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前致讀者:昨天的停更聲明撤銷。原因:不罵不快。
近幾年,“民粹”,儼然成了一個流行熱詞。
講老實話:某些秉持小資產階級世界觀的人,跟在別人屁股后面跑,瞎吵吵,一口一個“民粹”,那叫什么?不叫清醒,叫裝X。不信,你問問他:
他以為什么叫“民粹”?怎樣才算“民粹”?“民粹”跟不“民粹”的區別是什么?——翻譯翻譯,什么TMD叫TMD“民粹”???
不能較好回答這些問題,那么,他喊一百遍、一千遍“民粹”,都是裝X。裝什么裝呢?秀什么優越感呢?真以為喊聲“民粹”,你就是“精英”啦??
當然,這種名詞都可以“自定義”;問題是:你總得先有個定義吧?
群眾自己喜歡,自己要干,你算老幾?好多東西關“民粹”什么事兒?人家樂意不可以嗎,問問雙標右狗:說好的TM“自由”呢???
怎么區分理智的和不理智的群眾?盧德運動,工人破壞機器,自發反對資本家,這算不算民粹?巴黎公社算不算民粹?還有十月革命呢,還有我們的土改斗地主呢?按照某些人的標準:凡是群眾起來,不管是不是理智,是不是文明,都可以叫做“民粹”!
直說了吧,按照某些人的觀點,教員就是個典型的民粹主義者。所以西方有人說特朗普像毛教員,孫猴子大鬧天宮。按此看法,《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也變成是贊美民粹鼓動民粹,土改也變成搞民粹——這就是某些人的真實想法了,難道有什么高明的嗎?
作為馬列毛主義者,對這個問題,對資產階級的某種話術陷阱,難道可以不清醒、警惕嗎?
包括鄭州那個事情,我認為我們的群眾已經很文明;反過來我們的人跑去西方這樣做負面報道,很可能已經被揍,我們還在講什么你可以報道但要真實之類的。這還是大家明知道他有意識形態偏見、他不客觀(當然最主要的,他是資產階級新聞社記者)的情況下,他果然轉背罵我們群眾是“憤怒的暴徒”。
你跑到我們家里亂報道,而且歷來是亂報道,沒有禁止你報道就算了,連勸告你一下都不可以?既然是在中國的土地上報道,為什么中國這里的人民不能告訴你要客觀?有此權利,甚至有此責任義務!某些“精英”,某些文人,對“民主”持葉公好龍態度——一旦群眾真的人人起來負責、人人起來監督了,不管是對洋人、文人還是官僚、資本家,他們都害怕了,又高叫“民粹”。
說到底,他們要的是資產階級精英民主,不是無產階級勞動人民的大民主。
《環時》就是跪久了,站不起來了,而且害怕群眾。最近有兩篇所謂“銳評”,導向都很成問題。
它這個“銳”,看來,不是指向處處要充當教師爺的洋大人,不是指向帝國主義西方及其反動新聞界,而是指向我們普通群眾!
《環時》那些“老成謀國”的言論本身倒沒有大錯,但是要看到:這方面的主要矛盾是什么?主要問題是什么?是西方記者在中國搞了太多不客觀報道而沒有受到起碼的規范糾偏甚至提醒呢,還是中國人把他們卡得死死的弄得他們不能造“假新聞”了?
顯然是前者,多年就是如此。
這個問題還沒有解決,就是說西方慣于對中國做歪曲報道的壞毛病還沒有糾正。這是主要問題,批評的鋒芒要主要向著這一點,同時也要告訴國內群眾不要沖動不要打人。機會主義庸人總是分不清主次的,總是開不對藥方的,明明人家是頭痛,你卻在醫腳,這比“頭痛醫頭腳痛醫腳”那種表面的辦法還要差。一邊迂回跪舔西方,一邊庇護社里那些右翼逆民恨國黨,能是什么好東西?
動輒拿群眾開玩笑、諷刺群眾,以及謾罵群眾,永遠、永遠不是馬列毛主義者之所為。
要批判官僚權貴資本家,就好好批判,別把群眾扯進來,別把官僚權貴資本家的問題當成群眾的問題。這不是一個簡單的缺乏情懷的問題,牽扯到一個人基本的階級立場和階級情感。不錯,群眾有落后面,當接觸到那些落后面時,真正的馬列毛主義者不是像資產階級文人一樣大發牢騷,對著群眾指指點點,乃至惡毒咒罵他們,而是滿腔熱忱地幫助他們提高水平,以及分析落后面的根源,指出改變落后面的辦法。對群眾態度如何是檢驗一個人,尤其是知識分子究竟站在無產階級一邊還是資產階級一邊的重要標準。
那些號稱自己是“馬列毛主義者”,卻眼里揉不得沙子,見不得一點群眾的毛病,那不是完整接受和領悟了馬列毛思想,倒跟資產階級自由派公知有幾分相似。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