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2月9日電 (記者 郝孟佳)“不要把網絡視為多么可怕,就像水一樣,水能形成災害,但是也能造福人類。”今天,江蘇省委教育工委書記、教育廳廳長沈健在做客人民網時表示,對于網絡,要加強領導,加強建設,很好地應用,最大限度地趨利避害。
沈健介紹,網絡現在已經成為學生獲取信息、了解社會、交流思想、建立聯系的主渠道。學校應該對網絡披露的信息,加以正確的引導,否則就會迅速的發酵蔓延成為普遍問題,甚至影響學校的改革發展和穩定。
目前,江蘇省從五個方面加強網絡輿論的引導。第一,要高度重視,認清規律。不要把網絡視為多么可怕,就像水一樣,水能形成災害,但是也能造福人類。對于網絡,要加強領導、加強建設,很好地應用網絡,最大限度地趨利避害。
第二,加強建設,筑牢陣地。要重視網絡隊伍的建設,江蘇是把專業化、年輕化、高素質、高層次的網絡隊伍建設好。在全媒體和自媒體的時代,要求全省498萬共產黨員,507萬的共青團員,和各級廣大公務員,都能成為全媒體和自媒體時代的網絡宣傳員。另外,教育系統要發揮“三師兩骨干”的作用。“三師”是指學術大師、教學名師、優秀導師。骨干是指思想政治隊伍的骨干和學生骨干。
第三,深入研究,把網絡的內容豐富起來。要把人類創造的所有財富、文明豐富到網絡內容當中。列寧曾經說過,要把人類的知識讓青年們都學習,要學習學習再學習,我們還要研究研究再研究,實踐實踐再實踐。
第四,統籌協同,形成合力。目前,江蘇省已經把媒體中了解教育、熟悉教育,也關心教育的主任記者、主任編輯請到新傳學院新傳專業來擔任教授,讓他們充實課堂當中案例式的教學,同時也幫助學校做好教育系統的宣傳工作,起到了一定的積極效果。
第五,規范管理,確保安全。江蘇134所普通高校,已經實現網絡千兆進校園,百兆上桌面,無線網覆蓋了大部分校園。江蘇183萬在校大學生,平均每個人每天上網的時間大約4—5個小時。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