否能夠“大疫當前,心中有底”?這不僅是總書記強調的“強化底線思維,增強憂患意識,時刻防范衛生健康領域重大風險”,也是正視生物戰爭的“底線思維”。
請自己敬重的陶斯亮大姐聽一下美國芝加哥大學的政治學教授約翰·米爾斯海默講的大實話:最好的生存之道是毀掉中國!美國和平演變中國的幻想已破滅,而中國也走出了韜光養晦時期。美國必會不擇手段地打壓中國,在軍事衰落無法戰爭摧毀后,生物戰爭必然成為最佳選擇!(《美國權威專家大實話:最好的生存之道是毀掉中國!》,微略經管智庫 2022-12-19)。任何仍不承認生物戰爭的中國官員,都會實際造成國民的更多痛苦、國家的更大損失;任何仍不承認生物戰爭的善良百姓,都會遭受更大的健康傷害、生命涂炭;任何不承認生物戰爭的、像陶斯亮大姐一樣的中華英才,都會因忽視危險、樂觀自信而難以明察險惡。
當前,全世界130多個變異毒株同時在中國出現,難道不能想及戰爭的詭異,難道不能說明生物戰進入新階段。2023年1月到3月,有可能是病毒對中國社會、政治、經濟造成巨大沖擊的關鍵期。生物戰,人造病毒讓幾億人感染,或將導致經濟和社會癱瘓,地方政府財政困難,金融危機、人民幣危機,社會不滿力量聚集。同時,以中國抗疫政策攻訐與顛覆行為居心叵測,其直接目的是動搖人們對中國的信心,搞亂中國人民的思想,最終目的仍然是要搞垮中國,阻斷中國發展崛起進程。不就是美國的狼子野心嗎?
自己敬重的陶斯亮女士難道不應警覺嗎?不應“大疫當前,要心中有底”嗎?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